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教师称号的领悟之路

2013-04-29 00:44《体育教学》编辑部
体育教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劲力重庆市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编辑部

阳劲力:重庆市渝中区人,生于1949年10月,中共党员。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体育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渝中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市杰出贡献英模;首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分会会员;重庆市体育学会会员;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由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授命建立“阳劲力名师工作室”推广课改实验成果。

1973年,阳劲力从当知青的涪陵地区秀山县农村进入秀山师范学校,开始了至今长达40年的学校体育教学生涯。他先后担任过体育教研组长、县中心体育教研组长、县兼职体育教研员、涪陵地区中师体育中心教研组长、四川省中师体育中心教研副组长暨川东片组长。他主持和参加过校、县、地、区、省及全国的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在这40个年头中,阳劲力对“教师”这一称号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领悟过程,他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并带动、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经师与人师

阳劲力正式加入教师队伍的时间是1973年,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中期,那是一个最不尊重知识却又最需要知识的年代。一个没有上完高中也没有上过师范的“知青农民”,突然从农业第一线被抽调出来,编入一个五人教师团,承担一项要在一年内培训一百名中学体育教师,补充到缺少体育教师的涪陵地区十个县的特别任务。摆在阳劲力面前最突出的矛盾和困难,就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了。

这一段难忘的经历给他留下的最强烈感受就是:当一名教师,没有专业素养是不行的。

在上述一年的特别任务结束后,阳劲力接着担任了半年的涪陵地区体操队选拔、训练以及参加省运会的任务。紧接着又承担了他所就读的秀山师范学校部分体育课的任务,并在此期间发起、组织、参与了编写“秀山县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活动。这一年中,阳劲力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体育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当一名教师,一定要有深厚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功底。

1975年从秀山师范毕业,阳劲力在秀山一中当了10年的中学体育教师。

这是一所有80年校龄的县完中,文化大革命使学校受到重创。复课后一大批成渝两地“下乡、支边”的教师担负起了学校复兴的任务。他们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爱生、敬业的教师风范,使学校青春重返。阳劲力在这个群体中生活、学习和工作,也受到极大的熏陶。他对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无声的品格行为表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成长,开始有了初步的效仿和体验。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秀一中阳劲力逐渐成为了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之一;学校的体育教学、课余运动、业余训练、运动竞赛均成为地区的一面红旗,学校分别获得县、地、省的体育先进单位;省和全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先进单位;全国群体先进单位的称号。涪陵地区多次在学校召开体育工作现场会,阳劲力也多次被评为县、地、省及全国优秀体育教师,《重庆日报》《四川体育报》《中国体育报》也曾以“我们土家山区的雄鹰”为题分别对阳劲力进行过报道。

垂范自身,追求优教,是阳劲力这十年对“教师”称号的理解。

1985年秋,因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需要,阳劲力被调到丰都师范学校主持恢复重建“涪陵地区中师体育班”工作。面对将为人师的学生,回顾自己入行从师的经历,阳劲力为自己的办学思想确定了明确目标:先教做人,再教为师。对自已的言行也作了规定:先做人师,再做经师,为人之师,垂范在先,身正为令。阳劲力和他的团队一班人,就是以此作为行为准则,处处事事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先严格要求自己再严格要求学生。靠师生的共同努力,他们在一片废墟上,通过肩抬背扛,师生一起动手,修建起了田径场、篮球场、体操场,以及简易自制球架、篮板、乒乓台、体操器械、田径器材等运动学习的设施设备;同时也创立了包括“体育教师劳动技能课程”“丰都师范体育班三年教学实习计划”等特色课程在内的校本课程计划体系。在该计划内容的实施下,丰都师范学校体育班为地区基础教育战线输送了大批受学校欢迎、适应性强的合格体育教师,其育人育才的办学经验,成为当时全国中师教育战线的一面红旗。丰师的经验,在1993年全国中师实施“新方案”天津会议上进行了大会发言交流。丰都师范体育班从零起步,用了8年的时间,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向了全国。阳劲力也经学校和政府的推荐,成为县、地两级的劳动模范和“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之一。

至此,阳劲力对“教师”称号又有了新的领会:先做人师,再作经师;做不好人师,就没有资格做教师。

1994年阳劲力回到家乡重庆,开始做起了小学老师。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和课程发展要求促使他再一次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师观念和教师行为,“教书和育人必须和谐统一于教师一身”——这一认识成为近十四年阳劲力努力发展的目标。特别是2001年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试验开始以来,学校要依托每门课程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要求,成为他工作实践中的核心课题。阳劲力回顾20年中自己上过的数千节课,包括公开课、研究课等精心准备的数十节课,其有价值之处,都在于课中能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既教知识技能又教做人的课”就是好课。

