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贵锋
[摘 要] 本文从分析课本的例题、习题和近年各省市中考数学题着手,围绕新课程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改进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教材;新课标;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用好用活用新原题,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要适当对原题进行改装、补充、延伸、拓展以及综合,引导学生深化对原题作用的认识,提高对知识间内在联系和区别的理解,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材中的每一个例题或习题都应有它的典型示范作用,能够切实反映考纲考点、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教师在选择例题时,要挖掘素材,研究素材,考虑好题目的可变性、层次性、延伸性和启发性,能激起学生认知冲突,体现创新意识,能达到“讲一题,带一串;做一题,会一片;懂一法,长一智”的效果.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层次、多方面去分析问题,注重思考和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归纳、演绎等能力,从而让学生掌握基本解题的常用规律和思路,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技能,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以本为纲,激发学生感知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教师应围绕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来设计生动性、多样性、新颖性、发散性情境,敢于打破原有的封闭思维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类比、猜想、归纳等思维方法,主动参与认知形成的全过程,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克服思维定式,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1 如学习全等三角形时,结合图形教学让学生学会寻找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所对的边(角)是对应边(角);两个对应角(边)所夹的边(角)是对应边(角). ②有公共边(角)是对应边(角);③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 ④全等三角形的最大边(角)所对的边(角)是对应边(角);最小边(角)所对的边(角)是对应边(角).
通过对上面5个图形的辨析、对比、质疑,让学生辨别正伪,去伪存真,从而正确理解圆周角的概念,牢牢抓住圆周角的本质:①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与圆相交. 排除干扰,掌握学习概念的规律和方法,真正把对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一题多解,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课标强调:“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题多解(证)的实质是以不同的解题(或论证)方式,反映条件与结论的必然联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地启发、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多角度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多解”中择优,在“多解”中探究,在“多解”中创新,从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习题)如图3,已知AB∥CD,E是两平行线段AB,CD间的一点. 求证:∠BED=∠B+∠D.
证法1: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来证明.
如图4,过点E作EF∥CD,所以∠FED=∠D. 又AB∥CD,EF∥CD,所以AB∥EF. 所以∠FEB=∠B. 所以∠BED=∠B+∠D.
证法2: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来证明.
如图5,连结BD,因为AB∥CD,所以∠ABD+∠BDC=180°. 即∠ABE+∠EDC+∠DBE+∠BDE=180°. 又因为在△BDE中,∠BED+∠DBE+∠BDE=180°,所以∠BED=∠ABE+∠EDC.
证法3: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外角和性质来证明.
如图6,延长BE交DC于F,因为AB∥CD,所以∠DFE=∠B. 又因为在△DEF中,∠BED=∠DFE+∠D,所以∠BED=∠B+∠D.
证法4: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周角定义来证明.
如图7,过点E作EF∥CD,所以∠B+∠BEF=180°①. 因为AB∥CD,EF∥CD,所以AB∥EF,所以∠D+∠DEF=180°②. ①+②得:∠B+∠BEF+∠D+∠DEF=360°③. 又已知∠BED+∠BEF+∠DEF=360°④. 比较③④可得:∠BED=∠B+∠D.
证法5: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来证明.
如图8,过点E作GF分别交CD于点F,交AB于点G. 在△BGE中,有∠B+∠BGE+∠BEG=180°;在△DEF中,有∠D+∠DEF+∠DFE=180°. 因为AB∥CD,所以∠BGE+∠DFE=180°. 所以∠B+∠D+∠BEG+∠DEF=180°. 又∠BED+∠BEG+∠DEF=180°,所以∠BED=∠B+∠D.
证法6: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来证.
如图9,过点E作GF⊥CD于F,GF⊥AB于G,因为AB∥CD,所以G,E,F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在Rt△BGE中,∠B+∠BEG=90°,因为在Rt△DEF中,∠D+∠DEF=90°,又∠BED+∠BEG+∠DEF=180°,所以∠BED=∠B+∠D.
在平时课堂教学,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典型示范功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的证明,优化解题的思路, 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引起学生强烈的求异欲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实践探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与体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知识,领悟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探究、分析并解决问题,从中发现、总结,获取数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例4 探究“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定理和证明方法. 可分别设置以下三种不同情境:
情境1 拿一张含30°角的Rt△ABC纸片,对折AB边使A点与B点重合,折痕为EF,沿BF对折,点C,E恰好重合(如图10),验证了BC=AB.
情境2 拿一张含30°角的Rt△ABC纸片,对折AC边使点A与C点重合,折痕为EF,沿CF对折,点E落在BF上,沿CE对折,点B,F恰好重合(如图11),验证了BC=AB.
情境3 拿两张含30°角的Rt△ABC纸片,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恰好是等边三角形(如图12),验证了BC=AB.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一般都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一个过程. 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让学生通过展示、质疑、辨别、动手操作理清思路,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实践中创新,培养学生多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理解.
拓展延伸,升华学生创新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填补认识空隙,解决认知失衡的本能. 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计恰当的、贴近生活的趣味内容,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问题激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讨论等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从而体验新旧知识的联系,获取知识,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
例5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如图13,△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BE与DC有什么关系?你能用旋转的性质说明上述关系成立的理由吗?
变式3:(1)如图16,在圆内接△ABC中,AB=BC=CA,OD,OE为⊙O 的半径,OD⊥BC于F,OE⊥AC于G,求证:阴影部分四边形OFCG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
(2)如图17,若∠DOE保持120°角度不变,求证:当∠DOE绕着点O旋转时,由两条半径和△ABC的两条边围成的图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始终是△ABC的面积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生活体验,以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问题的创设情境,通过游戏与知识相结合,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生动,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倍感数学易学、乐学,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变,充满着神奇;变,孕育着生机!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实际水平,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恰当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境导学,以境促学,创造丰富生动的课堂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在“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