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做”一体化的系统设计与实施研究

2013-04-29 14:37:42巩健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学、做系统设计一体化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做”一体化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及如何进行系统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高职;“教、学、做”一体化;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53-03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实现培养目标,各高职院校都在大力进行课程及教学改革,其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是被广大高职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但仅将它作为一种手段和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一项系统工程中,必须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为前提和根本,系统化地设计、实施教学方案,才能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等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述

1.“教、学、做”一体化渊源。我们国家“教学做”合一的提出,源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对“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这既是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是教学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切入点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内涵理解。“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是实现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融‘教学做为一体”主要内涵体现在“做中学”与“学中做”两个层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旨在改变传统的课堂内的静态教学模式,是以案例、任务(或项目)等为科学合理的学习载体,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工作或任务的实施一气呵成。“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质是将教室与工作间融为一体,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身临其境的氛围,在项目或任务(或案例)的完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使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素养养成有效地融为一体,内化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做好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关键。不仅要做好课程的整体设计,而且要做好单元设计,更要做好每一次课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的求知求技的欲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计缺乏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逻辑起点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即专业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滞后而导致课程教学计划、教材、课程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致性不够好。

2.教学目标的模糊。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最终结果,它对教学具有具体的指导作用。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教学目标的存在、忽视对前续课程功能的延伸和对后续课程的支持作用,而一味地注重教学的细节,如内容、方法、学生的行为等。

3.“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教师大部分来自普通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偏少,理论型教师偏多,不少教师只会教不会做,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从企业中聘任的兼职教师数量不足。同时多数老师对教育理论排斥、对教学理论涉猎较少,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忽略了教育理论对教学的指导。

4.忽视学生心理、能力基础的分析。因为改革费时费心费力,教师多沿袭习惯的教学方式,不能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需求、学生心理特别是学习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教学,而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5.教学内容处理的随意性。按照自己的兴趣、熟悉程度或研究方向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不顾课程体系与结构,随意按照学生的意愿增加教学内容,不管课程标准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

6.教学方法的“世袭”。大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多数教师习惯于一种方法,特别是讲授法,而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多数教师常常是“世袭”的,即他们以自己教育经历中某位或几位自己认为优秀的教师的教学为榜样,甚至在教学内容、体系与风格等方面都一味地模仿,忽略自己的理念与个性,忽视现在面对的教学对象的知、情、力等影响个人职业发展的因素。

7.教学评价不够完善。教学评价的制度和方式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多数教师并未在教学开始之前就有客观、科学的标准确定下来,导致考试常常以某方面的因素、为了方便或偏好来实施。

三、“教、学、做”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原理

1.何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对教学各因素及其关系把握的基础上,谋划教学的过程、环节及方法,进而得到教学的基本策略。其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形成教学计划,包括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特征:①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素养养成;②教学设计可以发生在教学内容、师生活动、环境、方法和手段等多个层面;③教学设计能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④教学设计应以系统化的方式进行。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其一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职业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本来只就其学习观和教学方面讨论。其二是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教学设计原则。①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满足岗位要求、能更有效地适应就业和发展;②教学目标应与学生学习情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呈现的问题或任务应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拟掌握的;③设计真实的任务。在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的载体;④理论知识传授与项目教学、能力培养做到一体化;⑤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4.系统教学设计观。加涅的系统设计教学观:即将教学看作一个系统,强调对其中多种因素的操纵,构成了如下流程:设置教学目标→分析任务→确定原有水平→设计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估→每个学生是否达到目标→达到教学目标,终止教学;未达到目标提出成绩不良的原因并提出补救措施。

四、“教、学、做”一体化的系统设计的程序

根据系统教学设计的思想,作为大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遵循如下程序:

1.教学诊断。这个步骤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需要(兼顾学生需要但决不盲从)及现有水平,分析学生的从属技能(新的教学需要学生掌握的技能)。

2.确定目标。专业培养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一般指向学生的发展即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课时目标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和支撑性;目标应当包含知识、技能、素质等诸方面;目标应当具体可操作,目标的标准意义可测量。

3.处理教材。面对大学师生的学习和教学,教材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资料文本,对教材的处理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补充其他资料;可以重新设计体系。但应注意教材对完成“教、学、做”一体的参考价值,要对教材进行逻辑分析和深刻理解。

4.开发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依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小组工作法等都是“教、学、做”一体化较好的使用方法。

5.创设学习情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和环境才能运行,否则,事倍功半。比如以一个项目或一个产品的生产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完成需要教师、生产性实训室或车间、设备仪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和媒介。更重要的是软性学习情境的创设,创造学生主动、合作、创新的学习氛围。

6.考核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应有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准,考核要素要多元化。即根据专业及课程目标,应有涉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细化的指标。考核标准需要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中有较详细的方案,在教学开始之前确定下来。

7.改进。当一次教学结束后,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如教学理念如何?学生反响如何?自己对教学方案设计如何?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何等,反思对于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五“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

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和实施的关键。我院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改革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首先,经过专业调研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按照我院提出的“逆向分解、整合重构、正向实施、动态反馈、循环提升”的课程改革思路,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制定了课程标准;改革人文素养课程,修订完善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创新等综合能力。第三,一体化教学的场地建设。实验实训条件是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必备条件。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条件建设中应关注:①校内实践条件建设应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如仿真、模拟、生产工艺型等,有条件的院校应设置以生产产品为主的车间,只有这样,才能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工作。②实训岗位重在建成学习的工作岗位。实训岗位的设计,应针对职业技术领域岗位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企业的生产规范、工艺流程、安全规范和质量要求进行安排。③环境氛围重在形成企业文化。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论证期,我们学院就提出了实训条件建设和职场环境氛围建设齐头并进的“软”、“硬”并举的建设思路。学生身临其境,时时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精华,刻刻体验着企业理念的浸润,耳濡目染,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职业素质养成的潜性教育。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为我院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教学改革中也存在许多困难。还有待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在教学改革中,只有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系统设计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在“教学做”一体化中实现深层次工学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9,(17).

[2]刘新春.加强师资队伍建没?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职教通讯,2004,(10).

[3]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4]姚寿广.示范院校的内涵建设——理念支撑与设计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作者简介:巩健(1967.11-)女,山东桓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生物技术类专业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做系统设计一体化
项目引导及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
浅谈综合实践中的“教、学、做”
东方教育(2016年12期)2017-01-12 01:22:50
一种基于SATA硬盘阵列的数据存储与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工业热电偶计量检定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智能仓储与物流运输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目标特性测量雷达平台建设构想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4:34:34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01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环球时报(2016-07-30)2016-07-30 10:14:36
应用型本科“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开发探讨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