“经师”和“人师”合一,是阳劲力现在领悟到的教师称号内涵。

王强(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

静下心来拜读了阳劲力老师的这份事业领悟,让我再次收获一份精神的财富。作为一名年轻的体育教研员,十六年的教研经历中,我深受像阳老师这样的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影响。对我影响较深的是他优秀背后的平凡,六十多岁的他还总是深入一线实践,亲自为教师示范,做着平凡教师的事情,从他的身上我看到和学到了一个平凡教师所不平凡的精神追求。

教育工作不仅仅是阳老师个人的事业追求,甚至成为他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工作中他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发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他对工作的思考。在十多年的教研合作中,他那种兢兢业业、执着认真的工作态度影响和推动着我不断成长。

阳老师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一名“合格教师”的典范。

王磊(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主任):

他是一位敬业爱岗的好教师。一直战斗在学校体育教学第一线。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坚持教书育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其良好的人格魅力,对事业不倦追求的精神和对学生的真爱之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他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改变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强调素质教育,在体现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的同时,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革新、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使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他是教育科研的钻研者。具有很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教学艺术精湛,教学效果显著,特别在新课程改革中,他表现出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见解独到,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及时并且非常有深度和价值。

他是人教社实验教材培训团成员,参加了对全国七个省、市、自治区2000余名课改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他的课改实践资料和心得体会多次被编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培训资源包,为课改作出了贡献。

他是青年教师的引路人。热情地关注、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和学校体育组的整体发展。在他的引领下,学校体育教研组整体水平不断增强,被评为教育部贯彻《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条例》先进学校及重庆市优秀教研组的称号。

刘萍(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小学副校长):

渝中名师阳劲力,是一位从课堂中来又深深扎根于课堂的名师,也是一名研究型、智慧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多年来,阳老师对事业的执着,对工作的狂爱,对教学的精益求精令我们钦佩!他首创了体育教学中的“学、练、用、创”四步教学法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阳老师严谨治学、率先垂范、求索上进、开拓进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下,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教师获得了成长。走近阳老师,才感受到了什么是润物细无声,什么是爱的智慧,什么是教学的艺术,什么是名师的风范。他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对学校的再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他经常和学校管理者探讨学校全方位的发展,并用自己独特的见解、锐利的视角、治家的方略协助着学校管理者共谋学校发展的蓝图。

职业与事业

24岁时,由当了5年的“知青农民”到入行当教师,阳劲力算是找到了一个谋生的职业。当教师虽然不是他最初的理想,但从小“应当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情”的教育思想对阳劲力的工作意识和态度起了作用,他很认真地当起了新教师。

阳劲力分配到秀山一中时,偌大的一所中学,却只有他一个专职体育教师。由于学历不高、又没有经过师范体育专业的学习培训,再加上山区闭塞、信息短缺、交流不畅,正常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困难是不难想象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靠着这个法宝,经过千辛万苦、百折不回的努力,阳劲力的课堂教学逐渐入格有形了,教学效果也逐渐显露出来。学校的场地、设施、器材在他的亲自动手参与下,慢慢地从无到有多了起来,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逐渐地开展起来,秀山一中学校体育工作在全县示范引领的地位也因此逐步形成。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好转,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阳劲力开始义务承担一些教学经验交流和培训全县、全地区教师的任务,后来甚至还当了两年全县的兼职体育教研员。如何提高全县体育教师的素质?如何改变全县学校体育的现状?成了阳劲力时常思考的问题。

至此,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以及学生、社会对他的认可,让阳劲力感受到了自己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他开始不再把当教师看作自己谋生的职业了。

1985年9月,当地区教委在学校开学后突然给阳劲力发来到丰都师范任教的调令时,阳劲力调回重庆某职工大学任教的商调函也同时刚拿到手,在这两难决策面前,阳劲力选择了前者。因为源于对自己经历的体验和作兼职教研员工作时的思考使阳劲力意识到:教师素质提高的源头工作正是应该从师范教育抓起。他身体力行践行了当初的理想:你不是想快捷有效地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吗?你不是想把新的教育思想武装到每一位教师的头脑吗?你不是特别希望全县的所有中小学都能够有数量足够且又能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实际困难的体育教师吗?到师范学校去!那里是让理想变成现实的地方!

