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华
在2013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董扬秘书长明确提出了国家应该实施汽车强国战略,并从6个方面阐述汽车强国战略内涵,其一就是要自主创新,笔者非常认同。汽车是高关联度产业,涉及面广,所以,汽车的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企业产品技术创新,也不仅仅是汽车产业层面创新,应该是涉及国家政治体系、教育和科研体系、相关基础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大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汽车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市场需求是创新的原动力,要有国家层面关于汽车需求的长期预期。
汽车是重大商品,是人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标志。汽车需求量、需求结构变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和国家有关法规制度、创新政策、税收体制密切相关,和国家能源安全密切相关,而且,在国家对外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汽车需求也受到与汽车相关的对外政策的影响。
因此,非常需要从国家层面有以下几方面的长期模型指引:第一,汽车消费在国内总消费结构中的长期地位,从而决定了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汽车企业制定长期创新战略非常重要,对城镇化发展、道路交通体系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第二,国家未来能源结构趋势,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动力电力供应等长期发展计划,对汽车技术创新的路线导向非常重要;
第三,制定长期的关于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法规体系,以及税收相关、汽车对外贸易相关政策,对汽车企业制定长期产品战略、建立完整的技术体系非常重要。
二、从教育和科研体系入手,加强对汽车相关的交叉学科技术、共性前沿技术的创新力量的培育。
技术发明匮乏、原始创新不足是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弱的根源,是知识力不够的具体表现,而知识的源头在教育和科研体系,这是提高汽车产业的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在2012年4月汉诺威工业展中国年开幕式上,听到德国总理默克尔讲到振兴德国实业要丛教育入手,政府要加强对工科学生培养时引发参会工业界代表的热烈掌声,此情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今汽车已高度电子化,汽车材料对轻量化、环保、可循环再利用影响重大,汽车在逐步向电气化、网络化(车联网)、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交叉学科技术、共性前沿技术需求愈加迫切,对科学、工程领域的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需求愈加迫切,就此,笔者有两点考虑:
第一,国家要根据汽车产业对科学、工程领域人才需求趋势,加强对高校在交叉学科、前沿技术学科发展方面的引导;
第二,国家加大对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在机制上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在基础技术上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紧密合作,而非让大学教授带着学生们忙着孵化产业。
三、汽车产品是国家汽车创新体系成果的最终载体,汽车企业既要加强自身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创新力,同时,也要发挥引导创新需求、促进产学研在交叉学科、共性前沿技术领域协同创新的积极作用。
虽然国家已多年倡导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新,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从近一段时期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一是诸多研究机构在纵向学科研究方面低效和重复,在交叉学科方面跨机构合作甚少。比如,动力电池仅单体涉及近十种材料,研究领域跨化学、金属、非金属等,每种材料对动力电池综合性能都有影响,但搞各种材料研究的和动力电池研究的合作却非常有限;二是汽车企业与动力电池研究机构方面的合作一般限于企业提要求,研究机构提样品的层面,而动力电池电化学、安全、寿命等性能开发与车辆的能量需求及管理、热管理等性能研发密不可分,决不仅是提要求这么简单。知微见著,汽车的产学研创新局面亟待改变。
四、创新环境建设是创新成果催生和传播的重要条件,国家政策导向是关键。
有两点至关重要:第一,国家创新投入力度。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是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都知道德国R&D增长的核心是汽车产业,约占全球四分之一的R&D能力,德国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是增加对相关教育和基础研究、科研、培训的投入,对企业研发的进行支持。第二,推动创新成果转移。政府政策的作用在于:改革机制提高创新效率,建立和完善科学可评估的技术创新效率的指标体系和管理体系;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改善汽车核心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条件,运用金融、风险资本等手段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对新能源汽车等重大技术、前沿性的创新成果采取措施直接促进技术转移活动。
十八大和“两会”后,党中央与国务院在积极推动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国家创新体制改革以及相关职能转变是提高国家创新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目标的基本保障。对汽车这一技术密集、关联度高的产业而言,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有利于培育交叉型学科、前沿性技术的创新力量,调动和集聚跨界创新资源,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和成果转移的推动作用,满足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需要,满足建设汽车强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