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4日至7日,“表演研究网络第二届国际会议”(Performance Studies Network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在英国剑桥大学音乐系隆重举行。来自英国、爱尔兰、德国、奥地利、法国、挪威、芬兰、丹麦、比利时、西班牙、波兰、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土耳其、日本和中国等世界各地的一百四十余名代表在此展开了为期四天的交流讨论。大会以“音乐表演的创造性”为中心议题,分为三个会场同时进行,共包括二十多个单元上百个发言/研讨人次,其中还穿插有音乐家的现场演奏、演唱和访谈等环节,全面涉及了与音乐表演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辐射到了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录音制作、电子音乐甚至舞蹈学等许多周边学科。
一、相关背景与主要内容
本次会议是“表演研究网络”(Performance Studies Network,简称PSN)计划中三届年会的第二届,前一届已经于2011年7月14日至17日成功举行,下一届将于2014年7月17日至20日举行。而PSN是“音乐表演作为创造性实践的AHRC研究中心”(The AHRC Research Centre for Musical Performance as Creative Practice,简称CMPCP)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中心由英国艺术与人文委员会(Arts &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简称AHRC)投资,剑桥大学主办,伦敦国王学院、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以及吉尔德侯音乐与戏剧学校和皇家音乐学院共同协办。其前身是“录音音乐的历史与分析研究中心”(AHRC Research Centre for the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Recorded Music,简称CHARM)②,实施于2004—2009年,通过四个子课题(表1)的共同推进,突破了传统音乐学拘泥于文字材料而忽视20世纪以来音乐大量以录音形态而存在的局限。CMPCP再次得到了来自AHRC的大力资助,开始了新的五年计划(2009—2014)。相对于CHARM主要着眼于录制形态的音乐,CMPCP则更聚焦于现场音乐表演和创造性的音乐制作,致力去解决以下三个根本问题:
1.音乐表演是如何具有创造性的,其中创造性地体现了什么样的知识?
2.音乐在表演中——特别是真切地在表演的特定行为中——是如何在历时中塑形的?
3.如何理解音乐表演作为一种创造性实践在不同的全球语境、风俗以及表演情境(例如独奏与合奏,在排练厅、录音室和音乐厅)中发生变化?
为此,CMPCP首先将研究目标分解为五个相关子课题以及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坊(表1);其次,创建了一个名为“表演研究网络”(PSN)的虚拟机构以确保世界各地音乐家和学者之间的协同合作;此外,中心还设置了针对访问研究员和博士生的资助制度。其中PSN由在线论坛(PERF-STUD-NET e-forum)、资源导航(PSN Resource Guide)和学术会议(PSN Conferences)三部分组成(图2),本届会议即PSN的三次重要线下活动之一。
表1:CHARM和CMPCP子课题与负责人对比,从中可看出明显的继承性和延续性④
图2:CMPCP和PSN结构图
根据以上背景信息便不难推知本届会议的主要议题和骨干人员,但其总规模和覆盖面仍然大大超出了预期以及一般国际学术会议的常规容量(表2)。
表2:表演研究网络第二届国际会议的内容框架,带?觹号的为CMPCP单元
表2中二十余个平行单元大体上可以看作是CMPCP五个子课题(表1)的具体展开,其中带?觹号的CMPCP单元由该中心自己的成员(包括访问研究员、博士后和博士生)来陈述。而每一个单元的标题下通常都有2—4个发言,每个发言持续约45分钟(含互动提问)。例如,上述“5C创造性学习、教学与评估”显然是子课题“3创造性学习和‘原创性音乐表演”的延伸,该单元由John Rink主持,包括了《音乐性质的首次遭遇:教学和学习的策略》、《创造性的练习》、《评估音乐表演:确认、记录和验证创造性实践的制度性尝试》与《时间、材料和学习》等四个发言及讨论。由此,大会兼收并蓄的广博涉猎范围可见一斑。
二、会议生活与休闲学术
(一)务实朴素的会议生活
令人有些不可思议的是,为期四天的如此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其“开幕式”不过只有区区十来分钟。在冷冷清清的古钢琴和施坦威陪衬下,仅由CMPCP主任、剑桥大学音乐系John Rink教授孤身一人对于会议召开的背景以及部分日程的变更细节做了简单介绍。没有任何嘉宾主持、领导发言或是代表合影之类的客套环节。而到了正式会议开始后,气氛才真正热烈起来。几乎每一位代表的发言都会引起很多礼貌善意有时却又针锋相对的交流讨论。与国内会议开幕仪式高朋满座,学术发言人去楼空的常见景象恰恰相反。