怀着勃勃的雄心,迎着全新的挑战,阳劲力携全家来到丰都师范。面对只有两名体育教师和四十名从十个县送来的定向新生,在场地、器材、办学思路、教学计划、教材等办学条件为零的状况下,阳劲力开始了长达9年的实现理想的奋斗历程。在这9年中,阳劲力一直在探寻着农村师范学校的办学模式;摸索着农村师范学校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阳劲力想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受到每一个用人单位的欢迎;想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快速地成为各地的骨干,为当地基础教育做出突出的贡献。而这一切,通过努力终于得以实现了。为此,阳劲力和他的家人失去了许多,但阳劲力却无怨无悔,享受在理想实现的幸福和欢乐中。

1994年,我国中等师范学校结束了其历史使命,阳劲力离开心爱的师范教育,结束了离开家乡25年的闯荡,回到重庆市渝中区,进入人和街小学当上了一名体育教师。在这重庆市新中国的第一所实验小学里工作,一是要领先、带头、争做第一;二是要实验、探索、创新,要在操作实践的研究中为同行创造经验。这是教育事业为学校确定的办学目标,也是教育事业对学校每位教师的基本要求。为了不辱学校的使命,阳劲力进校后,立即承担了当时全国新大纲、新教材使用试验的任务,静下心、埋下头,从一年级开始,一直教到6年级,整整用了6年的时间进行了一轮完整的试验。在教学实验过程中,阳劲力不但对全部编入的教材内容进行了试教研究,回答了教材编写者有关教材容量是否合理的问题;也结合教材教法的实践研究,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进行了大量超前的研究,对新教法与新教材的结合从实践上进行了探索,成果丰硕。在六年试验过程中,阳劲力每学年都向区、市和全国提供一至两次现场研究课和研讨会,为区、市、全国学校体育的教改科研贡献了信息、平台、思路、成果,也推动了人和街小学打造中国名校的进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遇总是为有准备者创造的。2001年新年伊始,当国家第八轮课程改革的序幕刚刚拉开,阳劲力就被聘请加入了新课标教材编写和首批试验的队伍,并在先于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入实验(2001年9月1日)前3个月(2001年5月24日—25日)在人和街小学承办了一至六年级的6堂新课标探索课及全套单元、课时计划及新理念下的自主运动会现场展示和大会报告交流的“重庆市体育教学改革现场大会”,创下了体育课程标准研究现场会的全国之最。至此之后,人和街小学的体育课程标准实验工作一直在全区、全市和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成为学校改革工作的一个亮点。

学校体育事业成了阳劲力实现人生理想的载体,随着学校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阳劲力的理想也不断地与时俱进。

陈珂琦(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编辑室主任):

认识阳劲力老师有20多年了,直到现在,无论年长、年轻的同事,人前背后还都亲切地称呼他“劲力”。他平易、质朴,待人真挚、热情,60多岁的人如同年轻小伙儿一样精力旺盛。曾几何时,初冬季节,他穿件橘黄色的T恤,背着双肩包风尘仆仆地来和大家讨论有关教材的问题,大家都被他火一样的激情所感染,都愿意和他在一起。“劲力,劲力,强劲给力!”是这样的,大家这样称呼他,是肯定,是敬重!

近10年来,我多次与劲力老师一起参加全国各地的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培训,感受很深的是每一次培训,他都事前认真准备、下大力气备课,并结合各地体育教学、教师的不同情况,用他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感受与老师们分享、交流和探讨。他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要把新课改的精神、内容、方法落实到课堂上。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希望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反思,重视自我专业成长,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他用亲切、平和、给力的重庆普通话,和一个个翔实、实在、可借鉴、可操作的鲜活案例,感染了听课的老师,博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这就是我所认识的阳劲力老师!

陈明庆(重庆市人和街小学体育教师):

20年前在丰都师范我成为了阳老师的学生,这是我的幸运;10年后在人和街小学我成为了阳老师的同事,是我一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阳老师不仅传授给我扎实的体育教学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能力,更教会了我怎么为人师表、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阳老师在我的生命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当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惑时,他是良师;面临压力,需要缓解时,他是益友;身体疲惫,遇到困难时,他是慈父。阳老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执着、痴迷,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向前奋进。

胡甘霖(重庆市人和街小学体育教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阳老师就是这样,用他的行动,生活的点滴默默地影响着我、指引着我一路前行。还记得大学毕业应聘工作时,满满两天体育技能测试考核,他认真、精细、耐心的讲解,尤其是优美、规范的动作示范,让我不敢相信两鬓斑白的他已近六旬;每当我看到他给我修改过的教案,红色的标注比我原稿写得还多,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时,让我清楚的明白做人、做事的态度;当看到他俯下身子用海绵为即将上课的学生吸干操场中的积水时,更让我坚定了我的梦想。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不需多么华丽的词藻来形容,不用多么宏伟的荣誉来褒奖,他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责任、担当和真爱!

