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之重新审视

2013-04-29 12:35王东李晓芳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多维视角审视三峡工程

王东 李晓芳

摘 要:三峡水电站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它的建成不仅会起到防洪、航运、发电等多种功能,还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想获得收益必然要付出代价,从三峡工程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移民搬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诸多问题便始终与其相伴。

关键词:多维视角 审视 三峡工程

一、三峡之美

(一)自然三峡

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自西而东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全长204公里。全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中,三峡是最奇美险峻的一个。它独有瞿塘峡的“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巫峡的“巫山十二峰、神女最有名”,西陵峡的险滩急流奇景,它的美是大自然赋予的无与伦比的美。

(二)人文三峡

从20万年前的巫山人到5千年前的文明初现,人类的脚步从来没有在三峡中断过。绵延200多公里的大峡谷,排列着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到明清时期的墓葬,构成一幅完整的人类行走画卷。这不仅在中国,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三峡是巴蜀文明和荆楚文明的汇集地,或者说是巴文明、蜀文明、楚文明的交汇谷。巴文明的怪诞夸张,蜀文明的奇诡浪漫,楚文明的自由张狂在三峡的人文之美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生灵三峡三峡更是动植物的宝库和天堂。三峡是长江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和繁殖之地。最著名的有被叫做长江女神的白鳍豚,它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万年;桃花鱼,是一种原始的多细胞腔肠动物,学名水母,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5亿年,游动在水面上像一簇簇粉色、白色的桃花,非常美丽。三峡是中国特有植物分布中心之一,拥有1630种特有珍稀植物。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物种有150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有51种,占全国的13%。

二、三峡工程之重新审视

(一)对三峡工程防洪作用的重新审视

防洪功能是三峡大坝修建的一个初衷,由于三峡特殊的地形和位段,在三峡口修建大坝就会成为控制长江洪水、防减中下游洪灾的一个折中措施,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亿立方米,可有效拦截洪峰。

但是,據数据显示,三峡工程只能对上游的洪水主要是川水起到拦截和控制作用,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下游的洪灾问题。历史上中下游遭灾大都是本地区暴雨成灾或先涝后洪造成的,与上游关系不大。而解决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还要依赖中下游加固堤防和采取多种疏通措施恢复江湖水系的自蓄泄能力。

(二)对三峡工程航运和发电功效的重新审视

对三峡工程的航运和发电功效要全面地、比较地看。竣工后的三峡固然可形成长达660公里的黄金水道,大大提高运能,改善水运条件。但另一方面五级通行船闸也容易造成船只滞留,多级水库蓄水后也会加剧中下游的枯水问题,甚至出现不能通航的现象。蓄水后由于江水流速大大降低,防治措施跟不上而存在大量污染源的情况下,660公里的平湖水面可能会变成一潭污水。从发电看,三峡工程与上游支流水电工程相比并没有优越性,由于多种原因,发电不稳定,长距离输电质量不可能保证,还需要火电站的配合。

(三)对三峡工程泥沙石处理效果的重新审视

从目前的运行效果来看,三峡水库原来设计的“蓄清排沙”的办法并不是十分明显。所谓蓄清排浑就是在含沙量较大的汛期降低库水位,使含沙较大的浑水排向下游;汛期过后江水含沙量小了,就提高水位,使清水留在库中。但是,长江上游支流还存在河床卵石移动问题:洪水时河床卵石急速下移,退水时下移卵石淤积成滩,这种淤积比一般泥沙更为可怕。人工疏浚和清淤虽有一定作用,但力量有限,和自然淤积难以抗衡。上游支流修建水库虽可拦截相当数量泥沙,但层层截流后,又容易引发包括三峡水库在内的干流供水不足和枯水问题。来水不足势必又影响“排浑”,增加沉淀淤积。

(四)对三峡工程移民迁建的重新审视

三峡移民原规划116万人,但实际迁移、安置人口在150万人以上。三峡工程移民的静态投资是400亿,按116万人,每人平均3万多元,这些钱只能勉强盖住房,没有积蓄的移民户很难开辟其他产业。相当一部分移民依靠吃低保度日,移民区的经济再造还需要很长的道路要走。

实践表明,由于库区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原有土地人口容量已经超限。淹没区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1150人。受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这个地区原生自然环境已基本消失。原定“就地后靠”的方针无法落实,政府才采取多渠道移民的方针,农村外迁人口达20余万人。城镇移民的安置就业也困难重重。库区人均GDP、城乡人均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30%。《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要求到2020年,移民生活水平达到湖北省、重庆市同期平均水平,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库区经济结构,完善交通水利及城镇等基础设施。这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五)对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的重新审视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三峡工程生产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它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三峡水库固然能调节长江中下游不同季节的流量分布,提高枯水季节下游的水量,但上游支流配套水坝的多重拦水又会加剧下游的枯水。其次,三峡工程对库区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也是灾难性的。虽然我们正在采取人为的措施对他们实施着保护,但是,人为保护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如长江中华鲟虽然建立了保护区,但这是由原来的800公里江段16个不同的生境区域压缩到唯一的、面积狭小的区域,并仍然面临破坏的危险。一旦这最后的产卵场被破坏,没有了野生的中华鲟,人工放流增殖就会陷入绝境。再次,三峡水库的污染问题可能仅次于泥沙淤积,预见的景况十分堪忧,绝不可轻言能控制得住。一些河段出现江水回流现象,这就更加重了污染物的滞留。而且污染源极易滋生病菌、寄生虫,引发血吸虫病、疟疾等传染性疾病。最后,三峡水库诱发地震、滑坡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其中,地质滑坡已成为三峡库区必须认真对待的威胁。

三、结语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时间将检验一切。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大坝的安全, 逐步解决后续问题,然后尽可能的把大坝修建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尽可能的将大坝修建可能引发的风险的降到最低。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应善待生态,呵护自然,在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佑楣.在实践中认识三峡工程,北大燕园评论网站.

[2]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9)[R].2009年.

[3]陆佑楣.三峡工程的决策和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03,5(6):1-6.

[4]丁冬阳.以三门峡水库为镜鉴,南方周末,2003年11月13日.

猜你喜欢
多维视角审视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
科技支撑摇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多维视角下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激励模式重构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多维视角分析
未经旅行“审视”过的设计,是不可信的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审视与当代发展探析
英语课堂话语的多维视角分析
《曲终人散》中黑色幽默叙事技巧分析
关于国际法渊源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审视
生与死:《荒野猎人》的伦理价值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