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 飘浮的屋顶

2013-04-29 00:44包怡
房地产世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宁静光线屋顶

包怡

散光玻璃制成的遮阳叶片组成了一个飘浮的透明屋顶,室外的光线由此充溢整个室内,这是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最具特色的部分。

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建筑师伦佐·皮亚诺,于1998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大奖。

在白宫举行的普利兹克奖颁奖晚会上,皮亚诺说道:“我属于终其一生不断尝试新方法的那一代人,什么清规戒律、条条框框都不放在眼里,我们喜欢推倒一切重来,不断地冒险,也不断地犯错误。”而就在获得这一大奖的前一年,皮亚诺所建造完成的位于瑞士巴塞尔近郊的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刚刚实现了其建筑生涯的又一次冒险。

宁静而不凝滞

在古高德语中,“瑞士”意为“焚烧”,因这里到处都是高山森林,经烧荒之后,瑞士人才在这里开始了繁衍生息。

位于瑞士的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也同样处在森林的环绕之中,它的南北皆绿阴密布,西面是一片谷地,东面紧挨着通往德国公路的一面石头承重墙,与喧嚣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为建筑营造出宁静的气氛。

郊区、森林、玻璃落地窗、浅色的法国地板,一切都像生长于自然中一般,这便是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给人的第一印象。

这座博物馆显然是皮亚诺建筑主张的完美代表。所有内部墙体都覆盖着一层产自阿根廷的红色斑岩,覆盖着的透明屋顶就像是漂浮在土地上或墙壁上。花园、树木以及湖泊仿佛随时可以走入博物馆之中。一切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没有任何干扰、静谧和谐的欣赏空间。

建筑师和业主共同追求的是展示空间的绝对宁静,一种不受技术或设计细节干扰的宁静。这种宁静因精心设计过的墙壁和天花板之间微妙的关系及浅色的法国橡木地板而得到加强。

虽然是闭合空间,但建筑师巧妙地通过材料的组合赋予了建筑新的活力。在墙面与屋顶之间设计的玻璃长窗,削弱了两种材料的对比,实现了材料的柔和过渡。而玻璃落地窗与内层实墙的组合,亦增加了空间的流动性,让两者之间的渗透与融合显得十分自然。毫无疑问,它满足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统一的愿望。

透明屋顶

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最具特色的部分非其轻巧的屋顶莫属。通过这个面积达4000平米的全玻璃结构,室外的光线可以由此充溢整个室内。

散光玻璃制成的遮阳叶片组成了一个飘浮的透明屋顶。这一大胆的设计也使其成就了新的空间观,其将过滤后的日光以必要的光度投射在图画上,使这一“看不见的”屋顶独具首创性。

不同于传统的屋顶采光,这种天花板允许天光进入室内后还保持原来的状态,而不是将光线散射成均匀的乳白色。当自然光线不足时,还有三套人工照明系统可以为室内补充照明。

从外部来看,一个水平放置的屋顶桁架延伸在一个捆扎过的、看似脆弱的支架上,就像是飘浮在土地上或墙壁上。它很轻并无负担地搭在墙上,但承重功能却是毋庸置疑的。

屋顶的明显性、透明性和轻巧性,将它的高挑和解放展现得淋漓尽致。与此相对比的是,墙壁则带有牢固性、沉重性、束缚性和庄严性,二者遵循着严密性、规律性的原则,活泼之余亦不失严谨。而事实上,在博物馆内,无论从建筑的内部造型还是外部结构都充满了这种精神,访问者能够在建筑的众多细节中得以感受。

空间秩序

展览空间被皮亚诺设计成了整齐的行列形式,相互间隔7米的四道承重墙长约120米,两端装有玻璃,可为室内提供园中景观。支撑建筑的是一道朝向马路的没有窗户的实心墙,它与前述墙体相交,其间布置着书店、衣帽间、洗手间等设施。皮亚诺将这道墙比喻成整座建筑物的“脊梁骨”或者是“构成带”。与之相对的纵墙里还有一个冬季花园,作为给博物馆参观者休息的场所。

屋顶的高度、墙的比例和室内采光让这一空间设计方案充满了变幻莫测的魅力。寥寥几种材料的使用和一眼就可以望穿的空间元素产生了不计其数的视觉效果。参观者不仅可以清楚看出墙壁、屋顶和室内外结构的功能,并能在与其余事物的鲜明对比中感受到空间富有逻辑的结构顺序。

放置收藏品的展室都是“网格”。他们都被限定在两道纵墙之中。虽然这些房间并没有按照任何严格的线性来排列,但人们依照现行的组织方式仍可以毫不费劲地找到出路。

在其内部,按数学划分的秩序和景观自然秩序,在建筑物中无处不在。其内部公开划分的房间、建筑物与公园之间的连接,均是引人注目的标志。在整体法则指导下,它的各部分,甚至最小的细部都显得秩序井然。从内部结构到外部形状,访问者的行为被空间的秩序积极引导着,艺术画面与自然画面实现了最为有效的转化与融合。

猜你喜欢
宁静光线屋顶
春日暖阳
借“光”生财的屋顶
宁静之宅
屋顶屋
《巷口的宁静》
“你看不见我”
屋顶的雪(外四首)
淘气的光线
流动的光线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