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玉
摘 要: 陶渊明诗歌的魅力在于诗中自然流露的性情、内在的感情激发,他表达的是一片纯真,即心境的平和散淡、志趣的高雅不渝。所有这些都源于他对社会矛盾的深刻透视及他思想的复杂性和情感的深邃性。
关键词: 陶诗教学 诗歌鉴赏 陶诗特色
一
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把田园生活的题材融进诗歌。他的作品自然淳厚、意境深远,语言朴素无华,爱用白描手法,可以精练地勾画出生动的形象。
陶渊明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时值东晋末年,又是将近易代之时,民族分裂加剧,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内乱酿成内战,东晋王朝在内战火并中日渐衰亡,官场特别黑暗。这种环境造就了他在29岁至41岁间屡仕屡隐,所以他的诗歌情绪平和,没有激烈的情绪变化,没有巨大的感情起伏,远离在政治上建功立业的强烈追求,而于田园生活中自得其乐,多写田家生活之景之物,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亲切平和。
在陶渊明之前,山水题材已进入诗歌创作中,但都是从观赏自然的角度进行创作的,陶渊明的诗歌则迥异于此。田园风物、稼墙生活都是他生活于其中不可或缺的,他已经与它们完全融合为一,或者说其中有他生活的影子,他不是田园生活的旁观者和欣赏者,而是其中的一员,所以,他不是泛咏山林,而是亲切自然地描绘田园风光,写出它们的甜美意境和朴茂生气,借以流露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在诗中,陶渊明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表现出了平静乐观的心态和始终不渝的志趣,这在他之前的诗作中是没有的。
二
陶渊明沿着汉魏以来文人诗抒情化、个性化的道路发展,形成了独创的新风格,把平凡的田园生活引入了诗歌的艺术园圃,扩大了诗歌的广阔天地。我们可以在陶诗平淡散缓的外表下看出他内在的“奇趣”,他的生活作风平易近人、思想品格耿介超拔。他人格的“常”与“奇”反映在他的诗歌里,达到“常”与“奇”的统一,自然也就酝酿了细腻而真挚的田园情愫。
他在政局的风云变幻、内战的连续不断中,见过很少卑鄙黑暗的阴谋和残酷血腥的场面,他深恶痛绝,忍不住发出悲愤的声音,“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為五斗米折腰”强。《五柳先生传》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期在人力醉”、“环堵萧然”、“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在他思想性情的自况中,浓墨重彩地添了一笔。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陶渊明却言“不”,突出了他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所以他“不戚戚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归隐田园之情结不点自出。
真正体现陶渊明离开官场、摆脱枷锁、无限轻松愉快心情的是《归园田居》及《饮酒》,在这里,他把田园看做是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在这里他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浊世,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守志安贫、不与世俗合污。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森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新的生活要从躬耕洗雪宦海的耻辱开始,也许是官身束缚导致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这时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之勤。他既清除“荒秽”又清除心里的杂念。除去了杂草,也中宽慰了,见出我还是那个“性本爱丘山”的我,还是那个乐于为农也能够为农的我。荷锄夜归,心情傲然,举头仰望,皓月当空,诗人像一个凯旋的士兵,辛苦是有的,但正是这辛苦的劳作使他的心灵获得极大的满足。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的意境是和平静穆的,诗人的态度是淡然忘世的。开头极其自然,而又有些诙谐幽默。其中“心远”二字是通篇的根基,所谓“真意”、“忘言”都与此紧密相连。“采菊东篱下”四句,写景与抒情糅、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正如清代文学家王士桢所说:“山光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达到了一种极其自然高妙的境界。王安石说:“渊明诗有奇绝不可及语,如‘结庐在人境四句,有诗人以来无此句。”正因为陶渊明远离官场,心远自偏,才能在采篱看山之余,景与意会,兴致悠然,情趣自适。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摆脱官场的又一力作,除历史现实背景外,还有一定的思想渊源。先秦时代,魏人反对重敛逃亡,曾幻想过“乐土”、“乐园”的自由天地。那里人们过着“甘其食,美其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到了魏晋时代,对陶渊明的影响更深刻,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是改朝换代、皇帝更迭的时期,社会上层争夺砍杀,政治斗争残酷。他把酒与诗联系了起来,不但以酒入诗,甚至几乎篇篇有酒,把饮酒所得的境界用诗歌表达出来。故此,其诗风重白描、不雕饰,清新、自然,平淡之中有华彩、质朴之中含风韵。他超脱尘世,是政治斗争的回避者,生活自然充实,他回到田园,把自身的希望寄托在农村生活的饮酒、读书、作诗上。这种隐士心态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和诗文风格,影响了他一生。
无论对乌托邦社会的向往,或桃源故事的引人入胜,“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景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气氛,以及桃源人民纯朴的精神世界,都源于陶渊明半生田园生活的体验,他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他是精神生活的卓越典型。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自乐自得地存在,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他把自己化入自然,成为自然的一员。所以,隋唐以后,李白、白居易等人推崇其人格,王维、孟浩然等人仿效其诗歌,为其在文坛上确立地位奠定了基础。到了宋代,范成大的田园杂咏受益于陶诗,并影响了当时的诗坛。元好问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陶渊明来说,殆非虚誉。
参考文献:
[1]韩兆琦.魏晋南北朝诗选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第1版:125.
[2]刘波等.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第1版:393.
[3]许嘉璐.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1990,第1版: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