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
因“被豪宅”而未能享受契税优惠政策,北京五六环上的楼盘业主们正在四处奔走,呼吁修改普通住宅认定标准。
因为被要求按豪宅标准缴纳3%契税,北京一些位于五六环上的楼盘业主们正在奔走,他们呼吁修改普通住宅认定标准,以享受北京市契税优惠政策。其实,这样的声音和行动在两年前也曾密集出现过。2011年,北京市曾有多个“被豪宅”的楼盘要求调整普宅标准和契税政策,直接推动了当年年底北京普通住房价格标准的调整。
时间过去将近两年,当年划定的“标准基线”已经被不断刷新的高房价甩在了后头。虽然业主们不断呼吁“普宅标准该调整了”,业内也普遍承认普宅标准和现实情况“脱节”。但大多数观点认为,近期内实现政策修改并不容易。“因为如果太频繁上调普宅标准线,会被解读为政府默认了房价上涨的事实。一旦被解读为对房价的‘失控,是非常负面的舆论影响。”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房价已涨,标准未动
从今年4月开始,路劲世界城的一些业主们为他们不得不缴纳的“豪宅税”四处奔走呼吁。路劲世界城位于昌平区南邵镇,北京市的北六环外。
“今年3月我买了一套80平米的两居。因为我们是家庭首套住房,又是90平米以下面积,原以为可以享受普宅税收优惠。没想到六环外还被认定是豪宅。”一位宁姓的世界城业主告诉记者,他在买房后被告知因为成交价高于“六环外17280元/平米”的普宅价格上限,必须按照房款总额的3%缴纳契税。
记者从机构提供的成交数据发现,该项目2012年11月和12月,成交价格达到18000元/平米左右。2013年至今的成交均价为19000-20000元/平米。也就是说,从去年底开始,路劲世界城项目成交的绝大多数房源,都将被认定为非普通住宅。
记者了解到,路劲世界城因为高于六环外的普宅价格而被“豪宅”并不是个案,昌平区内同区域、同类型的绝大多数楼盘的报价目前都已经超过两万元/平米。记者致电同样位于南邵镇六环外的北京风景,项目销售人员证实,当期的报价已经突破“17280元/平米”的普宅标准线,应缴纳3%的契税。
而在大兴、房山六环外的一些楼盘,目前对外标价也超过了17000元/平米。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告诉记者,目前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五六环上大多数项目价格增幅较大,已经突破普宅价格上限。“只是因为在期房交易中,契税的缴纳时间是在交房时,而不是签订合同时,大部分购房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未来一两年内,契税该不该按3%交的矛盾会越来越多。”
Loft户型盼“摘帽”
在南五环外,首邑溪谷二期嘉园的1000余户业主也不满被扣上“豪宅”的帽子,他们的烦恼不是普宅标准价偏低,而是“被政策忽视了”。
5月24日,一些业主到北京市住建委、信访办等单位递交申请材料,请求在契税问题上对首邑溪谷作出“个案处理”。“因为我们是loft户型,计算面积按照一层来算,所以总价不高,单价却很高,超出了普宅标准。”
记者了解,首邑溪谷二期的购买时间多在2011年,总价大多在120万元以下,但由于是loft户型,建筑面积按单层计算为40-80平米,单价高达25000-27000元/平米。随着二期收房时间临近,越来越多业主表示对“豪宅税”不理解。“我们明明是低总价的刚需盘,为什么被视为豪宅呢?”
首邑溪谷附近的其他楼盘,如金地仰山、旭辉紫郡等,成交单价都在21600元/平米标准线之下,属于普宅,满足条件的业主可以享受1.5%的契税优惠。
在2011年现行标准执行前,原政策是以总价而非单价为指标,当时规定是“五环以外每套总价低于120万元”即视为普宅。所以,首邑溪谷的业主希望,能够受到“个案处理”,按照房屋总价的原政策来裁定;或者按照房屋实际使用面积,也就是loft两层的总面积来计算单价,那么摊薄之后的单价就在普宅标准线之下。
对于这样的诉求,业主们此次交涉中得到的答复是:“反映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关部门将在今后政策的调整完善时予以充分考虑和吸收。但目前还须按照现行文件所定标准执行。”
郭毅认为,政策对某个楼盘“个案处理”的可能性非常小,加之普宅中loft产品的市场占比很少,所以首邑溪谷的业主们恐怕难如愿。同时她认为,loft这种特殊户型有很大比例赠送面积,有更高的得房率,在物业费等与面积相关的税费上能获得相应减免。如果在契税上要求用“摊薄单价”来计算,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思源机构的分析师认为,首邑溪谷业主的诉求应该被重视,因为这反映出现有标准“比较粗糙”的问题。“其实从2011年政策执行至今,批评该政策不够细致的质疑声就不少”,该分析师告诉记者,“比如有的楼盘刚好处于环线路上,却被人为地分割为普宅、豪宅两个部分。”
标准调整的节奏
记者了解到,2011年年底,北京市曾出现一次比较集中契税“维权行动”,处于五六环之间的首开常青藤、远洋一方、富力又一城、首邑溪谷等多个项目都要求重拟普宅标准。
当时执行的标准制定于2008年,规定“三环以内每套总价高于258万元、三四环之间每套总价高于210万元、四环五环之间每套总价高于198万元、五环以外每套总价高于120万元的,即被认定为非普通住宅。”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当时参与的楼盘数量多、社会影响较大,相关政府机构作出积极回应,并于当年11月推出新规,以单价认定的方式取代总价认定。估计当时约有20余个楼盘得以摘除“豪宅税”的帽子,该规定执行至今。
“按照市场规律,普宅标准至少应该每年调整一次,根据上一年的房价变化来调整区域指导价。其实即使按季度、按月度来调整标准,对于政府来说也是没有技术难度的,”郭毅认为,北京市的房价变化速度快,相关政策应该加快调整的节奏,以避免对刚需的误伤。
而一位不愿具体的机构分析师则认为,过于频繁地上调普宅标准,会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该分析师认为,‘以不变应万变恐怕是出于保持政策稳定性的考虑。如果频繁上调标准,虽然可以惠及某些“被豪宅”的楼盘,但也可能会造成房价‘失控的恐慌性预期。
另一方面,业内普遍认为,现行标准还需要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比如适当考虑Loft产品的特殊性、在认定上更加综合化等等。按照环线来划分时,也可以考虑板块、区位、地段、商圈等综合性因素,避免一刀切造成不公平现象。同时,在标准认定时,如果能使用综合维度、而不是依靠单价或总价这样的单一维度,或能避免个别人被政策“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