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本学期我观摩了青年教师钱老师的一堂公开课,这也是她从教第一年的汇报课。教学内容是《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6中的Integrated skills,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介绍fantail goldfish的外形和生活方式来学习must/should的用法,是一节听、说、读、写综合技能课。
通过miaow、bark、bubble等声音来猜测动物cat、dog和fish进行导入,自然过渡到本课要谈论的fantail goldfish;还借助了春节晚会上的“金鱼魔术”视频来帮助学生讨论、了解fantail goldfish,希望达到“Pets need peoples care and love”的共识。如何照顾fantail goldfish呢?钱老师设置的是图片环节,并配上笑脸和哭脸判断正误,把句型Its important(not) to.../Its a good idea(not) to do...和语法must/should的操练简单化了,也生动化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设置了How to look after your pets的对话,让学生畅所欲言,从学到用。
钱老师制作的课件优美,课堂环节设置精致,尤其是音频和视频的使用为课堂增彩不少,我心中暗自为这个年轻教师的成长而高兴,然而真正的汇报课听下来,学生循规蹈矩,教师按部就班,时间恰到好处,感觉却远不如设计的那么精美,师生都缺乏了激情和创造力。从教多年的我陷入了思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一、对学生缺乏深入预设
应该说这节课是有预设的,视频音频的采集,图片的积累,贴近教材和大纲,上课流程与教案基本吻合,但为什么课堂没有出彩呢?我感觉,主要是教者过分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缺乏对学生的预设,同时课堂缺少弹性预设,教学设计要“弹性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虽然添加了“金鱼魔术”的动态视频,但是有关媒体讨论的话题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关注的,让他们用英语来表达,更是难上加难。如果给学生预设恰当的情境,根据情境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处于情境中,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思考问题、掌握问题的方法,则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课堂上教师可以准备一缸金鱼(建议鱼缸是脏的),把它放在阳光下或准备多喂食等等,教师问学生这样正确与否,并给出句型You should/ shouldnt / must / mustnt...要求学生使用祈使句,鼓励学生说出How to look after fantail goldfish。这样既可以降低教学难度,也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和表现能力。
二、缺乏对动态生成的捕捉
课堂中有不少环节的生成是即时的、动态的、不可预测的,这就要求教师捕捉与寻找,在学生的只言片语中及时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其精彩的生成。例如,在引导学生用短语take ... out of,change the water,put the stones at the bottom of the fish tank等来谈论How to look after fantail goldfish时,有几张图片不是很典型,学生说出的内容并不是教师需要的,而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的设想作出回答,不要“节外生枝”,稍有偏离就努力引导学生,直到得出预定答案。虽然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但推敲下来会觉得缺少应变能力。其实教师可以灵活机动,鼓励学生根据图片联想,这样才能留给学生足够的弹性空间,才能激发学生的brainstorm,调动学生表达的热情。很多教育契机就在教师身边,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教材,善于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时就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教者要把握动态生成,成就课堂精彩,这样不仅能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有时还能超越目标,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使课堂更精彩。
总的来说,钱老师这节课的预设与生成都涉及了,但预设不够深入化、弹性化;而生成没有抓住课堂上学生可以利用的语言和情境,而是一味地被教案约束,过分拘泥静态教案的预设,人为地给自己和学生画了一个“圈”。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得到预定答案,而忽视动态案例的生成。当然这跟一个教师的教学阅历有关,这也是一个教师成长过程中的积累和沉淀。英语课堂,教师应该怎样让预设和生成动静合一、融为一体,我想这是值得所有教师研究的话题。只有深入预设,才能精彩生成,让预设与生成在英语课堂上美丽邂逅吧!
(作者单位: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