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梁之作 时代之需

2013-04-29 12:34赵娜
人民音乐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程调性音乐作品

《理解后调性音乐》(Understanding Post-Tonal Music,以下简称《后调性》),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罗伊格-弗朗科利(Miguel A. Roig-Francolí)著,于2008年由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出版。杜晓十教授与檀革胜合作完成的中文译本作为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的“当代外国高校精品音乐教材”之一已于2012年1月出版发行。作者罗伊格-弗朗科利,祖籍西班牙,在印第安纳大学获音乐理论哲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教授,曾获得西班牙国家作曲比赛青年音乐家一等奖,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作曲家国际论坛二等奖(巴黎,1982),辛辛纳提大学2007年优秀教学奖等荣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古典主义时期建立起来的功能调性体系瓦解了,音乐创作从“共性写作时期”进入了“多样化写作时期”。“当我们站在21世纪开端的平台回望这百年来的历史时,所看到的是各种流派、各种体系、各种技法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作曲家们所关心的早已从音高关系扩展到节奏、节拍、音色、织体、力度、管弦乐法等诸多方面,甚至已经在探索音乐时间性和空间性的问题等等。这诸多变化,构成了现代音乐的‘风格万花筒,而‘后调性音乐这一词汇也由此而生,它也许是用以区分‘调性音乐而涵盖这多样化风格所可以使用的最好选择了。”①该教程专门针对运用这些多样化技术、风格创作出来的后调性音乐作品,提供了一种富有逻辑性、深入性和易解性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思路来帮助学习者分析、理解后调性音乐。对于目前我们国内专业音乐教学中,由于缺乏优秀的教材而导致的后调性音乐分析教学缺失的现状来说,本教程中文译本的出版是非常具有应时性价值的。可以说,该教程是国内第一本最为系统、全面的后调性音乐分析教程,同时也为我们国内同类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一种体系化的标准模式。在杜晓十教授翻译该教程的过程中,笔者有幸在第一时间阅读、研习导师的译稿,跟随导师深入学习本教程,并从中获益匪浅。在学习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了本教程的如下特点和优势。

一、全面、系统、深入的知识体系

《后调性》是专门为音乐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编写的关于20世纪后调性音乐理论及分析方法的教科书。本教程几乎涵盖了20世纪除功能调性之外的所有主要音乐风格和流派,如:不使用传统功能调性手法创作的具有音高中心性的作品;不具备音高中心性或有意避免音高中心性的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音乐作品;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超现代主义的作品;在20世纪最后几十年中将调性扩展或音高中心性概念作为音乐创作基础,明确地复兴传统调性的新调性音乐(即新浪漫主义)以及各种利用音高之外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音乐流派和技法,如简约主义、偶然音乐、有限偶然作曲法、织体空间作曲法等等。作者将这些多样化的音乐流派和技法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并对每一个音乐流派的创作技法和特点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讲解,呈现出了一种条理清晰、逐层深入式的篇章布局。在编写过程中,作者总是将每一种流派、风格和技术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研究讨论,注重音乐发展的历史关联性与逻辑性,而不是单纯地从技术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解构。

