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货币的发展对银行业的影响

2013-04-29 17:09:32王珍琦
中国经贸 2013年6期
关键词:电子货币创新发展银行业

王珍琦

摘要: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及信息科学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电于货币的发展, 使传统的货币理论和货币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对现有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于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货币;银行业;创新发展

电子货币在促进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对社会、经济、金融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为一种新型支付结算工具,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必然会对中央银行发行的通货起到替代作用,产生挤出效应,这势必会影响到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从而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带来影响;电子货币的发展将减少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将呈下降的趋势;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也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难度,从而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改变了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渠道;同时,电子货币的发展还会导致货币政策从工具到最终目标的传递过程复杂化。

一、电子货币概述

20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其支付工具的电子货币也随之产生和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被称为是继中世纪法定货币对铸币取代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并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应用与发展不仅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进行,而且会影响到全球的金融体系。

1.电子货币的定义

所谓电子货币就是指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即,由消费者所占有的,在一定电子装置中所存储,代表一定的货币价值的“预付价值”或“储值”的产品。具体而言,电子装置主要有两种形态存在:一是以IC卡为媒介质的智能卡,二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货币载体。电子货币的货币价值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存储在电子装置载体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储值卡、智能卡,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形态。

2.电子货币相对于传统货币的优势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利用电子货币进行交易有着传统货币不可替代的优势:

(1)交易方便:电子货币在时间、信息至上的信息化和知识化时代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与经营的效率。无论多大的交易额,只需轻轻敲打几下键盘,便能完成整个交易。省去了现金交易诸如携带、保管、点验等环节,更加安全、方便。

(2)成本低:电子商务缩减了价值链,它跳过了传统营销方式下的中间商这一环,降低了交易成本。而电子货币正是其实现交易的媒介基础,所以电子货币使交易者不用再过多担心中间各个交易环节的成本压力,减轻了成本的负担。

(3)简化国际汇兑:拥有者无论持有任何国籍,其持有的电子货币在网上的相对价值应该是不变的,所以说它可以简化传统货币在进行国际汇兑时的各种复杂手续。

3.我国电子货币发展概况

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以1993年开始实施的“金卡工程”为起点,虽然起步较发达国家滞后,但发展迅速。自实施“金卡工程”以来,以银行卡为主体的电子货币正在我国得到广泛地应用。截至2012年末,全国发行银行卡35.34亿张,其中,借记卡累计发卡量为32.03亿张;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3.31亿张。银行卡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银行卡渗透率达到43.5%,全国银行卡卡均消费金额和笔均消费金额分别为5894元和2312元;全国人均拥有银行卡2.64张、信用卡0.25张,全国人均持卡近1.5张。一个全国性的跨银行、跨地区的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已经初步建立。虽然与传统的以现金为主的支付结算方式相比,当前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仍未取得主导地位,但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处于从属地位的电子货币,必然会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巨大的发展。

二、电子货币对银行业的影响

1.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管理和供应的影响

(1)电子货币对我国的货币管理和央行的垄断发行权产生了冲击。电子货币虽然也具有现金等货币的基本功能,但却在形式上改变了货币一直以来所具有的实物状态,使有形的货币变成了无形的电子数据。这就打破了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垄断地位、改变了货币供应渠道和流通速度等。

(2)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供给造成了影响。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货币需求量是有限的,通货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经济的稳定性。而商业银行出于盈利的目的,必然要发行一定量的电子货币,这就盲目的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数量,打乱了市场供求关系,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3)电子货币会对央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货币作为央行负债经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电子货币发行量过大甚至取代货币,必然会使得央行资产负债的规模大大减小。以美国、德国、法国与意大利为例,若是将电子货币完全取代货币,那么四国的央行资产会分别减少87%、70%、40%与28%。由此可见,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央行资产的缩减度就越大。因此,若是电子货币发行到一定的数量时,央行很有可能会因为资产不充足不能适时进行大规模的货币吞吐,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货币政策管理职能的实施。

(4)电子货币的市场流通和跨国流通缺乏有效监管。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催生了市面上多种多样的电子货币,而这些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信誉度、资产状况及流通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对电子货币的品质也有了优劣之分。另一方面,电子货币全球通用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电子货币跨国交易使得我国央行对货币流通的管控更加困难,而国际化的电子货币流通监管更趋复杂化。

