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佳
【摘 要】说话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一般从一个人说出的话就可看出这个人的情操是否高尚,知识是否渊博,想象力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敏锐以及表现力是否出色。在实际生活、工作中说与写相比,口语的应用频率更高。现代通讯、人机对话等也要求人们把话说得准确、流利、简明、达意。从这几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说好普通话至关重要。
【关键词】 朗读;说话;技能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可见学生的语言素质在其整体素质中占重要一席地位,在各科课程学习、社会交际和学生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今天,素质教育正汇成时代的潮流,在教学中注重普通话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是作为一位普通话老师责无旁贷的义务与责任。
一、注重学生普通话技能的培养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如果不会阅读,则不能生活,也不会获得幸福。谁没有掌握阅读的记忆,谁就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一个不懂得道德的人。”他还说过:“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技能。下面就培养学生普通话的技能方面,谈一些我的探索和实践:
1. 每篇必读,每课一读
中职教育现行的普通话教材对朗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每一课时均要安排时间让学生朗诵教材的测试篇目。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章中的生字障碍,读准字音;按课文内容及表达的中心,揣摩语句的寓意、语言的感情色彩;朗读时做到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合乎规范。引导学生经常复习汉语拼音,避免地方普通话的出现。在教读每一篇课文的起始课时均要抽查部分同学,当班朗读课文,老师根据普通话的标准程度打分,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通过分析课文,训练学生,培养“语感”。
2. 形式多样,分层达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用流利的普通话朗读既可使学生领会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又可为提高学生能言善辩的技能打下基础。根据文章特点、形式和学生实际,我不断变换朗读的方式方法,分层训练达标,以激发学生讲普通话的兴趣。如在训练的前期多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师生齐读,以养成学生普通话良好语音的习惯;在训练中期可采用指名朗读、模仿录音朗读、背诵等,训练学生按标准正确的普通话朗读;在训练后期可采用朗诵、分角色读等,提高学生普通话的自理技能与层次境界,做到“正确性、流利性、理解性和表情性”完美结合。
3. 四个结合,强化素质
培养学生普通话的技能,还要做到如下四个结合。①自读与听读结合。②课内读与课外读结合。③基础读与提高读结合。④平常朗读与考试朗读结合。
采用以上方法,形成了一个浓厚的讲好普通话的氛围,使来自各地的方言在这种氛围中消融,为说好普通话的技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生普通话技能的训练
1.以“本”为纲,实施系列训练
现行的中职普通话教材及普通话等级测试非常注重听话·说话训练。我们可借助教材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课内教学,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能力的系列训练。
2.持之以恒,开展课前演说
每节课,课前均安排学生上台亮相“说话”。时间以测试标准为参照,限定在1~3分钟内,要求根据说话题目自选内容组织层次,做到口齿清楚,表述完整,普通话标准,让大家听得舒服。
3.因材施教,重视复述
复述即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它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概括力和记忆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凡是遇到故事性较强的文章,适合学生复述的,尽量安排学生进行复述训练。复述的方法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程度高低不一的实际,因材施教,分别采用。
根据不同程度,分别采用详细、简要、创造性复述后,教师都要对学生的讲态、内容、详略、语言、表情等进行评析小结。这样可帮助学生克服复述中的缺点,提高说好普通话的技能。
4.课余竞赛,举办“辩论”
所谓辩论是指学生之间组织辩论会,这种锻炼,效果极佳。抓住学生均有好胜的心理,我依据教材、校情、学生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拟订辩论题,如《QQ语言的应用与泛滥》、《中学生是否该染发》等,将学生分成两组,假设正方、反方,展开针锋相对的“舌战”。这样高层次的口语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又练就了他们的口才。
经常举办“辩论”比赛,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思路,并且训练了他们逻辑思维、联想推理能力,使他们善于表达,避免了学生只能读普通话,不能说普通话的弊病。
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技能,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要持之以恒,不断创新,为培养更多的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