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嵩阳书院与“二程”理学形成发展管窥中原文化协同创新之路

2013-04-29 00:44李晓东
关键词:二程协同创新理学

李晓东

摘 要: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较大的著名书院之一。作为中国新儒学“洛学”(“二程”理学)的发祥地之一,嵩阳书院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不但使到此授业讲学的“二程”丰富和完善了他们的理学思想,还培养造就了大批理学的中坚人才,为后世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本文梳理了嵩阳书院所在的嵩山地区佛、道文化,“二程”在实现儒、释、道基础上发展和深化的新儒学“洛学”(“二程”理学),“二程”之后耿介对于嵩阳书院及理学传播的贡献等,以期管窥河南省在实现华夏文明传承新区建设当中,如何走文化协同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嵩阳书院;理学;“二程”;耿介;文化;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024-03

嵩阳书院,因其坐落于嵩山之阳,故名,曾是我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道教和佛教场所,但作为儒教圣地最富盛名,时间最长。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赡富,文物奇特名扬古今。嵩阳书院因“二程”而名声显赫,“二程”亦借助嵩阳书院完成了新儒学“洛学”①的建构。在“二程”的时代,嵩阳书院成为儒学传播重镇,后世称之为“新儒学”的发祥地之一。

一、嵩阳书院与理学发展

嵩阳书院,地处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清幽,于是吸引了众多名师宿儒莅临。“河、洛之间,大儒并出”[1],他们结合儒、道、佛思想,围绕政治、社会、自然、人生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各派学说异彩纷呈,使嵩山地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嵩阳书院作为当时的学术中心和前沿阵地,为理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舞台,对于“二程”学说的完善和传播,宋代儒学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一)嵩山地区与佛教禅宗文化

禅宗,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跎落迹传教敕建少林寺,据《魏书·释老志》载:

有西域沙门跋跎,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仰。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

跋陀在此翻译了不少从印度带来的佛经,传播小乘佛教。南北朝时期,政治分裂,佛教上南方重视义理,北方重视禅学。据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六朝齐梁间曾长住少林寺传授禅法经义。达摩主张坐禅壁观,被尊为禅宗鼻祖,少林寺也成为禅宗的祖庭。此后,少林寺几经沉浮,到宋代,少林寺有了较大恢复和发展,少林寺和尚发展到2000多人,即所谓“众常两千”。②禅宗在中国佛教各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对中国封建时代的哲学思想也产生着极其重要影响。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对于宋代理学体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嵩山地区与道教文化

中岳道教以嵩山中岳庙为中心,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据《山海经》载:

先秦之世,已立有太室祠。秦统一后,……西汉时,……名曰“嵩高邑”。

二千年来,嵩山地区是道教传播的重镇。历史上大多著名道士③都曾在嵩山修炼,有的长期在嵩山修道,有的先在嵩山修道后成就了一番道业。宋代时,嵩山道教持续发展,虽比唐代较为逊色,但也是历史上的兴盛时期。道教教义以“道”及“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派生而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也都应法“道”而行,讲求回归自然。道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封建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和深远的。

(三)嵩阳书院与“二程”理学

程颢、程颐两兄弟是继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以后北宋理学家中最重要的两个人,黄宗羲称: 孔孟之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员公崛起,“二程”嗣之……胜学大昌[2]。

“二程”(特别是程颢)从周氏处得儒门“心性义理”之真传后,又青出于蓝,修证“体贴”出了“天理”二字。之后,“二程”主要通过在书院当中的治学、讲学来涵养、完善、传播其“天理”哲学,在此过程中,他们培养、吸引了一批门人后学,在当时朝野均有相当的影响,为南渡以后理学与书院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相当可观的学术及人才积淀[3]。

嵩阳书院距中岳庙和少林寺咫尺之遥,道、佛两家的宗教礼仪活动给“二程”以感性认识,也给他们就近研究吸收佛、道两家思想,不断丰富、改造儒学提供了条件。“二程”批判吸收佛家思想,集中在对心性和佛性的理解把握上”[4]。“二程”提出“只心便识天,尽知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与禅宗六祖慧能法师提及的“明心见性”的思想是一致的。而构建“二程”学说精神本体—“天理”,则直接取鉴禅宗的“真如佛性”。对于道家及道教思想的吸收,主要体现在“二程”学说接受了以“道”为宇宙本体,和“道法自然”的思想。传统儒学一个很大的缺憾在于缺乏哲学本体论作为依据,“二程”把“理”与“道”等同,认为二者同为宇宙本体,即“理道便天道也”,进而把儒家伦理注入了道的内涵。“二程”学说消化吸收佛教思辨哲学和道教本体论观点,很好地解决了我国传统儒学抽象思辨能力不强,儒家伦理缺乏哲学本体论作依据的问题,从而促使传统儒学发展到新理学的阶段[5]。

(四)嵩阳书院与理学传播

嵩阳书院采取“开门教学”的方针,这种自由、活跃、民主的学术氛围为当时各派④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造了有利条件。“程朱理学”能够发扬光大,并成为封建政治的统治思想,深入影响我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之久,是和这种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分不开的。

