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2013-04-29 17:09单豪杰
中国经贸 2013年6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民族地区族群

单豪杰

摘要:本文以南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万帮公司为个例,依据调研组一线材料,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三大方面,对其社会责任履行进行分析,以期勾勒出当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个别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微观脉络以供实证研究。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族群;发展

近日,连续不断的雾霾天气给公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中石化公开致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又一次被推到了学术界的风口浪尖。显然,盲目追求企业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利益相关方的承受能力是不可取也是不可持续的,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轨道已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多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其编制规则、报告范围、发布信息的质量、以及披露方式等问题尚不完善,而针对于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民族地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对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开展本土化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更具现实必要性。本文通过选取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某农业深加工企业为田野点,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得同时又兼顾到其利益攸关方的责任,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理清和总结微观经验并进行相关引申思索,为西北多民族地区大量存在的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行为提供有益借鉴成分。

一、田野点选择

笔者此次选择的田野点为新疆拜城县,拜城,“拜”为突厥语“巴依”一词音译变音而来,意为富庶。拜城县境,汉时为姑墨国、龟兹国地,归西域都护统领。唐时,这里有两城:西一城为“阿悉言城”,即“拜”,东一城为“俱毗罗城”,即“赛里木”,均属姑墨州,为安西都护府下的龟兹都督府所治。元明为别失八里辖地。直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设“巴依”和“赛里木”两城。光绪八年(1882年)两地合建拜城县,隶属温宿直隶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隶温宿府。民国9年(1920年)为阿克苏行政区所辖九县之一。1929年后行政区划均属阿克苏地区。 拜城地域辽阔,总面积1.91万平方千米。山区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79.58%;盆地面积3900平方千米,占20.42%。其中隔壁荒滩1800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42%;荒地100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24%;沼泽地20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闽籍的1.05%;可耕地900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72%。(拜城年鉴2012 新疆人民出版社 39)该县域水资源丰富,此次调研组所选择的具体企业是位于拜城县城南5公里的工业园区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民营企业——万帮淀粉制造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组建于2008年,是以玉米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960万元,占地面积208亩。目前,公司总投资已达3.2亿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2.1亿元,流动资金1.1亿元。公司生产规模达到年加工玉米7.5万吨,生产玉米淀粉50000吨、玉米胚芽4800吨、玉米纤维5000吨、玉米蛋白粉3400吨的生产能力,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创利税1600万元。截至调研组采访之时,企业共有员工420名员,绝大多数是当地的维吾尔族农民,占到企业总人数的81%,其中女工87人,占总人数的20.7%。这家公司先后被共青团阿克苏地委授予“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地委组织部命名为“阿克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拜城县政府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拜城县总工会授予“先进基层工会”等荣誉称号,因此,调研组选择一家组建时间不久,但发展气势如虹的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责任的个例分析,极具代表性。

二、相关概念回顾

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多重性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概念,迄今为止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广泛共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并给出一个清晰的轮廓,一直是学术界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长期以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进行诠释,存在差异,而差异之中又存在着很强的互补关系。有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把股东的经济价值最大化,也有学者认为企业对其运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产生影响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负有道德责任等,由于切入的角度不同,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模糊,存在差异性、多重性和互补性。与此同时,很多组织和学术机构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为企业和雇员、雇员的家庭、当地社区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一起努力,以对企业和社会发展都有利的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企业对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承诺。企业与其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方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它描述了企业在一切经营活动中要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的义务 ”;欧共体委员会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在自愿的基础上,公司将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结合到公司经营中以及与利益相关方的相互作用中。国际标注化组织在《社会责任指南(工作草案)》中指出,所谓组织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其活动给社会和环境来的影响承担责任的行为,这些行为要符合社会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以道德行为为基础,符合适用法律和政府间的契约,融入组织正在进行的各项活动之中。目前,我国一些机构对社会责任的内涵也涌现出大量新的阐述和标准,例如“HM3000的出台” ,而笔者较为倾向于世界银行的概念又不完全苟同,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要与当地多元民族社区的发展有效勾连,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要量入为出与自身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2.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分析范式的选取

