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伦理对世俗伦理的超越

2013-04-29 07:00:30刘霄临
西江月·中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克己超越助人

刘霄临

【摘要】佛教伦理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由于其宗教性,与世俗伦理相比既有特殊性也有共性。佛教伦理在克己、助人、生态等方面对世俗伦理都有超越。

【关键词】佛教伦理;世俗伦理;超越;克己;助人;生态

“伦理,原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伦理思想,就是论述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原则的理论学说,也是有关道德的学说,其中涉及道德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以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与道德的社会作用等的理论学说。佛教伦理则是佛教的道德理论、道德观、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教义学说,它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伦理是指在佛教的信仰下,佛教经典中所记录和阐释的伦理观点,指导佛教徒处理人与人之间在实践中所应有的道德行为和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

佛教伦理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与世俗伦理相比有许多共性。从人类道德观念来说,人类原本就共享着许多基本相同或相似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伦理观念。但同时,由于佛教自身的宗教性,佛教丰富的思想和伦理观念为其道德规范提供了许多信仰上、思想上、超越层面的依据,这就是佛教伦理的终极信仰的超越层次。我们仔细了解和分析这些佛教伦理思想,能够发现它比世俗伦理有更崇高的思想内涵,体现在克己、助人、生态等多个方面的超越上。

一、最严格的克己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与“克己”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并不少见。从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看,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了著名的“节制”美德思想。在他的巨著《理想国》中,他把人的灵魂进行了区分,即理性、激情、欲望三个部分。当灵魂被欲望支配后,欲望会反过来毁坏灵魂,所以克服人的贪欲恶性需要节制美德。而在西方传统的基督教信仰中,也会告诫人们:人类的罪恶起源于人类的贪婪,人若想要摆脱罪恶,获得救赎就必须信仰上帝,听上帝的召唤按上帝的旨意去过圣洁的生活。

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克己”这个概念更不陌生,可以追溯到先秦孔子儒学,“克己”是孔子“仁”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人方面,孔子强调:“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也就是说约束自己并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的规范。“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以,孔子的“克己”意味着约束自己,不放任人的自然本性,更多指社会义务和责任的规定,是在人际之间“礼”的衡量之下言说的。

但是,如果我们对比世俗伦理和基督教伦理来看佛教伦理中“克己”的教义要求时,就会发现,它可以称的上是最严格的了。

佛教里的“克己”主要是针对“三毒”,所谓“三毒”是指“贪”、“嗔”、“痴”。在三毒之中,灭除“贪”就是典型的克制自己。佛教要求信徒克制自己对外物的贪欲,克服自己对财富、权利、地位、名声等的贪欲。三毒之中的“嗔”与“贪”相关。自己的贪欲不能满足,自然就生愤恨之心,对阻碍实现自己欲望的人或事不满或憎恨。三毒之中又以“痴”为根本。“痴”最初的环节是“无明”,无明引生其他十一个环节。

在佛教理论中,关于如何克己的具体方法,是 “三学”。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或戒条,是信徒必须遵守的规则,佛教以此来约束信奉者的行为。凡是虔诚的佛教徒都把戒律作为克制自己贪欲、戒除不良行为的准则。佛教的戒有多种或不同阶段,如可以分为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佛教的戒一般收在各种“律藏”之中。如较重要的《四分律》中规定了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克己的方法,主要是抑制自己的心作用,使身心安定,止息种种意念或思虑,将精神集中于事物的实相之上。“慧”实际也包含着克己的内容,即克制自己错误的或无知的观念,学习并达到佛教的特殊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讲,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的“克己”虽然都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行为、意识。但它们的境界和层次显然不同,佛教伦理明显高于世俗伦理。世俗伦理总是带有某种功利目的,“克己”是一种手段,为了更大程度的“利己”,使自己能够更好的在社会规范中适应和生活,它是面对更高的标准时的一种节制,但并非欲念的根本消除和完全不去满足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克己”是高高在上的标准,与我自己的肉身是主客二分的。当然,世俗伦理也讲道德修养,要求出自内心,不过到了这时候就已经成了圣人。