虽然与会代表中不乏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的大牌教授,但都只能统一下榻罗宾逊学院的学生宿舍,平时用餐在学院食堂自助解决。罗宾逊学院(Robinson College)是剑桥大学于1977年最晚建立的学院,配套设施相对较为先进完善,但相比高档星级宾馆还是有很大差距。狭小的单人床、古旧的卫浴设施和日复一日的程式化西餐都难以企及任何奢华享受。另一方面,由于罗宾逊学院与主要会址——音乐系之间仅三五分钟的步行距离,代表们完全可以像剑桥大学的学生那样自由往返于宿舍和讲堂,沉浸在纯粹的学术氛围中。
如果说罗宾逊学院的住宿膳食只能求其便捷果腹的话,那么4月5日晚在圣约翰学院举行的正式招待宴会则让所有与会代表们深刻体验了一所源自中世纪的古老大学所特有的文化传统。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前后,正式成立于1511年。宴会大厅内用烛光来照明,其布局摆设与电影《哈利·波特》中魔法学校的饭厅如出一辙,让人如同置身于童话传说之中。遗憾的是,室内居然没有空调或暖气,接近冰点的气温让人冻得够呛。作为圣约翰学院院士之一的John Rink教授开玩笑说,整个学院也就两个地方供暖不足,一处是院长的门厅,另一处就是这个主要供院士教授们就餐的大厅……三道主菜慢吞吞的依次上来已经是晚上十点,正当大家冷得浑身哆嗦的时候,几位合唱演员居然登台了——所谓的音乐“尾声”才正式开始。先是表演了几首中世纪、文艺复兴风格的经文歌,歌声很悦耳且与宴会厅的环境十分契合。但随后却有人分发了笔和试卷,大家这才意识到下午“4D听觉流”单元的测试又“阴魂不散”的回来了。这项与语言学和神经学有关的实验要求从复歌词经文歌风格的乐曲中听写特定的词句,这对于非英语母语的人来说简直比“专业八级”还要难上十倍!
(二)无孔不入的休闲学术
听力测试入侵圣约翰学院宴会大厅也许只是个极端的特例,这种学术与休闲相互渗透的倾向其实相当普遍。例如每天上午10点半和下午3点半都有长达半个钟点的茶歇,这些时间段将内容高度充实的学术会议注入了些许闲情逸致。不过,代表们手上端着咖啡红茶,嘴里嚼着甜点饼干,最终讨论的却还大都是延续会上的内容。偶尔两位陌生人简单寒暄几句后也会很快步入正题。即使是在早餐或正餐时,大家聊的话题也基本是围绕着自己的专业,甚至偶尔还能看到博士生打印出论文草稿来饭厅边吃边请教导师的情况。
这种无处不在的学术休闲或休闲学术的氛围或许也直接间接地影响到了当地学者的研究趣味——大多数英国参会代表的发言选题和陈述方式似乎都显得不怎么学究气,时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跨学科视野。例如,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Elaine Chew教授在“4C分析与/或表演”单元中所陈述的论文——《音乐调速的临界点类比》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际上与笔者前些年所关心的演奏速度节奏问题非常相似⑤。但她却主要借用物理学上的临界点、平衡点理论的来另辟蹊径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解释。她对Kathleen Battle、Maria Callas和Kiri Kanawa演唱的普契尼《我亲爱的爸爸》进行的定量分析并绘制了曲线。根据她的理论,这段音乐中比较夸张的时值延长点都可以看作是“临界点”。这种特殊的视角将有助于启迪我们透过现实世界中的物理学法则去深化对于乐音运动的全面认识。
如此看似“不务正业”的半消遣式跨学科研究在此次大会上占有很大比重。例如曾经全面受过钢琴和芭蕾舞训练的Marilyn Wyers在“3A具身性(Embodiment)”单元中所陈述的发言《塑形乐句:探索舞蹈动作支持学习与高级钢琴训练》中要求听众拿着皮球跟随她所演奏的钢琴音乐翩翩起舞,做出任何自己认为恰当的动作。根据她的理论,这些身体动作的想象和表现对于高水准的钢琴演奏学习来说是有益的。参与CMPCP子课题“1表演中的音乐造型”的博士生Mats Küssner在“6A姿态和造型”单元中也有一个题为《音乐家和非音乐家在试图姿态化呈现声音和音乐时的差异:动作捕捉实验的发现》的相关发言。这位来自德国的小伙子目前正就读于伦敦国王学院博士二年级,在圣约翰学院那顿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宴会上正好坐我旁边。他一再谦虚的强调自己只是个从未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心理学博士生,所以他所研究的课题可能与音乐学家们很不一样。与他的交谈让我想到了John Rink教授前不久曾聊到的话题:由于剑桥大学特有的学院(College)与系科(Faculty)的平行交错架构,在学院内部经常会出现左边坐着一个核物理学家、右边坐着一个医学家而对面是个文学家这样的跨学科交流机会。或许他们从来就不觉得有任何学科的壁垒或是生活与学术之间的严格界限,而总是能够以开放敏锐的状态来迎接一切可能的心智挑战。
三、理性之末与创造实践
此次会议允许每位代表的发言陈述时间长达45分钟,这相比其他类似会议来说应该算是节奏较为舒缓了。可能正因为如此,会上很少能听到慷慨昂扬的激烈陈词,而大多是莎士比亚诗剧式的优雅诵读,往往富有英国上层人士们所特有的不紧不慢和冷静从容。这种侃侃而谈的绅士风格在4月6日晚布里顿乐团(Britten Sinfonia)的主题单元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当晚的活动被分割成公开排练/工作坊、音乐会以及事后讨论三大块来进行,从晚上7点半一直延续到10点半。而节目单上其实仅有二十来分钟的区区三部作品(布里顿分别为双簧管独奏和大提琴独奏所写的两部短曲以及一部当代作曲家Ryan Latimer为双簧管、竖琴和弦乐四重奏所写的原创作品)。大量时间是在片段试奏、交流讨论和事后访谈中慢条斯理地消耗掉的。如果怀着在音乐厅等着看演出的心态去参与,恐怕多少会觉得不习惯甚至有点恼火——为什么这些音乐家们(包括作曲家Ryan Latimer本人)都这么有修养、这么健谈、这么有耐心且对自己演奏的作品有着如此细致入微的理性分析与认知?⑥
