低年级开展数学活动教学的策略

2013-04-29 12:46彭晓芬
广西教育·A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低年级自主学习

彭晓芬

【关键词】低年级 数学活动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0450-9889(2013)05A-0085-01

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于刚踏入学校大门的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如何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热情

低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现实、有趣的情境容易激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基础,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尽量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入手,时而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时而创设一个游戏故事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的欲望。

如在教学“统计”时,从学生很感兴趣的聚会情境提出问题,先围绕“过生日”这一内容展开,让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场景。接着出示“小熊接客”的图片故事,让学生数数小熊家来了多少客人。学生争着发言,气氛热烈。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跟小熊说几句话,或跟小熊的客人说几句话。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活中需要统计,并经历了分类整理过程,能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到现有的教学内容,更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帮助他们认识生活、积累生活,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真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手脑并用,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认识新知,提高能力。

在教学“9加几”这个知识点时,学生感觉比较抽象,于是笔者先让他们动手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他们体会“满十进一”的道理。在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想象刚才摆小棒的情况,理清算理,然后再计算。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验,享受发现的乐趣,从而提高自主探索的精神。

与此同时,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也很重要,它能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学中笔者注意给学生营造交流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意识。如教学退位减法“13减9”时,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索解决方法,并利用学具引导学生尝试从13个里拿走9个。由于拿的方法可以不同,小组讨论得以展开。在展示环节中,各个小组都汇报了合作讨论的成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主学习的意识自然更强了。

三、设计多样化活动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地布置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外作业,既能让学生巩固上课所学的知识,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布置作业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游戏作业、手工作业、绘图作业、数数作业等。

在作业的内容设计上,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生动有趣,寓作业于故事、游戏中。如“小鸽子送信”“小鸟回家”“跳树桩”“开火车”“夺红旗”等。在学生认识了数的大小关系后,可设计类似( )>5>( )的填数或画图形题,留给学生更多思考、探索的空间。此外,可以开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比赛”“小组对抗赛”等练习活动,其间抓住时机用充满信任的评价语如“你说得真好”“你真棒”“真了不起”等打开学生的心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升华,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参与竞争的能力。

实践证明,通过数学活动教学,能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因此,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在体验中获取新知。

(责编 张向阳)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低年级自主学习
微课技术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初探
刍议苏科版初中数学活动的对策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