但是,在佛教伦理中,“克己”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或者说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它不是为了“利己”,或者说“利己”就是“克己”,一个佛教徒的戒律与自己的肉身是一致的。或许在世俗伦理看来,他们的“克己”是一种“自虐”,但这样的“克己”显然更有约束力和执行力。如果说违反了“克己”在世俗中只是素养没有那么高尚罢了,那么佛教徒违反戒律则是触犯了最根本的东西,连自己是否能够拥有佛教徒的合法资格都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二、最无私的助人

助人也是世俗伦理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世俗生活里,我们常常会把“助人为乐”挂在嘴边,并且相信“善行一定有善报,恶行一定有恶报”。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一直强调救济贫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孟子仁爱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而这种助人,也不仅仅限于对具体人具体事的小帮小助,也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说法流传至今。

助人,说到底,是一种“利他”的伦理观念,其中显现的是一种慈悲和智慧的结合。在佛教中,这样的助人比比皆是。

《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所以慈悲可以分开来讲,“慈”指使众生快乐,给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生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慈悲的道德反映了佛教对人生和对世间一切事物的关怀,体现了菩萨救助众生的伟大情怀,所以普渡一切众生成为了佛教的口号。在中国的语境转变和思想接受过程之中,我们会更加偏爱大乘佛教,认为大乘才能成就真正的佛。“以慈悲为本、以利他为重的大乘菩萨道, 不同于急求自证、急了生死的小乘佛教”。大乘菩萨行是人间佛教的核心。大乘佛教宣扬只有解脱了他人,自己才算是解脱,不度尽众生,誓不证菩提,不成佛道,所以体现出来的是为了众生成佛,不惜奉献自己的一切。大慈悲是一种无差别的、普遍的慈悲,也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教慈悲理念的最重要实践就是布施,布施实际上就是“给予”,以此破除自我的贪心和吝啬。

世俗伦理的助人在现代社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尽管“助人”总挂在嘴边,但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疏远,他人对于个体来说,只有手段的意义,人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逐渐疏离,个体完全蛰居于自我的心灵之中,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亲切感和交流所带来的满足感则荡然无存。而佛教伦理中助人则让我们正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这种彼此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或许能对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利,促进人际和谐有启迪意义。

此外,我们把世俗伦理和佛教伦理观念相对比,就能发现,佛教教义中的助人不是在外在行为和表象上做文章,而是直抵人的内心,拯救人的灵魂,帮助的是人的精神家园的建立与回归。佛教的助人不受阶级的限制,佛教助人的对象是包括一切平等的众生;佛教的助人没有偏私的狭隘性。以往儒家、世间的仁爱助人,往往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基础之上,有亲疏、远近之差。基督宗教的博爱是建立在上帝恩典、信仰得救的基础上,对于不信者或没有得到上帝恩典的人,将永远因为天生的原罪堕落在地狱而受罚;佛教的助人不但是情感的爱,而且是透过理智而发动的。

佛教伦理中的这种助人是最无私的,需要智慧和慈悲,要把感情与理智合成一体。它在这一点上相对于世俗伦理的超越性,更加要我们明白,每个人都从社会和他人处索取,所以也都应回馈社会和他人。当社会和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伸出援助之手,每个人都有回报和救助的义务,不能只是索取而不给予。

三、最彻底的生态

在今天这个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日益加重的时代,生态伦理与环保意识也成为了世俗伦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对我们生活的地球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了解步步深入,各种各样的生态伦理不断涌现:生态女性主义、功利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深生态……各式各样,不一而足。它们各自的理论通过复杂的哲学思辨和形而上学思考为自己的生态伦理观提供支撑,但是,它们真的能够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吗?