“二程”门下生徒有数百人之多,培养出很多著名学者。《宋元学案·龟山学案》载:

“二程”得孟子不传之秘于遗经,以倡天下,而升堂睹奥,号称高第者,游、杨(时)、尹、谢、吕其最也,顾各子各有所传,而独龟山之后,三传而有朱子(朱熹),使此道大光,衣被天下,则大程‘道南目送之语,不可谓非前谶。

从“二程”到朱熹,⑤经过门下众多弟子的传播、发展,新儒学的思想体系终于形成系统。“二程”理学中的心学因素由门下弟子谢良佐继承下来,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最终形成另一重要学派—心学派。心学发展到明朝时,由大儒王阳明发扬光大,被后世称为“陆王心学”。这两派学术思想,成为此后历代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广泛影响和作用在政治生活、哲学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

(五)耿介与嵩阳书院

耿介是继“二程”之后,对嵩阳书院的建设发展,以及理学的传播作出重大贡献的又一人。史载,耿介在康熙十六年,回归故里兴复嵩阳书院,毕其余生从事书院教育,振兴嵩阳书院,为中州文化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笔者将其主要贡献总结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1.向儒家名士化缘,广置学田,增建书院设施;2.不存门户之见,广聘名望学者前来讲学,开阔学生学术视野;3.注重学院学员的自觉学习,将自学与讲学结合起来,置办质疑问难之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4.将学术研究和讲授学业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讲理学、经史词章之学,同时兼学自然科学[6]。可以说,耿介在嵩阳书院的教学生涯中,很好地继承了嵩阳书院的许多优良办学传统,为中州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客观评价来看,耿介所提倡的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提倡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今天深思并且借鉴的。

二、从嵩阳书院看中原文化协同创新之路

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到清代末年经历了近千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学方面的人才,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嵩阳书院在整个20世纪近百年当中是沉寂的,直到2009年,郑州大学嵩阳书院的揭牌,再次让嵩阳书院焕发新春。《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建设规划》指出“要把嵩阳书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学人才基地、学术研究的创新基地、政府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后援基地,特别是成为全国中原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那么,如何继续发挥嵩阳书院的作用,以及嵩阳书院应该在中原文化协同创新当中扮演什么角色,纵观嵩阳书院的历史沿革对于当今河南建设中原文化传承创新新区有什么借鉴意义?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积极融入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10月19日,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总体目标是致力于儒家价值观的凝练及其现代化,推进中华文化全面复兴。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嵩阳书院对于儒学发展的积极贡献,笔者认为应积极争取将嵩阳书院融入该中心,这样有助于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国家发展的需求与学术优势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术的繁荣发展,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挥积极作用。

(二)搭建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平台

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提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新区”的战略定位。面向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迫切需求,应充分发挥河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推动与行业产业以及国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开展协同研究,继承创新各地独特的中原历史文化优势,搭建中原气息浓厚,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积极创新文化传承的新模式,不断加强中原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真正使中原文化发挥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三)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二程”、“程门弟子”、耿介这些名师宿儒对于融汇在儒、释、道三家基础上的理学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这印证了人力资源对于文化协同的重要性。中原文化要想走创新协同发展之路,必须要要增强对国内外拔尖人才的汇聚能力,要考虑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与分配制度,打造协同创新的人才梯队。同时,要积极引导本土专家学者参与到文化协同创新中来,提供资金扶持,阵地支持,解决专家学者后顾之忧。

(四)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嵩阳书院注重讲授学业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办学特点,对于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力。中原文化实现协同创新,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立足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通过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产、学、研的分工合作等途径,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另外,要尊重并且实现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人员流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五)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嵩阳书院的教学研究,不能只局限在国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上,应考虑联合诸如考古学、哲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术、学科,以国学这一优势学科为重点,建立学科协同创新体制,发挥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汇聚作用,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相关学科建设,构建利于文化协同创新的基础性条件。

(六)注重“门户开放”的理念

要考虑充分利用和盘活我省高校现有资源,积极吸引国际国内创新力量和资源,加强我省高校与国内一流大学、国际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速国际化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文化的国际化水平。放开嵩阳书院的门户之见,协调省属人文社科类高校,积极联合国内外人文社科强校,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注重加强校级交流,特别是文化类院校的沟通交流,比如加强与九江学院白鹿洞书院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道学崇黜[M].北京:中华书局.

〔2〕(清)黄宗羲.宋元学案·濂溪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526.

〔3〕李劲松.北宋书院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张国臣.中国少林文化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215-218.

〔5〕吴凤池.嵩阳书院在理学发展中的地位[J].黄河科技大学报,2009(6):42.

〔6〕梁兆民,刘宝玲.耿介与嵩阳书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0):106—107.

猜你喜欢
二程协同创新理学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理学体用论视域下天的重新发现:基于二程的考察
《宋元学案》中程颐思想的诠释与评价——兼论二程思想的比较及其分派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理学
道统的重建——二程“道统论”的政治自觉及其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