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理论之一,近年来为我国的学者所广接受。该理论突破了“企业的存在的唯一使命就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狭隘看法,相对地规范和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对象和范围,主张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外,还要承担起其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包括员工、供应商、消费者、客户、社区的发展、环境保护等利益的保护。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方法各异,目前国内学者们关于利益相关方理论的解读仍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孙平认为利益相关方理论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对股东的责任、对债券人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等七个方面 。李淑英将社会责任的核心理念概括为企业是为其一个构成要素创造价值的生产制度和社会经济体系,是其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联结,其目标和责任不只是对资产所有者负责,而且要对其利益相关者负责,它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商业伙伴等等 。此外,例如黎有焕、陈晓明、朱晓明、周绍朋、任俊正等其它学者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应用上均有各自不同的划分或解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范围尚没有达成广泛共识,本文并未按照任何理论边界上的严格框定,而是把利益相关理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向和切入点来观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个别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过程,罗列出以利益相关方为基准的特殊框架。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动态的,具有复杂性、层次性和阶段性。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随着企业的自身实力的发展,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也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与企业自身实力相适应。如果按照卡罗尔的金字塔模型 ,事实上,在企业整个运营周期的过程中,都需要不断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而其履责的侧重点或形式却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在创业初期可能更加关注企业的经济责任,确保股东利益最大化;在企业进入成熟期,就会增加对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改善员工福利、环境保护等。”通过调研,我们截取了微观视角下现阶段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个别)主动承担起与其实力相适应的履责情形,记录内容如下:

1.互惠共生的经营理念

构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当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营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企业家往往具有投资者(股东)与管理经营者的双重身份,而企业的经营理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理念。“经营理念”(theory of business)所谓经营理念,就是管理者追求企业绩效的根据,是顾客、竞争者以及职工价值观与正确经营行为的确认,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基本设想与科技优势、发展方向、共同信念和企业追求的经营目标 。调研中,我们针对企业经营理念问题对该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录音专访。在这里,我们有所取舍,偏重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并整理如下:2009年公司成立党支部以来,企业按照上级党委要求,以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指引,以“共建、共享”为价值导向,旨在把企业建设成为富有朝气的成长型企业而不断奋斗。对外,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得同时,始终保持着对利益相关方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规范自身生产经营,对产品负责、对客户负责、对当地多元民族社区负责、对当地生态环境负责、走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道路。对内,丰富企业职工业余生活,狠抓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至2008年公司设立以来,公司陆续出资组建了职工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红色文化收藏馆,为企业职工与管理人员提供了宣传教育、沟通交流、文娱体育的物质平台,从而大大改善了企业的精神面貌,通过四年不断沉淀和积累,独具万帮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已初见雏形。2009年5月拜城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与该企业联合举办了“万帮产业化杯”篮球邀请赛,2010年,自治区总工会授予该企业“自治区级职工书屋”称号,2011年又与县总工会、县团委联合举办“庆五一、迎党辰‘万帮杯职工篮球赛”。显然,企业互惠共生、回报社会“共建、共享”的经营理念,增强了企业内聚力的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同。

2.差序格局裙带关系的淡处理

协调内部管理机制,对各族员工负责。差序格局原本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提到的概念,陶清德博士将民族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引入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来看时,差序格局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当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根据他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大多数为内地汉族人员创办的,就容易产生“在同一个企业里共事的不同民族身份的成员之间存在着‘民族疏离感形成了各种以企业中‘实力派为中心的‘族群宗派。”我们所调研的企业,也是由内地汉族人员投资兴建的。现阶段,该企业少数民族员工人数要占到了企业总人数的87%,剩余13%的员工是由与企业家具有裙带关系的亲属构成。通过调研,我们可以看到这家企业的特殊性表现在,企业家并非以“我”为中心,按照裙带关系的亲疏远近把企业人力资源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形成西北民族地区民营企业所普遍存在的内部“差序”,而是在其管理运营过程中采取两套不同的管理机制,通过当地双语者组成翻译小组协调企业内部关系,为少数民族员工与汉族员工创造公平合理的晋升空间。同时,该企业还专门成立了由维吾尔族员工组成的民主裁决小组,小组的成员直接参与对少数民族员工的管理,集体讨论解决民族员工中出现的违规违纪、员工录用、辞退等相关事宜。这套“共同参与,公平晋升”机制的推行,有效保证了员工思想稳定、家庭稳定、使得汉族员工与少数民族员工能够和谐相处,其乐融融,也极大提高了少数民族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因此,企业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3.以诚为本客户至上的原则

