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的双重身份及其在旅游翻译中所采取的文化策略

2013-04-29 14:26凌双英
关键词:双重身份期待视野译者

凌双英

摘 要:以黄山景区的旅游翻译为例,首先分析了译者作为源语文本读者与目的语文本创造者的双重身份,指出译者是一个特殊的读者,他在自己的期待视野制约下对源语文本进行阅读、理解与接受;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的创造者,译者本人的接受、参与与阐释都对译本产生极大的影响。接着探讨了译者的创造、视野融合与视野分歧,指出译者的期待视野对于源语文本的接受与所采取的旅游翻译策略的影响,提出作为源语文本读者与目的语文本创造者,译者应培养跨文化意识,扩大视野,以达到与源语文本作者在最大程度上的视野融合。

关键词:译者;双重身份;旅游翻译;期待视野;视野融合;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11-04

本文分析了译者作为源语文本特殊的读者及目的语文本创造者的双重身份,提出了译者在旅游翻译中所应采取的文化策略。

一、译者:一个特殊的读者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是把源语文本转化为目的语文本。翻译即译意(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1]。译者在翻译之前首先要阅读并理解源语文本,译者的任务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2]。因此,译者是一个特殊的读者,他在自己的期待视野制约下对源语文本进行阅读、理解与接受。期待视野指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审美情趣等,对于文学接受的预先估计与动态期盼[3]。对作品的理解过程就是读者与作品不断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完善读者对于作品的接受,拓宽抑或否定读者的期待视野,由此产生读者对作品新的理解。

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译者探究所要翻译的文本之原意。一般情况下,他不难理解源语文本中的文化信息,然而,他也会遇到困惑并要经过多方查阅研究,否则就很难完成跨文化交际的任务:减少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之间、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距。基于对源语文本的接受,译者用目的语传递源语信息,译者是信息、意义及文化的传递者。

例1: 月上仙女峰——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画且为“仙女”舞

Moon Climbing up the Fairy Peak

—The lonely Goddess of the Moon, outspread large sleeves,

Daces up endless skies for these fairy-like trees[4].

要翻译黄山景区中“月上仙女峰”的景点名称及上述诗句中的“仙女”,译者得首先了解两处“仙女”分别指代什么,以及关于“嫦娥”的传说故事。外国读者很难理解与接受“嫦娥”这一极具中国古代文化特征的传说人物。如果音译成“Change”,会使外国读者感觉十分陌生与迷茫,也很难传递中国的文化信息。译者将其译成“Goddess of the Moon”正是基于对嫦娥奔月传说故事的了解。此外,“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画且为‘仙女舞”来源于毛泽东于1957年写的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在本诗中,孤单寂寞的月中仙女嫦娥舒展衣袖,为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杨”)以及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柳”)两位革命烈士(“忠魂”)翩翩起舞。诗句被修改引用、来描述黄山景区中的“月上仙女峰”,创造了一种凝重、肃穆、空灵的景区夜景:仙女峰上仿佛有仙女在为山峰上看似一个个小仙女的一棵棵松树(“these fairy-like trees”)翩翩起舞。进一步阅读与查证可以使读者更明确“月上仙女峰”的名字由来,即这座山峰看起来仿佛月亮上面的仙女嫦娥,the fairy on the moon, 因此,把“月上仙女峰”翻译成“Moon Climbing up the Fairy Peak”是一种误译,否则,译者把“月亮上的仙女”理解成“月亮爬上仙女峰”了。误译正是因为作为译者的读者未深入理解原文中的名字由来。

上述实例证明作为特殊的读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对源语文本的理解过程及其本身的期待视野直接影响着翻译的质量。一般而言,译者的翻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接受与创造。接受过程中译者对源文进行理解,创造过程中译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二、译者:一个特殊的创造者

(一)译者的创造

从本质上,翻译只能是一种阅读。是有着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特定时代历史背景、某种政治思想倾向的读者的“解读”[5]。阅读是为了解读,译者的任务就在于通过阅读与解读,发现文本内的预期效果并将其体现在目的语文本中。解读是为了创造。译者是一个特殊的创造者,译者本人的接受、参与与阐释都对目的语文本产生极大的影响。

例2:迎客松——淡淡一笑百媚生,轻轻启唇迎佳宾

Welcoming Guest Pine

——A sweet smile is full of feminine charms,

To welcome distinguished guests with open arms[4].

