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电影片名翻译研究

2013-04-29 19:06马晓园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陌生化

马晓园

摘 要:英文电影在提供鲜活的语言材料的同时,也体现了西方社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取向。之前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英文电影名称的中译做了研究,但是绝大多数都侧重于论述商业片名翻译的功能。而艺术片作为一个特殊的电影类别,有其出众之处,其片名翻译不应该落入商业片名翻译的窠臼。本文以功能学派翻译理论为指导,同时阐释观众在欣赏片名时的接受者因素和片名所产生的陌生化艺术效果,进一步对艺术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艺术电影片名 功能学派 陌生化 接受者因素

近年来,可能由于西方电影特别是好莱坞大片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抢占票房之凶猛态势,之前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大多侧重于商业片名。部分学者认为“基于电影片名在内容上的浓缩性、形式上的不拘一格以及不容忽视的广告效应、商业效应等,一般来讲,电影制造商在确定自己电影的名称时,首先应顺应电影片名本身的实际需求,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迎合观众的口味和期待”①。他们提出现时的电影片名翻译应具有信息功能、美学功能、广告功能,但很多译者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和期待,达到宣传电影赚取眼球的目的,过分夸大了其广告功能。

然而,艺术电影作为与商业电影相对立的电影类型,是一种艺术活动。艺术电影在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做了重大贡献。艺术电影是电影的拓荒者:僭越规范,冒犯常识。②艺术电影具有国际化的观众取向,它的受众是数量相对较少的文化精英,而不是针对地区性市场。因此,艺术电影片名的翻译如果仍然遵循商业片名的翻译的话,就不能体现其最大的功能——表达电影的艺术性,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赚取票房。艺术片名翻译更需要的是体现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其美学功能和信息功能更应得到重视。

Skopos 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标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产生的语篇”③。

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有明确目的和意图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艺术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语际转换,一种特殊的文本,其语言简短精炼,同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艺术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是要以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为中心,以译文读者为目标,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为取向。正如前文所说,艺术电影的预期目的和功能并不是为了取悦普罗大众,成为制片商的制钞机器,而是为了表达艺术家个人的艺术价值观和作品本身的艺术美学,再现原语信息功能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接受者”指语际转换中信息的接受者。在翻译中,原语“文本”是静态的、个体的,而接受者则是能动的、可变的、群体的。因此,语际转换中在如何充分发挥语言功能的问题上,我们关注重心应当是接受者(读者群体)或受话者(听众),而不僅仅是原语的文本。由此可见,接受者因素是语际转换基本作用机制中重要的功能机制。④我们认为,艺术影片的受众一般为热爱多种艺术形式的人,如喜好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等。这个群体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常识。针对接受者群体的这些特征,翻译艺术片名的时候也要与商业片名有所区分,片名的信息功能、美学功能以及它所带来的陌生化效果显得更为重要。

片名翻译要忠实传递与原片内容相关的信息,做到译名与原片内容的统一,也就是实现信息的等值。脱离原片主题,一味追求轰动效应的片名翻译是不可取的。有相当一部分的艺术电影改编自现代或后现代杰出作家的名作,因此,采用其原来的文学作品译名,往往比其他意译的、花哨的译名更吸引文艺片的受众。大部分观看此类影片的观众,对文学或相关作品已有相应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的名称,取自作家本人,其名称耗费了作家的心血,往往带有特殊的含义,又或者是一语双关。

例一:Lolita (《洛丽塔》/《一树梨花压海棠》)

“一树梨花压海棠”出自宋代词人张先和苏东坡之间一次文人间的调侃,原因是张先在80岁时娶了18岁的女子为妾。一次聚会上,好朋友苏东坡做了一首诗来调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后来,“一树梨花压海棠”被用来指白发对红颜,即老夫少妻。但是译者用在这里有点文过饰非。《洛丽塔》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作家纳博科夫的名作,出版之初虽颇具争议性,但是如今已被公认为是后现代小说代表作之一。首先,“洛丽塔”这一词已经深入人心,如用《洛丽塔》作为译名,观众立刻就会察觉这是纳博科夫眼里的“小妖精”;另外,“洛丽塔”情结也作为一个常用的词语来描绘对少女的迷恋。第二,“洛丽塔”这个名字也是经过作者精挑细选的。后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玩弄文字游戏,包括在词语的音韵上大做文章。“Lolita”一词并非常见的英文名字,其三个元音依次为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读起来富有韵律感,青春、活泼、可爱又不失性感、魅惑、轻佻,完美体现了女主人公的“小妖女”本色。文中也多次提到这一名字: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She was Lo, plain Lo, in the morning, standing four feet ten in one sock. She was Lola in slacks. She was Dolly at school. She was Dolores on the dotted line. But in my arms she was always Lolita.⑤