当我在上第一堂佛教概论课的时候,老师就规定了这样一个要求:每周二晚上上课之前不许吃肉,否则会影响讲佛法的气场。我把这个要求深深地记在了心里,于是从第二周开始,周二晚上绝不吃肉,后来变成周二晚上不吃饭,再后来扩展到中午也不食肉,在五月初的时候,我也尝试了半个月不吃肉,发现还是可以坚持的。只不过,由于个人的修行还不够,我还不能完全断绝吃鸡蛋、喝奶,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吧。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吃肉”是佛教生态伦理观带给我最大冲击力的一点。我本身不喝酒,所以戒肉就是最难做到的一点了。

应该说生态伦理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当中,佛教伦理的很多观点都对生态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上面所说的“克己”和“助人”,都包含生态伦理的思想。老师可以素食,而且一日两顿、过午不食,这就是“克己”;他不断的教导我们不要吃肉,这就是“助人”。

回到佛教教义本身来讲,生态伦理思想首先体现在五戒——佛教教义最基础、最重要的戒规上。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第一戒是不杀生,指不杀(伤)害任何生灵。佛教从人类自身推及到世界所有的生命,体现出佛家对生命高度的敬畏和尊重。针对这一点,佛教才坚持断酒肉,吃素食,放生护生的主张。第五戒是不饮酒,此是为信徒保持智慧,维护清规戒律,以利修行,防止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言行而设的。应该说,不饮酒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第一戒——不杀生。

这样的生态观首先是强调平等。人类应该融入到自然中去,做大自然的朋友,平等地对待各种生命族群,倡导不当众生的主宰,不以自己为中心,视一切众生为父母或兄弟姐妹,一切生命物种都有存在的价值,都应该受到人类的尊重。可能其他世俗的生态伦理也会承认人类与其他物种存在的平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但是佛教伦理在这里则更加深入:要平等地对待共存于这个宇宙间已知的或未知一切生命物种。

佛教之所以有这样的戒律,是起于“因果报应”,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天地人之间冥冥中也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因果联系;提出“人心净则国土净,人心浊则社会浊”,不管是个人还是族群都要受到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有因必有果,善恶必受报等因果律的牵引。假若人类无休止地向自然毫无节制地索取或进行毁灭性掠夺,动辄“改天换地”地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那么总有一天大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报复。事实上,我们已经得到了上述现实的报应。

可以说,佛教生态伦理之所以能够超越世俗生态伦理,在于出自绝对的敬畏,带有神圣感。世俗伦理中也有反对杀生食肉,但都不是站在报应、人生轮回的视角上,相较之下,伦理感就弱多了。

四、结语

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相比,佛教伦理是宗教伦理,它以宗教信仰为出发点,以追求体悟终极关怀的解脱为依归,因而具有彼岸性,是出世的,也是超越的;但其超越性不离世俗性,其彼岸性也不完全脱离此岸性。佛教伦理之真精神、真践行在于净化和提升世俗生活的境界和意义,而这种于世俗生活中以调节伦理关系、净化和提升世俗生活境界的道德规范,恰好正是世俗伦理的观照之域。

【参考文献】

[1]业露华.中国佛教伦理思想[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

[2]姚卫群.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3]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大藏经(第25册)·卷27·大智度论[M].台北:财团法人教育基金会,2001:256.

[4]姚卫群.佛学概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447.

[5]蒋九愚.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M].

[6]李玉用.佛教伦理思想的生命关怀精神——兼论人间佛教的“心灵环保”[J].唯实·哲学视界,2009(6).

猜你喜欢
克己超越助人
克己杀妻
长江文艺(2023年4期)2023-05-16 10:02:42
无声列车
青春(2018年4期)2018-11-15 02:28:20
助人无需等待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
跨界与超越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59:08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电影文学(2016年16期)2016-10-22 10:53:56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0:57
“克己修身”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
工业设计(2016年10期)2016-04-16 02: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