2.对央行铸币税的影响

铸币税是央行所获得并上缴中央财政的利润。据国际清算银行的预测,电子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可能会导致铸币税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减少,间接影响央行调节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实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由于电子货币本身所具有高速流动性、转换便捷性等纸币所不具有的特性,电子货币的发展必然会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而影响的程度与电子货币发展的阶段是密切相关的。电子货币在发展的前期,一般会挤占部分流通中的现金和少部分的活期存款,但对一段时间内社会流通的货币总量的影响较小。而当电子货币深入发展后,其不仅仅会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还会替代定期存款、债券甚至包括所有的金融资产。这个时候,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就变得极为模糊,其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与电子货币发展的初期相比也有较大区别。

4.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是当前我国常用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总量上看,随着电子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 其在货币供应量中所占份额必将越来越大,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也必将越来越大。从流通速度看,由于电子货币结算迅速、周转率高,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应而言,电子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必然导致原有的货币供应量计算方法不再有效,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从货币供应的控制方面看,电子货币发行机构众多,提供支付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众多,会在银行支付体系以外产生巨大的交易量,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和控制程度不断削弱。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地位。

5.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需求的影响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基础业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电子货币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多元化的发行主体,因此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会给商业银行的负债需求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各国之间投资、贸易等往来的增多,跨国支付清算与国际债券债务的清偿活动也不断的扩大。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要想实现本国客户所委托的对外结算业务,就必须与国外的商业银行进行业务上的往来,而这种业务的来往就组成了跨国清算的重要内容。因此,同业结算又成为了商业银行负债的重要需求之一。电子货币对于这一需求的影响不仅要依赖他国电子货币的采用程度,还要依赖与跨境贸易中无条件使用电子货币的程度。

三、银行业应对电子货币发展的策略

1.创新央行的货币管理制度

(1)规范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

为了实现有效地平衡电子货币在发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社会公共利益与私人商品之间的矛盾,应统一针对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过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主要方式如下:建立起相应的针对电子货币的发行资格认证制度,同时还要对发行电子货币的名称、流通范围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资格认证,要把电子货币完全地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中去。只有加强针对电子货币发行市场的管理规范,全面保障相关的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才能保证电子货币所代表的社会利益的最终实现。

(2)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抑制货币替代所产生的信用扩张

电子支付技术,以降低现金成本,减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电子货币扩张货币供给总量的功能将使得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可以采用电子货币账户执行更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以及其他政策工具来达到抑制信贷扩张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吸收流动性过剩的目的。

(3)尽快实现货币政策指标从数量型指标转向价格型指标

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同时经营指标超额准备金。虽然一些中介指标体系,是适合我国的选择,但是,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冲击将削弱货币政策的效果。但是,我国是现金流通比例较高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现金使用率明显较高。

2.建立适合我国银行业特点的风险识别和监管机制

(1)从法律、法规层面约束电子货币的发展与完善

电子货币的管理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应建立适应电子货币发行和流通的法律规范。如电子货币流通的合法签名,电子货币发行人,法律责任鉴定技术和手段等。建立包括所有的金融机构参与电子货币支付网络系统,加强对商业银行电子现金支付行为的监管。中央银行应该提高电子货币业务的准入门槛,使电子货币发行主体能够具有抵御和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加强电子货币发行资格认证、安全技术审查和监督,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2)银行业要建立新的非现场稽核系统

电子货币的非现场稽核应立足于电子货币业务平台和新的稽核系统,从无到有,实现由单一业务领域向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领域全面发展,由合规性稽核向风险性、效益性并重转变等。另外,电子货币内控化发展还可以促进其决策支持体系的完善,满足电子货币管理决策和市场营销的需要,为电子货币的目标客户管理、制定经营竞争策略提供支持。

(3)发挥中央银行在电子货币支付体系中的领导作用

中央银行要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电子货币发展实际,强化对电子货币安全支付标准的审查和监督,加强对电子货币发行机构、支付结算渠道提供商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实现对各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发行规模、交易领域、资金流向的全方位监控。

参考文献:

[1]吕秋红:电子货币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10.P10.

[2]杜江萍: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对策[J].科技广场,2011(8).P5-8.

[3]王 剑: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与监管策略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3).P12-15.

[4]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13.2.19.

猜你喜欢
电子货币创新发展银行业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电子货币风险及防范探讨
科技视界(2021年19期)2021-07-29 05:58:57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公民与法治(2020年1期)2020-05-30 12:27:40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8
电子货币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电子货币的风险及防范策略分析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新闻界(2016年12期)2016-11-08 21:45:49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