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玉霞
一、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含义
性别角色是指社会按照人们的生理性别而分配给人的社会行为模式,即一定社会认可的,适合某一性别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个体性别角色定型是一种文化上的规定。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认识自我性别的基础上,了解不同性别的行为模式,即哪些是男性可以做的,哪些是女性可以做的,这些性别行为都是社会为男女成员所规定的行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了他(她)的社会所认为的适合与男性或女性的价值、动机、性格特征、情绪反应和行为态度,这个过程称为区别性别角色的过程或性别化的过程。
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产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主要有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探讨男女性别差异问题时,不应该无视生理因素的影响,例如,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对性别心理差异与特征的影响。但是,生理的性别差异对人的行为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有限的。在性别角色发展中,社会化的力量比生理因素要大得多。在性别定型行为和性别知识的形成上,社会因素更是决定性的。
对于男女性别,每一个社会都有清楚明确的行为期望。这些期望伴随着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要求,变成被社会文化传统所接受的性别适宜行为,通过各种渠道来限定、体现,并渗透在男女儿童的性别社会化过程中。于是,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便这样在人们的社会性“习惯”中形成。当然,就儿童的社会经历如何影响性别角色发展来说,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社会经历的性质,特别是那些直接的社会化影响因素或作用者能够促进形成性别行为倾向性的社会经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哪些经历会使儿童产生性别刻板观念,而哪些经历会引起儿童改变这些性别刻板观念?例如,家长及其他社会化代理人对性别适宜行为的表扬和强化,而对性别不适宜行为的惩罚;选择想让儿童模仿的性别榜样(包括故事、电影和电视中的人物),都会对性别适宜行为及有关认识产生持续影响。
二、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消极作用
虽然,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它是儿童认知的必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社会角色的现实。但是,其消极作用却更值得人们关注。苏珊·菲斯克指出,刻板化的消极作用比其对儿童认知过程的有利作用要大得多。虽然,成人已有能力考虑到个体的信息,并能接受行为刻板化规定的变异情况,但是他们仍旧保持很强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这些不仅观念影响着他们自己的行为模式,也影响了对他人行为的期望和评价。因此,成人的这种观念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思想和行为,使其在意识中产生了男女两性的不合理的差异,甚至是不平等。
教师和家长默认了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并以此延伸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理所当然的接受了男女儿童在学习、生活中任何行为的差异。于是,对于那些表现出劣势的行为,也由此将它们合理化,从而在心理上拒绝了给予积极的、有目标性的指导,任其以原有的、劣势的面貌继续存在、发展。例如,教师认识到了男女儿童在不同课堂上的不同表现,但是,却将这种行为差异归结于性别差异上的合理化,于是,便认为男孩子在音乐课上的劣势是合理的,从而拒绝了给那些男孩子以积极的指导,和更高目标的要求。而那些有音乐兴趣的男孩子也会因为成人给予他们的群体性的评价而失落,并放弃这种兴趣。
三、改变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条件
性别刻板观念具有很强的持久性,它以认知偏见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在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得以维持,并以两性不同的文化形象来证明两性不平等现象的合理性。对此,社会心理学家做了具体研究,总结、描述出了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性别角色刻板观念能够被动摇、被改变。
首先,刻板观念的动摇和改变依靠典型群体成员表现的非典型行为的例子来促进。这种动摇刻板观念的行为如果在不同的情景下反复出现则会产生效果。例如,战斗机女飞行员、女建筑师等都会削弱关于“女性不能做高难度工作的刻板观念”。又例如,如果幼儿园教师在任何娱乐活动中都选择一些男孩子来跳舞的话,那么,儿童在长期的渲染中就不会认为音乐舞蹈是女孩子的专长了。散乱的不一致的信息比集中的不一致的信息更能促进刻板观念的变化。
其次,刻板观念的变化也受相对有权力的个体的影响。苏珊·菲斯克经过了大量的研究证实:(1)人们注意这些控制他们结果的人。当人们的奖惩依据某个他人时,就会更加注意自己同事的与刻板观念不一致的信息。(2)人们依据他们得到的关于他们同事的不一致的信息来做推断。他们对自己所依赖的人建构人格形象,好像要提高自己对他们行为的预测能力。(3)相互依赖性减少刻板化。当同事有更多的权力的时候,对其与刻板观念不一致的信息的注意甚至会更大。
这些结果说明,要想动摇或消除刻板观念,首先是要使与性别刻板观念不一致的信息和行为引起儿童的注意。儿童可以通过自己付给别人注意力的多少来改变自己刻板化的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适时的向儿童强调那些与性别刻板观念不一致的信息和行为,以引起儿童对它们的关注。还要注意能够通过自我兴趣和相互依赖性来调整。有较少权力的儿童可能注意他们所接触的较有权力的成人的个体特征。因此,作为拥有对儿童进行奖惩权力的教师和家长,更应该注意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并且多注意那些冲破性别刻板化的儿童的行为,并给予肯定。然而,教师和家长的注意力和刻板化则能够通过自己的责任感和平等主义主张所影响。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但只要发自内心的爱护尊重儿童,一切都可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