笔者甚至有些怀疑,对于事物本质的无功利性追索和探究在那里已经成为长期的生活信念,而不再只是少数“吃饱了撑着”的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被动行为。然而,正当笔者在为这些充满理性光环的思考、谈吐和行为习惯而大为感慨时,大会闭幕前的另外一幅景象却让很多人颇感意外——会议手册上最后写明的“7C创造性尾声(全体出席)”,竟然由十来件不相干的乐器(两架钢琴、古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萨克斯、低音黑管、iPad和低音鼓等)在没有乐谱、没有指挥的情况下完全即兴演奏来构成。事先只粗略商议了乐曲的总长度,每个段落的大致情绪以及通过低音鼓的敲击来切换段落等轮廓信息。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向给人以井井有条之感的John Rink教授竟然也积极参与了这场在神坛前不计后果的演出。这种特殊的会议落幕方式当然多少有点大家散伙前一起热闹娱乐下的潜在动因,但某种程度上也让人们对于CMPCP的核心概念——“创造性实践”有了更为直观的感性认识。
结 语
本次“表演研究网络第二届国际会议”的上百人次发言加上现场演出、访谈讨论等特殊环节共同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矛盾重重的有机整体,很难想象世界上会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完全领会其中的所有奥妙。可能正因为如此,CMPCP以及PSN才特别强调和依赖于院校之间的跨界合作以及全球音乐家和学者之间的通力协作,并将此视为推进相关课题进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大会闭幕不久,主办者通过Email发来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道题目是“有没有什么领域您觉得与音乐表演研究特别相关但却没有被包含在大会之中?”笔者平时自以为“视野开阔”、“知识面宽泛”,但搜肠刮肚半天后也只得无奈地写下了“No”。当然,事物的宽度和广度达到极致后往往意味着其局部的厚度和深度难以维系,此时优势便成了劣势。不过,人的终极归宿之一或许就是在宏伟的知识殿堂前永远保持敬畏和渺小,以开放平和的心态去无尽探索并发掘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这应该也是“创造性音乐表演”的旨趣所在。
参考文献
?眼1?演Cook?熏 N.Clarke?熏 E.?熏 Leech-Wilkinson?熏 D.?熏 & Rink?熏 J. ?穴Eds.?雪.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ecorded Music?眼M?演.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熏 2009.
?眼2?演Rink J. ?穴Eds.?雪. The Practice of Performance?押 Studies in Musical Interpretation?眼M?演.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熏 1995.
?眼3?演Rink J. ?穴Eds.?雪. Musical Performance?押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眼M?演.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熏 2002.
?眼4?演高拂晓《从牛津大学看英国音乐学教学与研究现状》?眼J?演,《天籁》2012年第3期。
?眼5?演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特征构成及形成原因——基于计算机可视化音响参数分析的研究》?眼M?演,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①官方网站:http?押//www.cmpcp.ac.uk/
②官方网站:http?押//www.charm.kcl.ac.uk/
③Nicholas Cook和John Rink在CHARM中心运行期间均曾任职于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两人于2009年前后调入剑桥大学。
④CHARM的研究成果可见参考文献?眼1?演,CMPCP的前期基础可见参考文献?眼2?演和?眼3?演,关于CHARM和CMPCP的中文介绍可见参考文献?眼4?演。
⑤见参考文献?眼5?演等专著论文。
⑥John Rink教授第二天早餐时私下透露,这些音乐家访谈和发言实际上经过精心细致的事先准备。
?眼本文为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计算机可视化分析方法在音乐表演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1YJC760098)阶段性成果之一。?演
杨健 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