胡筠(重庆市人和街小学体育教师):

与阳劲力老师共事多年,阳老师亦师亦友:他是好老师,对工作始终充满激情,言传身教教给我工作的方法和态度;也是好长辈,生活满怀热情,潜移默化传递给我健康的生活理念。工作中的阳老师,永远是激情四射,是活力的中心点。对待工作,阳老师绝对是态度端正,毫不含糊,但是方法上始终能因人而异,富于创新、具有前瞻性。

汪盛丽(重庆市人和街小学体育教师):

阳老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对自己、对工作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他希望每位老师为人师表,严格教学纪律、严格教学管理、严格教学制度,自己都带头遵守,决不允许半点马虎。他是我所见过的教师中,体育技能掌握最全面,示范动作最规范,讲解最为清晰,最为埋头实干的科研型教师,他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对待学生的爱与关怀,都值得我学习。

自我与团队

“从事一项职业,只要自己认真,对得起工作,对得起良心就可以了;但要成就一项事业,没有一个众志成城的团队是万万不行的!”阳劲力如是说。

在阳劲力的教师生涯中,他一共呆过三所学校。每当他的工作、事业、理想取得成果时,都有一个同他站在一起志同道合的团队。阳劲力清楚地知道,只有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学校体育这项面向全体学生的事业干好,一个人纵有再大的能耐,也只能形如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有掀起惊涛骇浪的力量。在真正认识并树立“学校体育工作是我热爱的事业,优质的学校体育工作是我人生的理想”后,阳劲力就有意识地开始了在自己工作的集体中,通过沟通、交流、分享、奉献的行动,以及进行组建事业型团队的实践追求了。

1994年初,阳劲力加入了人和街小学体育组这个有着优良传统和光辉业绩的团队。通过向学校领导和同志们了解这所学校的辉煌校史后,阳劲力就把“搞好学校体育工作,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确定为体育组的奋斗目标。

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应该怎样融入这个集体呢?在体育组里阳劲力的年龄最大,参加教学工作的时间较长,经验也相对较多,体育组内的很多工作他都争取多做、早做、主动做,如规划工作、设计活动、设计建修、维护运动场地设施、器材等,力争能够把这些硬件方面的问题及早及时地解决,为大家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必备充足的物质基础和便捷条件。现在人和街小学校园里的每一块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修建维护过程都倾注有他的一份心血。阳劲力用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吃苦在前、奉献在先的行动融入了团队。

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追求的目标。作为团队中的长者,又有过“先进”“优秀”的头衔,帮助组里每一位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是阳劲力希望凸显团队中价值的重要切入点。起初,阳劲力努力把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贯穿和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并争取在各种研讨和交流活动中得到领导和专家的支持、肯定,然后在尊重小组成员各自学术观点的前提下,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在共同研讨中逐渐增进相互理解;进而,利用大家参加各种献课、赛课、研究课及撰写论文等机会,全身心地帮助每一位同志,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提高素养、获得成功。尝到了甜头,有了学习的需要,也有了研讨的氛围后,阳劲力就开始组织大家对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系统地学习、研究和实践,帮助同志们全面提高。他在这一阶段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先让大家明确问题的理论原理,接着就把自己在该问题方面实践操作的资料全盘托出进行实例解读,然后在大家结合各自的实际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分别同他们讨论,给予帮助、指导,促进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发展提高。当团队的整体水平提高之后,阳劲力就设计和创造了一种大胆而且特别能够展示和促进团队凝聚力的教研方式——针对同一个教研课题,让全组的教师分别用自己的教学课例进行展示解读,作为教学研究的操作式发言。采用这种特殊的教研方式,先后分别在学校、区、市及国家级的研究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它不但能够整体提高人和街小学体育组教师团队的业务素质,也能有效地增强团队的自信心、凝聚力,还能塑造人和街小学体育教师的团队形象。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和生活,每一位成员都会以作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而感到幸福、自豪。