迎客松是黄山的名片,大多数游客来黄山旅游都要去拜访迎客松。如何生动地翻译有关迎客松的描述是一大难题。源语文本中,迎客松被比作一位优雅的女士,其淡淡的一笑,笑容荡漾,使人联想到迎客松在微风轻拂下枝叶摇曳,仿佛好客的主人在向客人招手;其优雅的姿态犹如一位魅力十足的美女,正如古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译者创造性地把描述这名女性的“唇”转化为“arms”:作为黄山上的松树,它伸展出来的枝叶就好比是好客的主人伸出胳膊、张开怀抱。同时,译文也迎合了西方人的风俗礼节:他们通常是以拥抱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的。当潜在游客阅读上述译本时,又如何能抵挡一个带着甜美微笑、张开热情怀抱的女人的意象呢?这种创造性的翻译大大增强了旅游宣传的效果。

这种创造需要译者对源语文本的接受更加彻底,比普通的读者更为敏锐,否则,无法实现翻译过程中的再创造。创造又是如何实现的呢?有必要介绍一下接受理论中的一个概念,视野融合。

(二)视野融合

姚斯的接受理论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它为人们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阅读与评价文学作品创造了标准。期待视野在早期为人们解释了作品是如何被接受与解读的,它并没有为人们理解世间万物提供依据。姚斯广泛地利用了加德默尔的解释学理论,认为文本是文本与过去及现在的读者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现实译者的新情况经常会影响到以往的作品如何被新解读、新接受[6]。要理解作品在创作之初是如何被理解的,人们只能根据现在的情况去推测,因此“视野融合”就被提出来了,其融合了过去与现在、译者与作者。换言之,融合了文本与现代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对文本的诠释和解读过程不是对原文本原意的回溯,而是一种通过文本而实现此在的存在方式,是在理解和诠释的过程中实现过去真理与当下生命的思维性沟通,也可以说是读者从自身的历史性出发去阐释解读原文本。于是,在与文本的思维性沟通中就产生了伽达默尔所说的“视野融合”。这个过程也是意义的复活和创生过程[7]。文本的意义不能独立于其被接受的历史,这在接受阶段表现得尤为真切。当译者在阅读原作时,他是通过视野融合进行理解的。当译者阅读旅游文本时,其理解的方式也是相类似的。

例3:仙桃峰——疑是大圣偷禁果,送于下界度苍生

Immortal Peach Peak

——Monkey King, a suspect, steals the forbidden apple,

But sends it to Earth to save the common people[4].

上述译例中,译者并没有把“仙桃峰”中的“仙桃”音译成“Xiantao”,而是把“仙桃峰”意译为“Immortal Peach Peak”,有利于表现出这座山峰的神秘特色:有长寿桃的山峰是不朽的。另一方面,根据《西游记》的描述,大圣(美猴王)偷的是蟠桃,因此“禁果”指的是“flat peach”。然而,译者并没有将其译成“the forbidden peach”,而是译为“the forbidden apple”,因为在西方世界中,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苹果的故事家喻户晓。此处译者的视野并没有与源语文本的作者相融合,而是与目的语文本的读者相融合。视野融合在作者、译者与读者的三角框架中得以实现,是译者进行再创造的先决条件。

视野融合的实现可以是多种方式的。社会环境改变了,新的期待视野就会出现,对于原作的接受,译者不可避免地受着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参考资料、社会背景、个人观点、教育程度等。新的期待视野不断超越旧的期待视野,因此人们会摒弃以往成功的翻译,认为那已经过时。另一方面,时新的译本也受限于译者本人的观点,也将会被别人所取代。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一部原著会有多个不同的译本。

(三)视野分歧

当然,视野的完美融合是翻译中的理想状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译者的视野并不都能与原作实现融合,而出现了与作者观点相矛盾的解读,出现了视野分歧。原因是译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距离,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会引起视野的变化,因为其否定了人们熟悉的经验。事实上,译者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之间、对以往审美体验的熟悉程度与作品所需要的视野改变之间的距离,确定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艺术特性。新作品的接受需要一种“视野的变化”,这之间的距离谓之审美距离[8]。“视野的变化”包含视野的分歧,视野分歧会引起对作品的误读、误解、误译。译者本人的情况决定着他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与原作会产生距离,甚至发生矛盾,引起视野分歧。