由于现代音乐中包含着复杂多变的音乐风格与作曲技术,所以我们需要运用具有针对性的多样性分析方法才能理解和解读各种风格、流派的音乐作品,深入体会20世纪音乐的多元性。在众多的现代音乐分析技法中,音级集合理论和十二音音乐理论是两种最具兼容性的常用分析方法,因此本书对这两种理论的讲解是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讲解音级集合理论的过程中,各种理论和计算方式除了运用文字及数字表达之外,还配以钟面图形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呈现数理化的集合理论,易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在讲解十二音音乐时,运用了二维拉丁回文、六音集合配套图形等各种标示,方便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各种繁琐复杂的计算过程。与国内已出版的有关现代音乐分析的研究论著相比,就理论以及分析方法的系统性、易解性以及教学可操作性和来说,《后调性》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后调性》中涉及的各种音乐理论及分析方法,均整合、提炼了各领域中最权威、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说是集各种理论精华之大成者。比如,在音级集合理论方面,作者不仅仅参考了我们国内最常提到的艾伦·福特的集合理论,还参考了米尔顿·巴比特、约翰·拉恩、罗伯特·莫里斯等人在音级集合方面的理论成果。当然,作者并不是直接照搬他人的分析成果,而是在参考、引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并给出启发式的引导。作者综合了各种丰富的权威研究成果,并将这些分散的理论要点整合、编排成了具有教学可操作性的篇章结构,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逻辑顺序中,由浅入深地顺利掌握这些艰深的理论与分析技术。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了大量来自于国际权威音乐期刊的文章,如:《新音乐观察》(Perspectives of New Music)、《音乐理论系列》(Music Theory Spectrum)、《音乐季刊》(Musical Quarterly)等。因此,该教程参考资料的权威性、丰富性和前沿性是国内的20世纪音乐分析教程所不能与之媲美的。译者同样也花费了大量心血将这些参考文献译成中文,这样更方便读者去查询同一主题的相关资料,扩大自身的研究视野和知识积累,了解最新的国际音乐研究动态,为学习者的自我学习以及针对某一具体技术理论的继续深入研究拓展了思路,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二、科学的教学思路与训练方式

(一)富有引导性的教学思路

作者在编写《后调性》的过程中一直遵循的原则是:为了理解音乐而去分析音乐。因此,本教程中包含的各种完备的体系化理论和分析方法,主要是为了满足分析音乐,进而理解音乐的需要。本教程的基本教学思路是先呈现某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与概念,使学习者形成基本的认识基准,然后,从具体的音乐作品分析入手,依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音乐元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习者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分析思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进行具体音乐文本分析时,一般是先呈现出一段音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思考,然后作者会选取该作品中最具特点的几个音乐元素分别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所涉及的音乐要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创作技术方面的分析,还有美学层次以及听觉感受等方面的讨论。全书一直在强调,针对一部作品的分析,并不是只有唯一的准确解释,而是允许多种分析结果的存在。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更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和自信。本教程中列举的谱例均为各个音乐流派中最具代表性作曲家的优秀作品,涉及了多个流派、多种风格、多种体裁。在选取谱例时,作者非常注重音乐作品的完整性,因此,本教程还附有一本《后调性音乐谱例集》,包含了本教程中分析的所有作品的完整乐谱以及课后习题中涉及的大部分作品。这样就能让学习者在作品的整体性中了解并掌握分析技法,避免断章取义的分析结果。

作者专门在第四章中讲述了两种不同的分析方式:一种是“释义式分析”,即“在不能清晰地知晓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方法的时候,我们将防止把通过分析而发现的东西武断地强加在作曲家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只是专注于研究本身,陈述我们在音乐中发现的“实际存在”,而不必顾虑作曲家是否知道这些。”另一种是“衍生式分析”,即“当我们确实知道作曲家的一些创作意图,以及他或她使用的创作方法和技术时,我们将应用它们去理解该作曲家一首乐曲的创作程序。”②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均为我们的音乐分析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分析思路。在面对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对待,选择最合适的分析方法去解读作品,以期得到最为客观、真实的分析结果。

(二)富有开拓性的习题编配

《后调性》不仅课堂内容系统、深入,同时还配有丰富多样的课后习题,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意义。课后习题类型多样,并涉及很多与所学理论技法相关的音乐作品,这样就可以使学习者接触到更多的作品,增加乐谱的阅读量。

课后习题可分为三种类型:1.理论类:通过练习一些短小的题目,来复习、巩固本章内出现的理论概念;2.分析类:给出完整作品或作品片段,学习者按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分析类的练习有两种:一种练习是针对给出的作品,提出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要求学习者作答;另一类练习是给予学习者充分的空间,对给出的作品进行开放、自主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和观点以分析报告或者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3.作曲类:提供一个简易、具体的创作模式,要求学习者模仿本章学过的创作技术或分析过的完整作品的实例来进行创作练习。同时,每一章在讲解内容结束之后,还有“应用与课堂讨论”,在这个环节中讨论的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创作技术层面的问题了,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重点关注音乐作品给听者带来的听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通过课堂内容的学习以及上述一系列的习题训练,就可以形成一个“学习方法——分析作品——创作实践”的良性学习链,让学习者将所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运用到实际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和创作中去,达到学习技术理论的终极目的。因此,本教程在应用过程中,是极富可操作性和教学适应性的。