诚信立业,对客户方负责。“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灵魂,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对客户方负责,是利益相关理论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言“实际上,企业的宗旨只有一种适当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 ”。如前文田野点介绍中所述,我们调研所选取的企业是以生产玉米淀粉为主,以玉米胚芽、玉米纤维、玉米蛋白粉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深加工企业。其产品的需求者(顾客)是多样化的,如果单从需求量的大小来划分,当前阶段,该企业最主要客户为自治区范围内的多家啤酒厂,以及带有胶囊制品的药厂。根据我们调研组对其主要客户的了解,我们认为,该企业在其客户群之中具有良好的口碑,无论在其产品质量、运输物流、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得到了其客户群的广泛好评。事实上,该企业在其销售质量过硬产品的同时,也是在构建一种诚信意义上的品牌效应。该企业秉承对其客户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诚信为本,久而久之,其具有诚信意义的产品又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这种顾客中的广泛认同实际上也是一种潜在购买力,又反过来给企业自身扩展出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2012年,该企业与丹麦国际性啤酒生产商CARLSBERG 公司嘉士伯啤酒达成合作意向,作为一家成立不到四年,坐落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营企业,其对自身产品质量的要求和对客户方高度负责的态度可见一斑。

4.带动当地多元民族社区发展

发挥龙头企业优势,为多元民族社区发展负责。我们所选取的企业调研点,为该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同的经济区域都有各种特色化的产业结构,“龙头”企业通过区域合作、协约式合作等方式,实现该地区的集聚式发展,从而形成带有辐射状拉动式经济结构,带动当地经济社会整体跨越式发展。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拜城县是传统的玉米种植大县,该县玉米年产量达到18万吨,当地约有3万多户农民从事玉米种植。因当地的日照环境、绿色水源灌溉等具有特色地缘优势,该县玉米产量高品质好,但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市场绝对狭隘”性,其销售价格持续走低,出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所普遍存在的“有产量而无销路”的困境。随着万帮企业农业深加工项目的投产,当地以玉米种植为主业的少数民族族群成为了该企业的最佳供应商,“玉米”作为该企业的原材料实现了就地转化、就地增值,而且通过“龙头”企业效应和产业拉动,使玉米价格逐年攀升,拉动农民收入年递增6000万元左右,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同时,围绕玉米淀粉加工项目还带动了一大批关联行业的发展,例如,当地养殖、加工、运输、装卸、建筑等行业的发展,为解决当地人员就业安置、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当地农民持续稳定收入做出贡献。

5.依靠科技投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对环境负责。以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强烈的依存关系,“企业不仅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组织,也是区域社会的基本组织,更是一个可以直接贡献或破坏自己生存发展环境的重要角色。因此,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而且要为创造实现‘利润最大的化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作出努力和贡献”。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应当实现企业效益与环境的共同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企业运营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企业与环境、企业与效益的协调一致,是企业履责的根本要义之一。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万帮淀粉有限公司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该企业以科技引领企业发展,引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美国“道尔湿磨”加工技术,生产设备和技术的更新大大降低了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提升了企业效益。同时,该企业还高度注重循环经济的发展,厂区一律采取太阳能照明技术,节约能源。据了解,2009公司投入1060万元,建设了与生产加工规模相适应的水处理系统,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成沼气,集中用于锅炉、照明以及餐厅、供暖等部门的使用。经过处理过的生产用水,经相关部门检验,均可以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用于生产园区的绿化,实现了低碳节能绿化环境与提升企业效益的双赢。

四、基于微观视角西北少数民族企业社会责任的启示及相关思考

根据上述对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的微观视角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家企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虽然采访中,企业家对社会责任的具体缘由不甚清晰,而其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把握与理论中“社会责任意识”耦合。笔者前文所谈到的“互惠共生”,是“共生理论 ”中的最优形态,当我们把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纳入到企业的共生单元当中来看时,我们考量的实际上是企业社会责任支出的成本和收益的问题,即效率的问题。“一方面,企业的经营活动会影响到企业外部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或活动的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外部相关者的活动也会影响企业的利益和经营的效率。 ”效率对企业而言是针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范畴。根据经济学的理解,社会经济活动最优“帕累托最优状态”指的是如果不存在另一种生产上的可行的配置能够使经济中所有人都感觉同原初的配置相比至少同样好或至少更好些,那么这一种资源就是最优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其实质是使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处于一种互惠互利的系统当中,以达到一种和谐共赢的平衡状态。笔者认为,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中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发挥只有与当地实际发展(少数族群的发展)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关联,这时企业履责的行为才是具有效率的。

