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高等教育反思

2013-04-29 15:10李晓菁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教学

李晓菁

摘 要: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经过六十多个春秋,成绩斐然,问题严峻。成绩主要表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大大提高了国人的文化素质,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问题集中体现在大学同质化现象严重、国际化程度低、大学精神迷失、结构失衡。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57-0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被确定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高等教育正在逐步向“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为主的办学与管理体制”过渡;办学体制的改革打破了以往国家包揽办学的传统,办学形式向多样化转变;教育投入体制也随之向多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共识;教育法制建设也有了明显进步。目前,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旨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现代化的尝试,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体系更是史无前例,因此,我们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对于高等教育时刻进行反思,反思它的得与失。

一、高等教育之得

六十多年的风雨春秋,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和文化大跃进的失败后,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春天。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政治环境逐渐宽松、经济环境大幅改善、文化氛围日渐浓郁,这些都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中国高等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建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高等教育体系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学体制改革,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二是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过去高度集中,中央对高校统得过死的管理办法,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了高校办学活力;三是经费筹措体制改革,改变了过去高等教育经费由政府全包的做法,实现了“财、税、费、产、社、基”多种渠道筹措经费,高等教育投入总量迅速增长,大大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扩大了高校的办学容量;四是招生与就业体制改革,把过去单一的国家计划招生,改变为既有国家计划招生,又有委托生、定向生、保送生的各种计划同时存在以及高校自主招生的新的招生体制,将过去毕业统一分配改为自主择业;五是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解决了制约高校扩招的“瓶颈”,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提供了物质保障[1]。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十分完善,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足,摆在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马丁·特罗教授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该理论认为,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从精英化经大众化达到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下为精英化阶段,15%至50%之间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阶段。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主要是根据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而构建的。九十年代被引人中国,迅速引起国内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并成为政府决策的一大理论依据[2]。学术界在80年代中期就展开了中国是否应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道路,由于学术争论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被暂时搁置。直到1993—1994年世界银行派团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考察,考察团得出:“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和大学毕业生数量是比较低的,从而可能影响本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的结论,中国高等教育从此开始飞跃发展。1949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仅为116 504人,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为2021.02万人,增长了173.5倍。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3]。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摆脱“诺贝尔奖”的困扰,但是数量上的膨胀也是一种发展,相信,假以时日,量变是会达到质变的。

二、高等教育之失

得与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有得必有失。高等教育本身是个复杂的系统,对于高等教育规律的研究、本质的把握,前人留给我们的不多,主要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然而,怎么样将借鉴来的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又成为一大难题。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前要预测、判断,后要反思、总结。

(一)大学主体迷失

大学有史以来就讲究学术“独立”、“自由”,但是,大学从来都没有真正的自由,也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独立,毕竟,大学不可能完全脱离所附属的社会形态而独立存在。在市场经济的诱惑下,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拷问下,在新的思想、观念的冲击下,“大学精神”正在瓦解,大学主体正在迷失。

著名高等教育学者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大学原本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大学理应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指南,没有大学教育理念就没有大学发展的方向。人们对大学的认识是神圣的,大学是理念的发源地,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许多大学是没有理念的。现在的学生首先考虑的就是就业,大学成为了“职业教育”与岗前培训的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高校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