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化工企业所需人才类型及高职院校对策

2013-04-29 17:39孙炜
成功·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化工企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孙炜

【摘 要】本文描述了新形势下化工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转变,分析了现在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生特点,由此探讨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传统教学方法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化工企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化工类企业蓬勃兴起,大量新型应用化工、精细化工企业在全国各地投资新建。江苏南通、扬州、泰州等地发展尤为迅猛,如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南通扩建投资新厂区;中石化远东仪化责任有限公司在扬州仪征新建厂房;沙桐化学责任有限公司在泰兴新建厂房,都即将投产。大量的化工企业新建扩建导致社会对化工类人才需求猛增。化工企业既大量需求高学历高端研发类人才,同时更大量需求高技能高素质一线生产操作人才,而这些生产操作人员大多来自高职院校。这对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既带机遇,又带来了很大挑战。

二、新形势下化工企业需要人才类型转变

1.传统化工企业所需人才类型

传统化工企业对操作工的知识、技能要求不是很高。同时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往往在企业周边招聘员工,通过短期相关简单化工知识技能的培训及一段时间见习实践,即可上岗操作。但由于缺乏基础化工知识及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一旦遇到突发问题,往往无法独立应对解决,甚至由于操作失误原因导致事故发生。

2.现代化工企业所需人才类型

现代化工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工艺越来越复杂。因此,对生产操作员工的知识技能有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操作员工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这就使得化工企业人力资源部走进高职院校招聘专业素质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大学生。近年来,化工企业进入高校招聘要求严格,往往通过笔试或面试问答等形式来检阅学生的化工理论知识,同时让学生做实验来检验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现在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生特点及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传统教学方法不足之处

1.学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认知能力强,但不愿踏实学习理论知识,导致专业理论知识欠缺。而另一方面,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往往应付理论知识学习。

2.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企业脱节。高职院校一般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化工专业学生会做大量实验。但是,一方面学校实验实训设备落后,另一方面教师动手能力与一线操作人员有差别,导致学生重复陈旧的实验,操作陈旧的实验仪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与化工企业的要求就有一定落差。企业招聘到高职学生后,往往还要进行大量岗前培训。

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对策

根据上述种种问题,为了适应竞争激烈的化工人才市场,顺应化工企业的人才需要模式,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提出以下对策:

1.引导学生认知化工專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专业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专业教师应对大一新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注重兴趣的培养。通过观看一些企业工作过程视频、介绍一些企业文化及今后学生们所从事的工作领域,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先有感性认识。

2.强化教师访问工程师制度,提高教师自身水平。鼓励高职院校教师深入化工企业,长时间在一线从事化工生产工作,使教师始终与化工前沿保持紧密接触,不脱离实际生产。这样,教师一方面完成访问工程师深造,另一方面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给学生。

3.加强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一方面学校聘请化工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来学校给学生及教师授课,讲授企业的先进理念及操作经验;另一方面,教师每学期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工厂实习,让学生多接触实际操作,以便缩短毕业生岗前培训时间,实现学习工作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设立“订单班”,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人才。

4.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验实训场所。学校每年应抽出资金用来改善实验实训场所,更新实验设备,使学校的实验环境与工厂的生产环境衔接。学校还可以通过引进企业资金,在学校建立企业的研发室,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性坤,蔡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0(10).

[2]廖凌燕.浅谈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3]方跃春.关于高职顶岗实习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化工企业中的工作票制度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