一般而言,原作与译作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人们创作而成,作者与译者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并接受教育,有着不同的视角或观点,这些都会引起视野分歧。此外,翻译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由于文化差异,视野分歧也很难避免。请看下面的实例:

例4:黄山

A.The Yellow Mountain

B.Huangshan Mountain

“黄山”有两种主要的译法,即“The Yellow Mountain”和“Huangshan Mountain”,哪种译法更好呢?很难定论,因为大多数外国人都知道这两个译名均指皖南的同一座名山。译名“The Yellow Mountain”来自于译者与中文名“黄山”出现的视野分歧。黄山古称黟山,公元747年,唐玄宗为了纪念黄帝将黟山改名为黄山。黄帝曾在黟山采集草药并做成长寿丸,他吃了长寿丸后成了仙。传说中黄山因黄帝而得名,但其颜色并不是黄色的,事实上黄山的山体颜色是黑色的,据说秦始皇为此山命名为黟山,因为他喜欢黑色,“黟”即黑色的意思。此山山脚有一个县,名为黟县。译名“The Yellow Mountain”使读者联想到山的颜色是黑色的,这与此山的文化背景相左,对于一个专有名词的翻译,“Huangshan Mountain”更恰当一些,再则,“黄山市”也不能翻译成“The Yellow Mountain City”。

因此,译者必须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正确翻译出文本的原意,正确理解原作才能与作品的期待视野相融合,然而,正如翻译等值一样,视野的完全融合是很难实现的,译者所能达到的是视野的最大程度融合。作为一位特殊的读者,译者需要拓宽知识面,阅读相关材料,了解作者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地位等,以缩短与作者及作品之间的距离,达到对作品的深层次接受,获得视野的最大程度融合,减少视野分歧,获得最佳的翻译。

三、译者:在旅游翻译中所采取的文化策略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因此,译者要培养强烈的跨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是译者翻译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译者不仅要擅长语言的使用,更要掌握文化知识,这样他才能正确接受文化的内涵。译者处于文本原创者与译本读者的中心位置,在翻译时对文化知识的把控及对审美的判断尤为重要。译者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

在旅游外宣材料中,有许多内容富含文化信息,这些对译者而言也许是陌生的。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译者的翻译就不可能到位,就会引起文化视野的冲突。因此译者培养跨文化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译者培养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例5:日出——一轮涌出霞满天,万壑千峰生紫烟

Sunrise—

The bright red sun is rising out of colorful cloud

With thousands of valleys and peaks in a purple mist shroud[4].

此处译者将“紫烟”翻译成“a purple mist”值得商榷。这两句描述日出的诗句来源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名诗: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紫烟”的说法可以追溯到有关老子的典故。老子到来的时候都会出现紫色的祥云,因此古有“紫气东来”一说。“紫气”在中国传统中,特别是道教中意指吉祥。“紫色”也代表高贵或皇室,如有“紫禁城”、“紫禁宫”、“紫袍”、“紫书”和“紫台”。然而外国人对这些文化背景鲜有知晓。基督教中,紫色是悲伤的标志。当外国读者读到“a purple mist”之时,他们就会觉得很迷惑:雾为什么会是紫色的,而云却是多彩的(“colorful cloud”)。再看看许渊冲翻译的“望庐山瀑布”:

CATARACT ON MOUNT LU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许渊冲并没有把“紫烟”翻译成“a purple mist”,而是译成“a wreath of cloud”,为读者营造出一种清新、浪漫与吉祥的氛围。因此在翻译中,译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决定着表达的不同,译者的文化意识直接体现在译文中。

那么如何培养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呢?一般而言,对外国文化的掌握可以通过三个渠道:观察、广泛阅读或教育、参与外国文化。然而,不同的译者对于获取不同的文化和文化视野有不同的体验。译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熟悉目的语国家,讲座、小组讨论、影像资料以及阅读材料都有助于培养跨文化意识。此外,如果条件允许,融入到外国文化中也有助于培养跨文化意识,包括亲自参观考察目的语国家,亲历旅游材料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作为旅游外宣材料的译者,如果能为外国游客担任翻译工作,并更多地与外国游客交流,将有助于他更好地掌握外国文化。当然最好的是到国外去旅游,去体验外国文化,并对中外文化进行比较,这样在旅游翻译中就能获得更好的跨文化交流。

(二)拓宽文化视野

先分析两个翻译实例:

例6:左东是北海景区的“始信峰”、“狮子峰”、“石笋峰”、“仙女峰”等诸峰。

On the left east are Shixin Peak, Lion Peak, Stone Bamboo-shoot Peak, Fairy Maiden Peak, etc[9].