一个花园里花团锦簇,并不代表春天的降临。同样地,学校体育事业的繁荣昌盛,要靠全体体育教师的素质提高和共同努力。当阳劲力在2000年教师节被授予重庆市特级教师的称号之后,阳劲力心中的“团队”变大了。

从2001年开始,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试验的工作在全国逐渐展开,怎样转变教育观念?怎样领悟新的理念?如何实际进行教学操作等课题摆在了广大实验教师面前,也摆在了广大体育教师面前,只有解决这些难题才能取得改革的成功。阳劲力意识到,特级教师应当在克服这些障碍中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突击队,哪怕不能有成功的经验,提供教训也是很有价值的。有了这样的意识和目标,凭借以往的基础,阳劲力迅速地进入了试验状态,并同教研组的全体同志团结协作,共同奋斗,在同年五月即有了如前所述的全市性新课程现场研讨会成果展示。

与全国同步,阳劲力协助渝中区体育教研员王强同志,在全区小学体育教师中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宣传、学习、解读、培训、实施、实验课程标准的课改教研活动,使渝中区的体育课程改革,在时间上和进度上成为全国的前列。

有了个人、学校、区域试验的基础,阳劲力在之后的11年里,被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培训团”的成员,以一个一线教师的亲身实践和切身体会,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对数千名一线教师骨干进行了体育课程标准及教材试验的培训工作;同时还参加了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和拍摄解读课程标准教材的课例及专题讲座。既为国家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也向自己理想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是阳劲力今生的理想与追求,四十年的苦乐经历,阳劲力用实际行动不负这一光荣称号!

耿培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编审):

上个世纪80年代研制中师体育教学大纲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丰都师范学校副校长阳劲力老师,至今快30年了,我们一直是事业上的好伙伴、好朋友。阳老师称得上是从教学实践沃土里成长起来的中小学体育专家,这位专家无论对钻研大纲、课标、教材、教法,还是研究课程、学生、评价,或是探讨如何当好体育教研组长、如何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科研,对每一个问题都有深刻、系统和独到的见解,常常有新的创意。他的名师工作室也很独特,不仅紧密结合实践培养骨干教师,还吸引骨干教师所在学校的校长一起研究课改和教学,使一批校长成为了他的粉丝,带动了一批学校整体进行学校体育改革。

阳劲力老师对学校体育事业的热爱达到痴迷的程度,我们褒义地戏称他“一根筋”。阳劲力老师善于学习,比别人要深入广泛;重视科研,比别人重视实证;率先垂范,比别人能吃苦;与时俱进,比别人创意要多;研究课程,比别人要系统;钻研教材,比别人更深入;琢磨教法,比别人方法多;做工作,比别人多做、早做、主动做;当教研组长,吃苦在前、奉献在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40年的辛勤耕耘,使他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中小学体育专家。如他所说:“当一名教师,要先做人师,再做经师,为人之师,垂范在先,身正为令”“一定要有深厚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技能功底”“要静下心、埋下头,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实验、探索、创新、吃螃蟹,在操作实践的研究中为同行创造经验”,这些就是他成功的法宝。

牛晓(重庆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

从不认识阳老师到听身边的人说起阳老师,再到认识阳老师、了解阳老师,阳劲力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已经愈来愈难以磨灭。在共同的工作、研讨中,他那独特细致的研究视角常常给我们诸多启发。虽已年过花甲,但他的身体却像年轻小伙子一样——倍儿棒!工作起来跟年轻人一样热情洋溢。他在学校体育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40载的风风雨雨,40载的斗转星移,体育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农村到城市,从中学到中等师范再到小学,从中学老师到师范学校校长,再从校长到小学老师,阳老师特殊的人生经历孕育了他那朴实、严谨、坚毅、执着的优秀品格,也成就了他那光耀的体育人生,成就了他与众不同的专业见解和充满睿智的学术风范。在阳老师的影响和培养下,一批批年轻人走上了体育教师的工作岗位,不少体育教师成长为骨干。他同人和街小学的体育团队一起更新理念,深入课堂,锐意课改,按照国家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制定了人和街小学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细化了各年级教学内容及评价标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渝中区以阳老师所在学校为基地,以阳老师的名师工作室为核心,辐射全区,促进了该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在全市树立了典范,为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阳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令人钦佩!

猜你喜欢
劲力重庆市体育教师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研究
浅谈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
中国武术运动中劲力的作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