通过调研,我们得知微观视角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个别民营企业的履责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企业通过四年的不断积累和摸索而逐步形成“共享、共建”带有自身品牌效应的履责理念。我们所截取的“片段”是当前阶段下,该企业履责行为的具体实践,是我们抽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当中履责行为较为成功的典范,这种成功很大程度决定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就是说,(假设)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数量有限且绝大多数由汉族人员创办的民营企业家进行分区域培训引导或制定富有弹性的地方性履责政策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然而将普遍适用的利益相关方理论来考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的履责行为时,企业方对利益相关方负责,那么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否是最具效率的呢?笔者认为,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缘因素、文化因素、民族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该地区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发挥效用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特殊的外部条件制约,从而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形成现实障碍。这种阻碍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所特有的利益相关方“天然”的反向限制,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1.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制约了企业自身实力的发展

不言而喻,企业生存和发展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先决条件,离开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其社会责任的履行也就无从谈起。长期以来,融资难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顽疾,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也是制约企业自身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与中东部地区具有普遍通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特殊性。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放贷主体风险意识的增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放贷条件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其它高度市场化的金融行业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成长型企业的支撑力度也远远不够,而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金融并没有像中东部地区那样得到长足的发展。由于外部融资渠道的不通畅,很可能导致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企特别是成长型民营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不能维持正常经营的境地。

2.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环境有待改善

吸收就业原本是企业的固有属性,而人力资源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在于人才的竞争,然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就业人员的关联度较弱,当地人力资源素质与我国中东部地区还存在着相当差距,据相关文献统计,“西部地区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高级和中级职称人员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具有初级职称的人员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个数字的背后真实反映的事实是西部地区未获得技术职称人员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中、东部地区。 ”。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往往遇到这样的窘境,一方面要高薪聘请内地专业技术型人才,同时还要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当地就业人员进行技能再教育。少数族群就业人员虽然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多数技术性工作只能由个别汉族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当地族群多半只能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报酬较低,也就是说,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无法从根本上带动当地少数族群就业人员持续稳定增收。

3.现代企业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协调性再思考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当地少数民族族群对其传统具有完整的传承性,其中包括生活习惯、生计观念、消费观念、文化模式等,企业现代化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推行未能真正意义上与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族群的传统文化实现良性接轨。“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完全是在‘民族分层基础上的‘双轨道工业与企业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几乎不相干,对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不产生直接影响。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数量上的增加或者吸收当地少数民族族群就业人员增加,并没有本质上改善当地少数民族族群的消费习惯或生计观念。

仅企业社会责任本身的内涵而言,其具有普遍适用性。以上,我们将企业自身发展融资瓶颈、当地人力资源素质、现代企业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协调性这三大层面的事实纳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履责的外部条件来考量才能找出不同于中东部地区的情形,找出现阶段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履责效率的关键性外部因素。而上述三个层面的问题并非企业自身或其利益相关方可以有效化解的,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提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整体人力资源素质,从而增强少数族群对现代企业生产发展的参与度。此外,国家还需制定相应的融资政策,拓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对当地民营企业特别是成长型的民营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增强西北民族地区民营企业竞争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范畴具有复杂性。正如卡罗尔所说,这是一个兼容的领域,有着宽泛的边界、多元化的成员、不同的学术背景、大量非集中文献、多学科交叉的观点。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涉及经济学、法学、民族学、社会学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论题。笔者认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不同企业、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要以动态眼光进行考量,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我们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个别民营企业的调研情况以及利益相关方外部条件的相关思考,我们认为,当前阶段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方良性互动的过程,其内涵不仅仅包括利益相关方的九个“绝对”的主体,而应当以企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关联度来考量,也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方博弈的过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其区域的特殊性,企业的发展不等同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少数民族族群的发展。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一方面要与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相匹配,适时适度履行其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必须因势利导,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的提高当地少数民族族群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引网络资源,拜城县历史沿革,http://www.baike.com/wi ki/%E6%8B%9C%E5%9F%8E%E5%8E%BF.

[2]任荣明 朱晓明:《企业社会责任多视角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第18页.

[3]单成繁:《企业社会责任论》,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4]陈宗兴 黎有焕 刘延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2011》,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5]李淑英:《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载《教学与研究》2010第6期.

[6]刘藏岩:《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7]网络资源http://www.baike.com/wiki/%E7%BB%8F%E8%9 0%A5%E7%90%86%E5%BF%B5?prd=so_1_doc.

[8]陶清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制度构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页.

[9]陈宗兴 黎有焕 刘延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2011》,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7页.

[10]刘凤军 李敬强:《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影响力》,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5页.

[11]黎有焕:《企业社会责任》,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12]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13]任荣明 朱晓明:《企业社会责任多视角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14]陶清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制度构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163页.

[15]陶清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制度构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203页.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民族地区族群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新兴族群的自白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美术毕业作品展对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提升的策略研究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