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华 钱密林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在新形势下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大学生党建作为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致力于研究其发挥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07-03
2010年5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明确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战略布局。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全面发展的人才,并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党建作为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必须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增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如此,大学生党建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切实体现和提高党组织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大学生党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大学生党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文化引领作用。创新文化可泛指一切创新活动及其活动方式和活动氛围的总和,是一种激发创新意识、崇尚创新精神、鼓励创新活动、促进创新发展的文化生态。其要素包括创新的价值追求、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传统风气、创新的心理氛围、创新的制度保证和创新的物质支撑等。[1]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要围绕提高学校和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这是大学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代大学的崇高使命。大学生党建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成为创新文化的引领者。从大学生党建实践证明来看,它具有得天独厚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学生党建要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把培养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引导他们主动接受创新教育,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创新理念,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
2.政治引领作用。所谓政治引领,是指大学生党建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①加强创新人才的政治方向引领。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提升道德水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创新人才的政治素质,解决立场、观点、态度等问题;提升思想素质,解决认识能力和方法路径问题;提升道德品质,解决社会公德、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等问题。[2]高校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创新品质和能力,更要保证他们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建工作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政治引领的角色,把握着学生的政治思想方向,从而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符合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②要引领创新型大学生加入党组织。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把各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集聚到建设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只有科学把握人才工作与执政能力建设的这种内在联系,广泛集聚各类创新型人才,才能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创新型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3.领导和管理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党组织建设工作的一项新工作、新任务。大学生党建必须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不断增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领导,提高全校师生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调动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挖掘一切资源,积极探索一系列有利于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运行机制,构建一个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
4.指导和服务作用。大学生党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还要发挥指导和服务作用。服务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之一,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建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意识、注重服务实质,是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课题和新内容。
二、大学生党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1.深挖各种创新资源,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大学生党建要充分挖掘有利于创新的各种资源,营造一种“崇尚科学,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鼓励自主探索,激发广大师生创新的热情和活力。要通过经常性地举办专家讲座、学术报告、校园科技竞赛、学生创新项目评比等活动营造创新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浓厚的学术气氛中,感受和熟悉不同学者和大家的学术思想和风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以笔者所在的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学院每年举办“创新论坛”,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全院上下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例如通过举办“前沿讲坛”,由本学科的教授和学术骨干深入浅出地介绍各自研究团队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提升低年级本科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热爱程度;举办“环化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国家级、市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让参观的同学领略创新实验的魅力和价值;遴选优秀项目集中进行展示并在创新论坛上汇报,邀请学院领导、教授与学生同台交流,扩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影响力;组织创新实验项目组成员与低年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为他们带来创新实验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分享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收获和感受;组织低年级学生参观实验室,直观感受实验室环境。“创新论坛”已经成为上海大学环化学院宣扬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碰撞学生创新思想、汇集创新人才的舞台和阵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发挥学生党员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不但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忠诚于党的事业,还要在创新活动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同时,学生党员要在开展实施科技创新活动上做宣传者和组织者,广泛发动、积极组织有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党员要在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先锋员与带头兵,做科技创新工作的骨干力量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学生党员要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和创新观念的引领引导,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激发青年学生创新活力、开拓创新视野,做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引导者。[3]以笔者所在的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2011年本科生创新团队共有80人,其中学生党员18人,入党积极份子46人,共承担16个市级和校级创新实验项目。学生党员积极带头参加创新实验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的事迹在同学当中广为流传,影响和带动了一批优秀学生加入到创新实验活动当中。
3.搭建各类创新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大学生党建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载体设计,要紧密结合大学生专业学习、校园生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树立导向、构建服务平台为主要着力点。从当前大学生党建活动的主要领域分析,除支部创新活动模式外,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活动、参与专业教师党员课题项目、大学生科技竞赛等载体中也可寻求支撑,拓展工作空间。[4]①创建社会实践平台。党支部要为大学生党员拓展丰富的暑期实习、暑期社会实践、企业科研、社区走访及志愿者服务的平台和机会。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参加与公司、企业相关的研究开发及技术创新活动,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将来从事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②要用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平台。在“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带动下,大学生创新平台的建立不仅得到了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各省市以及高校自身也投入了相应的资金、导师和实验室,创新平台的建设逐渐形成统一的合力。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以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通过在学生创新实验团队中建立纵向党支部,使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科研任务更加紧密地结合,有利于党支部在学科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凝聚核心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党员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③要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与教师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尤其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专业教师党员吸收大学生党建对象为科研团队成员或者担任各项科技竞赛、创新实验的指导教师,直接地体现了党建工作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以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党员教师刘晓艳担任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她率先垂范,亲自带领学生到长江口采样,在课题研究中给予学生大量的指导和帮助,最终使学生创新实验课题在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论坛”获得了创新奖、优秀项目奖和优秀论文奖的好成绩。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从她那里学到了有效的科研创新方法,更领略到了一名党员教师优秀的道德品质。④要鼓励大学生党员参与专业领域的学科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科技竞赛,党支部要大力支持大学生党员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申报参与,让他们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比赛中给予他们真诚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要在大学生党员队伍中培养一批“业务先锋”,以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带动更多的学生群体奋发向上。以上这些课外创新平台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创新构想,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塑造他们的创新品格,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①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机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实行学生党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局领导。大学生党建要在全校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倡导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切实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同自己的工作岗位结合起来,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②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沟通机制。大学生党建要充分调动学校团委、教务、科研、就业等相关部门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大力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照“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原则,通过团组织面向广大青年学生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加大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建设和扶持力度,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为技创新型人才提供相互学习、交流和合作的平台;要与教务部门加强沟通,努力构建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在建立正确的教育评价机制上下功夫,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创造性作为衡量教育教学成果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指标,作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要与科研部门加强沟通,聚集各种科研项目资源,发挥学术优势,吸引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要与就业部门加强联系,充分发掘各种社会资源,积极拓展各种创新实践基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③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要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便利。其次要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导师专业辅导。[5]通过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和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5.发挥学生党组织政治优势,加强创新指导和服务。①提供指导服务。大学生党组织要为大学生参与各类创新活动提供组织培训服务,从如何参与创新活动、创新项目的立项指导、项目的专业技术辅导、项目的实施过程指导和项目参赛工作等各个环节的诸多事宜进行详尽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力争使得大学生创新工作出成绩、出实效。②要提供协调服务。通过学生党组织来协调各部门的各种关系、协调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和广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工作中的人才培养、素质提高等工作积极服务。这种协调与服务作用是其他组织所无法替代的,也是学生党建发挥实效性的一种政治优势。例如,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在创新团队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选派了政治立场坚定、党务工作熟练的辅导员担任创新团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加强对创新团队党建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充分发挥和整合组织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及院系党组织等部门多方面的力量,指导创新团队党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通过各部门相互配合和相互补位,充分发挥学生创新团队党组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敏.关于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思考[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3).
[2]唐志龙.培养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2011,(10上).
[3]刘显平.创新高校基层党建,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7).
[4]应尧刚.试论大学生党建服务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2).
[5]任建国,周琳,张明月,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