因此,采用“一树梨花压海棠”虽然有复古的元素,但却丢失了“Lolita”这一名字的韵味,而音译“洛丽塔”,同样保留了前、中、后元音的发音,也就保留了其名字作为后现代小说的一大特征。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其理论基础。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正式提出这一观点:“正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觉到事物的存在,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才存在所谓的艺术。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手法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对事物的制作进行体验的一种方式,而已制成之物本身在艺术中并不重要。”作为文学作品,如若采用“陌生化”手法创作,必然会产生阅读欣赏中的独特体验。什克洛斯基的论述虽是针对文学,但在艺术领域里也具有普遍意义,特别是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感觉与体验的艺术,“陌生化”显得尤其重要。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理论约二十多年后,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在戏剧理论中借用“陌生化”概念,他认为,戏剧虽是最为贴近生活的,但戏剧作为艺术,仍要注意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间离”,即为“陌生化”。他说:“戏剧必须使观众惊异。而这就是要依靠对熟悉的事物加以陌生化的技巧。”⑥

艺术片作为一种较为先锋的艺术形式,其名字往往也带有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因此,翻译的时候应该把这种陌生化的效果保留下来,而不是依照商业片名翻译的套路给片名安上特定模式。

例二:2001: A Space Odyssey(《2001:太空奥德赛》/《2001太空漫游》/《2001星际漫游》)

这部影片是殿堂级导演库布里克花费四年时间制作的充满哲学命题的鸿篇巨制。不同于一般的科幻片,库布里克利用交叉、平行、杂耍等蒙太奇手法将人类发展史智慧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这部带有尼采哲学思想的片子在20世纪60年代公映,手法新奇,寓意深刻,需要强大的哲学常识和敏锐的艺术感觉才能完全理解,他已然成为科幻片历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片名采用“2001:太空奥德赛”,与荷马史诗《奥德赛》联系在一起:贯穿两部作品的主题同为人类的发展。采用“太空奥德赛”一名,表明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这一宏大的艺术主题永远生机勃发;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心智发展。这也是这一艺术片和普通科幻片的区别。

但是采用“2001太空漫游”,对于观众来说就显得十分普通,一点都不“陌生”。我们对于此类名字都耳熟能详。“太空漫游”并不能引发思考。如若看到此名字,观众第一反应很可能会是:这又是另外一部《星球大战》《回到未来》又或者是《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吗?

商业片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买票,所以片名翻译应该是有趣而又容易理解的。而且,一旦某个模式的翻译获得成功,其后就会有很多类似的翻译蜂拥而至,如:**总动员、**奇兵、**之恋、**未了缘。

然而,拍摄艺术电影并不是为了商业目的,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透过电影表达一定的艺术理念。艺术片名的原英文名字传达了作者本人想要表达的效果,再加上观看艺术片的群体有别于观看商业片的观众,因此,翻译片名的时候需要反映出这种效果,注重信息原则和美学原则(如陌生化)。在大多数情况下,译者需要直接译出片名,而不是歪曲原意,哗众取宠。

① 李彬:《目的论指导下电影片名的翻译》,《影视文学》2001年第1期,第71—72页。

② 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焦雄屏译,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年版。

③ 克里斯蒂安.诺德:《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④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

⑤ Nabokov,Vladimir:Lolita,Penguin Classics,2006.

⑥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 者:馬晓园,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英语文学专业研究生。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陌生化
“陌生化”教学:让学生数学学习更美好
陌生化理论视角下《蛙》的英译研究
“陌生化” 理论在初中现代诗教学中的作用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红高粱》中的陌生化语言及其英译研究
教学新思维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进入现代性审美体验的“陌生化”
——评杨向荣《西方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
谈陌生化对泰语教学的意义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