例7:北海始信峰,峰虽不高,但巧石争妍,奇松林立,三面临空,悬崖千丈,加上有石笋、上升两峰与之鼎足而立,左右陪衬,游客到此定要叹服黄山之美,始信黄山之奇,这“始信”两字用得千古叫绝。

In the scenic spot of North Sea, there is the Shixin Peak (Beginning-to-Believe Peak). Though it is not high it has many jagged rocks of grotesque shapes, unique pines. It has steep, deep cliffs on its three sides. On its left is the Shisun Peak and the Shangsheng Peak on its right. Whenever the tourists come to visit here they could not help believing the beauty as well as the uniqueness of Mt. Huangshan. Shixin, the two Chinese characters are well-said indeed[4].

在例6中“始信峰”被翻译成“Shixin Peak”,在例7中被翻译成“Shixin Peak (Beginning-to-Believe Peak)”。探究“始信峰”名字的由来有助于判断上面哪种译法更好一些。据说明朝学者黄习远起初不相信黄山的美,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他自云谷寺游至此峰,峰环顾,确有“妙不可言,说也弗信;岂有此理,到者方知”之感,所以题名“始信”。后渐名传遐迩。登“始信”之名,干载叫绝。因此“始信”意为“开始相信”。近代学者傅增湘曾赋诗赞美始信峰:峰奇今始信,不负此峰名。下瞰散花坞。峰峰玉琢成。摩霄无鸟过,架石有松横。我亦嗟才尽,空劳赠笔情。如果不了解有关始信峰的名字本意,将其翻译成“Shixin Peak”,则译文失去了文化含义。当译者扩大阅读,围绕其名字的由来展开调研,他的期待视野就扩大了。他了解到峰名的来历,并且通过翻译使译文读者也能知道其名字的含义,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因此,另一译名“Beginning-to-Believe Peak”就出现了,这使黄山这座奇特的山峰更具文化内涵,更具游览魅力。

上述实例说明阅读体验形成并改变读者和译者的期待视野,并因而影响其对阅读的接受。没有译者的积极参与,原作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是很难实现的,只有通过译者的接受与传递才能形成译本,并进入一个不断改变的经验视野,其蕴含的文化背景才能不断地被理解与接受,译本读者的接受能力才能不断得以提高,才能引起视野的改变,提高审美价值。

阅读原作的时候,译者不断地调整历史视野与现实视野、其本人的期待视野与原作的期待视野之间的关系,译者视野的拓宽使得译者能够更好地处理原作中的文化元素,其译本能够有助于拓宽读者的期待视野,因为译者对译本的正确把握是译本读者视野改变的前提,由此,译者与读者的视野都得到了拓宽,其文化体验也都更加丰富。他们互相补充又互相依存,因此译者扩宽视野极其重要。随着期待视野的改变和拓宽,读者便有了新的阅读需求,译者得相应地改变其翻译方法与技巧,否则很难满足读者的新需求。

读者对于文化差异的接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译者的翻译过程也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可译性与可接受性是相对的、动态的、相互关联的与相互制约的,均受限制于他们的期待视野。在旅游外宣材料翻译中,译者既要考虑可译性,也要考虑可接受性,并且通过调整翻译中的文化策略尽可能使其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Translating Meaning[M]. San Dimas: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1982:9.

〔2〕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66.

〔3〕Jauss, H.R.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M].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64.

〔4〕李文成,任静生.黄山风光[M].合肥:黄山书社,1999.51, 45,89,9,12-13.

〔5〕夏仲翼.文学翻译与批评理论[J].中国翻译,1998(1):14.

〔6〕Jauss, H.R.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2:19.

〔7〕张广奎.论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翻译诠释的读者化[J].外语教学,2008(7):91.

〔8〕王锺陵.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J].江苏社会科学,2012(3):176.

〔9〕张永富,夏玉文.黄山精华[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6(4):58.

猜你喜欢
双重身份期待视野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双重身份”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征与技能提升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新技术监管:双重身份间的平衡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求解向量题的三个常用策略
导演对观众期待视野的满足和提升
THEA SIN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