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 22:30:04马顶三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体验性统计图所学

马顶三

体验性学习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因而,体验性学习是一种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其实质就是实践性学习。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应用体验性呢?

一、课前预习,对教材初步内容的体验

在学习新知之前,先行体验,形成初步感受,而这种感受正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而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具体做法:

1、自学教材。

课前,教师可设计好自学目标、内容、问题,使学生有目的预习教材,让学生初步体验教材内容。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本,并让学生动手做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动手、动脑,使学生对其点、面、棱的关系及空间关系有了初步的体验。

2、搜集材料。

搜集材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管、网络等途径查阅所需材料,学生搜集、查找资料的过程,也是体验教材知识的过程。如,教学《统计图》前,先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常用的统计图。学生汇报说:“从图书、课本等处查到常用的统计图有三种,在计算机中,有电子表格、有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面积图、散点图等十一类统计图,而每类又有许多种。”学生在自主宽松地搜集、查阅资料的实践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获取新知识的喜悦。

3、自制学具。

让学生动手制作学具,不但能初步体验教材内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课堂中,对知识形成的体验

学生虽然通过课前预习,从书本中了解了一些数学知识,但这仅仅是一些表象。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不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难以理解,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了。做法是:

1、经历过程。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关键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过程。如,一年级学习《统计》时,教师创设了情境:要带学生们去春游,现在有五个春游地点,去哪里比较好?同学们七嘴八舌,结果五个地方都有学生想去。这时教师点拨:“我们就选择一个多数同学爱去的地方,想一想,你爱去哪里,就把长方形格子粘在那个地点的上方。”然后学生排成队,有秩序地将手中的长方形磁铁整齐地摆在自己所想去春游的地点,形成了一幅统计图。这一参与,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不仅学习了收集、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图表,而且初步感受到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形成统计观念打下基础。

2、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在操作中对所学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如,学习《厘米和米的知识》后,让学生动手量出一条线段的具体长度,画一条定长线段等。又如,学习《圆的知识》后,让学生在一个圆内画直径,看看能画多少条,量一量这些直径的长度,通过这一操作让学生体验到圆的直径有无数条,且每条直径都相等。这些都是来自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印象深刻。

3、参与活动。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學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有更多的知识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设和安排多感官、多形式参与的活动,以达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的。

三、课后,对知识应用的体验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为此,可以用以下方法:

1.直接拓展、运用。

让数学知识服务生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更能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学习了《元、角、分》后,让学生自己到商店购物,直接将《元、角、分》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又如,学习《年、月、日》后,让学生自己编制作息时间表,使所学知识直接为自己生活服务。

2、合作、自主探究。

让数学知识扩展延伸。如,学习了《体积》之后,布置作业:用你所学知识测量一个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并写出测量的主要过程。完成这种作业,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一定时间的探究、体验后,让学生在班级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发现他们所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运用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将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规则的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后才计算出来的。这一过程,使所学的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得到拓展和延伸。

3、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成功体验。这样的学习体验,学生既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又体验到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喜悦。

总之,运用体验性学习打造数学课堂,是学生在学习中“实践——认识”自我感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所学知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体验性统计图所学
从观察生活到更好地生活——小学语文体验性作业生活化设计研究
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 08:01:28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非所学
体验性学习,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