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80后当道:
世界话语权的新生代
在朝鲜半岛的“政治戏台”上,一个80后在不知疲倦地唱着独角戏:继发射卫星和核试验之后,朝鲜再次成为国际舆论的关注焦点——“二号人物”张成泽被捕并很快被处决,震惊世界。而此时,也正值30岁的金正恩当政朝鲜两周年。
放眼世界,80后已然占领话语权。
扎克伯格2004年在哈佛大学的寝室里创办了Facebook,这家社交网站如今的用户量已经超过5亿。他改变了人们的互动方式,而且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推倒了社会隔阂。
在中国,80后这个词已出现十多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1980-1989年的10年中,中国约有2.04亿人出生,被称为第三代“婴儿潮”。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主流社会的中坚力量,无论是成了“公共知识分子”、代表大众心声发言的韩寒,还是财富领域的杨惠妍、汪小菲,在世界目光下凸显中国80后特质的李娜、张继科再到郎朗、李云迪们的音乐光荣与梦想,80后像一群初临战场的士兵,精神亢奋,生机勃发。
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代以独生子女为主的群体,这批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生长在一个变革的年代:中国社会的分野是如此明显,更多的年轻人分享到最大的社会红利,是拥有了“走出去”的机会。
美国《时代》杂志已经不只一次将他们写进封面文章。从历史的维度看,1980年代甚嚣尘上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80后”们仅仅赶上了一点末梢,如同浮光掠影;1990年代兴起的重商主义大潮,他们成为当仁不让的受洗群体;而新技术时代所带来的文明与价值观的碰撞,他们则是必然的担当者。
被催熟的80后:
技术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
“80后不过是被催熟的果子。”文学评论家朱大可曾做出如此评价。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我们蓦地惊觉,人类进化的速度比我们所想象得要快得多。过往以20年为代,而80后们的新时期则以10年、5年为代,周期在缩短,长江后浪推前浪,正如未来畅想家戴维·埃文斯所说:“技术进步在未来10年带来的变化要远远超过过去10年”——更主要的变化来自于技术所影响的世界文明格局。
世界变小了:借助于永远在线的连接性,社会化网络有能力改变我们的文化,就像孕育出“阿拉伯之春”的埃及革命一样,扎克伯格们的社交网站的影响力在不同文化之中快速传播。信息的捕获、传播和消费将从“及时”升级到“实时”。这种转变将对文化产生更快速的影响。
与“60后”、“70后”的更多前辈相比,互联网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观念,让80后有比上几代人更开阔的视野,更活跃的思维。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告别民族悲情和历史重负,让他们更轻松地面对未来。
原始社会没有世代,没有代际冲突。据人类学家考证,原始社会甚至没有青春期,没有文明带来压抑也就无所谓反叛。现代社会不同了,剧烈的社会变迁伴随价值观更迭。
80后们所代表的新生代是新技术时代的宠儿。他们又是最全面履行普世规则、认同全球价值观的一代。
“不做下一个谁,做第一个我。”这与青年励志导师李开复的畅销书如出一辙。他们拒绝平庸,“亚洲有我”的刘翔和“文坛算个屁”的韩寒是其代表。改变,一种改变的欲望锻造出80后的文化、气质和成功。80后真正地影响了中国,融入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