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摘 要: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在肛周脓肿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湿润烧伤膏于肛周脓肿根治手术后,予凡士林纱条引流,术后创面变浅,直接将烧伤膏涂于创面,再行纱条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日期缩短,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术口愈合快,效果明显优于未用药患者。结论:肛周脓肿术后用湿润烧伤膏替代常规换药,可显著提高肛周脓肿术后恢复效果,使患者痛苦减轻,缩短愈合时间。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肛周脓肿;疗效
中图分类号:R2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78-01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周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肛周脓肿的发病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趋势,病灶在于肛管直肠附近,简单的抹药的话药力只能作用于肛门周围的皮肤,达不到深层病灶。如果药不对症,往往造成瘘口再次感染,病情反而会加重,形成肛瘘。肛周脓肿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以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肛周脓肿以往采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待患者炎症控制后,再行根治手术治疗,但患者痛苦大,且住院时间延长。近几年来,本科采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缩短患者疗程,但因手术创面大,疼痛较重,愈合慢,仍成为本手术的不足之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均为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后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25~60岁。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入选病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肛痈的诊断依据制定。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患者于便后予中药坐浴后,采用凡士林纱条引流换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患者手术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纱条进行换药治疗,每日1~2次,待创面平坦后也可将湿润烧伤膏直接涂在手术创面,直至创面完全愈合。
2 结果
3 讨论
肛周脓肿术后创口脓腔内有坏死组织残留,创面修复要经过使坏死组织脱落,健康组织正常生长的过程,所以肛周脓肿术后创口愈合经历脱腐与生肌两个阶段,依次是祛腐、排出脓液、生肌长皮的治疗过程。湿润烧伤膏纱条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引流之效确切,且在肛肠病术后创口的愈合中具有很强的抗炎、镇痛、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南宋《疮疡经验全书》 中就有记载“……取出刀,再然棉纸条,润油度之,使脓水其会,伴日未出扯去,则脓水易干”,这与现代医学的引流方法是一致的。
湿润烧伤膏含有黄连、黄柏、黄芩、地龙等有效成分,其中黄连、黄柏、黄芩具清热燥湿、抗感染的功效。湿邪去除,则可使创面分泌物减少,预防或减轻水肿的发生,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其有效成分黄芩甙、β-谷甾醇、小檗碱对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菌群有抗菌作用[2]。
湿润烧伤膏纱条填塞引流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既做到了早期的祛腐,又实现了后期的生肌,从而缩短了创面的愈合时间。根据药物发明者徐荣祥研究,湿润烧伤膏调节了创面上皮细胞与纤维细胞的比例,即促进了上皮组织的生长抑制了纤维组织的过快生长,使愈后皮肤结构基本正常。湿润烧伤膏能为干细胞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使纤维细胞生成胶原细胞,促进创面再生愈合,减轻瘢痕的形成[3],从而更好地保护了肛门的功能。
因此,采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能促进术口尽快愈合,愈合时间快,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促进了局部炎症的吸收和坏死组织的脱落,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是肛周脓肿术后症状恢复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ZY/T00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刘太生.湿润烧伤膏术后应用[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0,4:71.
[3]徐荣祥.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94.
(收稿日期:20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