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晖
摘 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学校应该负担起培养创新型学生的主要任务。在语文的创新能力培养之中,首先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能从教学的细节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要求,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一、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又要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对我校的学生尤其是新疆南疆的学生而言,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竞争意识不强,造成老师强调很多遍的知识点到学生耳边就是耳边风。
因此我在转变方式的同时,也针对本课程进行趣味性和实践性知识的铺垫。要注重加强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创新的意识等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重视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尽可能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供能够激发学生新奇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指引下,创造性地学习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过程中,体会思考和创新带给自己的快乐,学生如果选择好了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就能积极地参与到创造性的学习之中,就能很快达到学习目标。就像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从事紧张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习惯。”这样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就是在课堂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我们教学的课堂要实现“民主”,这个民主的核心就是解放师生的思想,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各自的创造力和思维活跃性,实现课堂氛围的轻松和活跃,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潜能
以前的传统教育的手段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这样的学生只是服从教师的指导,学生为了分数而学习,往往只是被动地接收和模仿,忽视了对知识的再加工和创造。這样学生循规蹈矩,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封闭和僵化的状态,欠缺必要的开拓创新意识。所以成功的教师需要让课堂“活”起来。在语文教育教学中面临很多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出现一些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看法,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开动脑筋,持有独特创造性思维的要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感体验过程中,不断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解放思想、大胆质疑,面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活性思索,进行适当的质疑,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潜能。
四、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聚合思维的能力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需要从流畅和变通的独创性手段入手,启发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逐渐让学生养成能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我在实际教学之中,采用突破一题一解,主张对一个题目有多种解释。比如在阅读填空题之中采用“一空多填”的方式,在进行作文训练之中,采取“一题多作”的方式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使语文课堂成为展现学生生活的舞台,生活实践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基地。要减轻学生机械重复的读、诵、写等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生活、去思索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带着这样的能力,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