三、致力于“理解、音乐、聆听”

在现代音乐发展过程中,一直持续存在着一个矛盾——听众对于音乐革新的接受和认同总是滞后于作曲家们在音乐创作中进行的拓展与创新。所以,一直到现在,上一个百年中大部分音乐作品的受众面还是非常小的。由于后调性音乐中包含了形形色色的创作手法,所以听众无法像聆听共性写作时期的音乐一样,清晰地了解自己所聆听的作品属于何种风格、使用了什么样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什么样的美学观念,这正是后调性音乐让人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教程将“音乐”作为本源,通过对创作技术以及美学层面的具体分析和历史观照,让学习者掌握后调性音乐所涉及的风格、语言以及具体的作曲程序,以此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聆听音乐。“通过分析来理解音乐,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聆听音乐。聆听——这里指的是理性的和智慧的聆听——是本书不断倡导的,以使分析与理解能够帮助学习者成为更好的聆听者,进而成为更好的表演者、作曲者,或者后调性音乐教师。”③

目前国内的现代音乐分析教学基本都存在过分强调技术,而忽视了音乐发展的历史逻辑性和连贯性的问题,也很少把理解现代音乐、领悟现代音乐中独有的美感作为音乐分析的目的。《后调性》的教学目的是通过音响感知,来拓展学习者的听觉空间,增强听觉感官对于现代音乐作品的接受能力,达到从理性上理解、聆听现代音乐的目的。可以说,该教程非常适用于解决当下音乐分析教学中存在的过于技术化、缺乏人性化的问题。

结 语

优秀音乐理论教材的产生,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多位作曲家的创作探索实践——多位理论家对某一类型的作曲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呈现研究成果——教材编写者博采众长,结合具体作品的文本分析,将众多音乐理论家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提炼,形成有逻辑、有体系,又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材模式。《后调性》的产生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编写过程中,作者集众多音乐理论家的权威性研究成果于一身,列举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以音乐文本分析为基础;以兼收并蓄的态度为分析思路;以帮助学习者理性地聆听并理解现代音乐为分析目的,完成了这部全面、系统、深入的后调性音乐分析教科书。该教程既有灵活的教学可操作性,又不失学术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不愧为当代外国高校音乐教材中的精品。

译者在众多外国音乐分析教程中,选中了这本《后调性》推荐给国内的学习者,就是期望为我们国内的后调性音乐分析教学注入新的力量、提供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由于本书所涉及的都是20世纪的现代音乐,而且有很多内容在国内都是首次介绍,因此,翻译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地反复雕琢、修改,尤其是对于在国内首次出现的一些术语或专有名词,更是慎之又慎。在该教程的中文译本中,译者将纷繁复杂的理论技法和各种计算、推导过程都表述地非常清晰、易懂,突显了译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求实、严谨、负责的学术态度。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本教程的中文版终于面世了,译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国内的专业音乐教育奉献了一本后调性音乐教、学的津梁之作。

“将后调性音乐的学习列入本科或研究生的教学必修内容,对很多学校来讲,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是一个新的课题。然而,这一步又是或早或晚必须要迈出的,因为我们不能对离我们更近,甚至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音乐现象缺乏了解,以至于对它们无动于衷。”④期望《后调性》及其全部配套资料尽快走入国内的教、学领域,为现代音乐分析教学的荒漠地带播撒甘霖,并带领学习者畅游在这个由多种音乐风格组成的万花筒中,体会20世纪音乐长河中的美景,倾听20世纪作曲家内心的声音。

①④?眼美?演罗伊格-弗朗科利著,杜晓十、檀革胜译,《理解后调性音乐》译后记,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第410页。

②同①,第130页。

③同①,第2页。

④同①,第413页。

赵娜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猜你喜欢
教程调性音乐作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挽碧制作教程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调性音乐中“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
高效渲染教程
《阅读教程》三、四册修辞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