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下“数感”的培养探究

2013-04-29 18:30郭晓壮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实际生活理论与实践游戏活动

郭晓壮

摘要:“数感”是数学理论问题与现实生活问题的纽带。“数感”的培养和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进行培养,需要长时间不断积累和沉淀才能建立起来。

关键词:数感;实际生活;游戏活动;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15-02

新课程明确地指出:“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新课程如此重视“数感”的培养,它的重大作用可想而知。那么,到底何为数感呢?“数感”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它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数感”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是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逐步建立,直到老去。并且“数感”的培养光靠传授是不够的,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去发现,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的存在,处处需要数学去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对数有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把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也就是数学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逐步建立“数感”。因此,“数感”是数学理论问题与现实生活问题的纽带,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并帮助他们建立数感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培养学生的数感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联系实际生活建立“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把数感的培养从课堂扩展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数学语言去描述发现的数学问题,进而想方设法解决。这样学生就能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数感”更容易建立。下面我举一个例子:低年级教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长度为1米、1分米、1厘米的小棒或绳子,让学生先感受这些长度有多长,然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同学们,我们身边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米、1分米、1厘米呢?”学生会很有兴趣地举例,学生举完之后,我们还可以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练习题。如下面这道找错题: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这道题里的内容是学生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他们有现实基础。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检验一下学生是不是已经在头脑建立了1米、1分米、1厘米这三个长度单位的“数感”。

二、游戏活动中建立“数感”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很小,他们是好动的,好玩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并且对抽象的数学并不感兴趣,再加上有时教师的讲解不够生动,很多小学生小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这时我们应该想到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游戏成为低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形式。这样就适应了学生心理需求,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了,思维活跃起来了,也乐于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如:一年级“数一数”这节课,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情境:课前制作10个鸭子头箍,上课时找10个学生扮演小鸭子,要其他学生去数鸭子。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鸭子的数量。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我们就可以进行讲解,做一些练习题,这样的教学肯定是事半功倍的。其中练习题的选择也很重要,它决定着学生的注意力能否继续集中。我们可以做一些这样的练习,如数一数自己有几支铅笔,回想自己家里有几口人,有几个女人、几个男人等等。这是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练习题。这样,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建立对《10以内数》的“数感”。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建立“数感”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那数学也必然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把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数感”,实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那我们如何把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呢?首先,我们要从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方面入手,建立恰当的教学情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其次,教学中的数学问题也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学生既易于学生理解,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也就容易建立“数感”。如:(1)四个班的小朋友乘车去春游的实际问题,一班有35人,二班有40人,三班有32人,四班有39人。每辆车限乘30人,怎样安排才比较合算?通过这样的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合理与问题的实际情况有关系。(2)学校春游组织学生划船,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2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10元;全班50人,请你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钱数,比较哪种方案租金最省?并说说你的理由和计算方法。春游是一件让学生快乐的事情,学生肯定乐于思考,因此会想出许多种解决方案:①1条大船和11条小船,租金98元;②3条大船和8条小船,租金94元;③5条大船和5条小船,租金90元;④7条大船和2条小船,租金86元。经过比较发现租7条大船、2条小船租金最省。从这道题让学生感觉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因此解决实际问题要认真思考,选择恰当的算法,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让数学为现实生活服务。通过这些数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类型的应用题,由易到难,逐步加深,学生不仅兴趣高,而且乐于思考,同时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数感”自然而然也就建立起来了。这样就真正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总而言之,“数感”的培养和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进行培养,需要长时间不断积累和沉淀才能建立起来。因此,作为我们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情境与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另一方面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要进入生活,加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从中也使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实际生活理论与实践游戏活动
电气工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游戏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浅谈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唱法与教法·理论与实践
数学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重要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