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个性阅读鉴赏

2013-04-29 00:44甘俊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6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交流小说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要的课题。认真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总体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每学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认真进行阅读鉴赏教学就是要把握理解、鉴赏、触发。理解有两方面,一个是关于词句的,一个是关于全文的。在理解基础上的就是鉴赏,揣摩文中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意义。要求学生把我放入作品中,两相比较,并能冷静地思考。夏丏尊先生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中说:“诗要反复的吟,词要低徊的诵,文要周回的默读,小说要耐心的看。”引导学生注意用自己的体验去欣赏作品。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就是触发,有作品感悟到其他的内容,让学生从作品出发,又从作品跳出来,有属于学生自己的心得体会。阅读中,理解是基础,鉴赏是提高,触发则是升华。理解的深度,鉴赏的水平,触发的丰富程度,应作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检验学生阅读能力强弱的具体标准。在这种前提下,我是这样进行阅读鉴赏教学的:

首先是倡导个性质疑阅读

阅读鉴赏教学中学生的个性质疑,是一种有意识的发问、探究的心理状态。个性质疑在阅读鉴赏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努力把学生从琐碎的、不切合实际的习题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主动发现,主动探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鉴赏教学应倡导学生个性质疑,对学生的个性质疑及时点拨。学生的个性质疑可能是幼稚的或是钻牛角尖的,甚至是错误的。如学习《故都的秋》一文时,有位同学提出,郁达夫为什么认为秋是悲凉的,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秋却是“万类霜天竞自由”?我引导学生联系两位作者的身份、所处的社会环境、写作的时代背景去讨论,其他同学站出来展开了生与生、生与师的平等互动讨论交流,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主动地对老师设问、对教材内容、对编者的意图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文本中的作者或文本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提出疑问,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交流,解决了疑问,获取了知识。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质疑技巧,质疑能力就会大大加强,对文章的体验也随之加深。质疑不是终结,学生的思维随着质疑——释疑——再质疑——再释疑,语文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

其次是诱导个性情感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要使学生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诱导情感因素的激发。阅读鉴赏教学应以情感去诱导个性情感。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我采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读课文,谈海伦·凯勒是怎样度过三天,让学生视线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让部分学生用布蒙住双眼从教室外走进教室,走到自己的座位处,感受失去光明的感觉,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当老师,讲解读本中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让学生与学生对话,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让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进行交流,串起课文内容,串起了学生丰富的读、说、议、写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对话交流,老师精要地给予点评,自己设问,讨论交流、解答疑难问题,形成了动人心弦的课堂交流。讨论交流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被动的听老师的指令、听老师的讲解的被动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具有高度的个性的自主性。

再次是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阅读

阅读鉴赏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章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陌生。学生对这类文章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阅读,学生只有了解了生活,才会理解文章,因为文章源自生活的。如在《故都之秋》的教学中,我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故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将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故都,让学生去感受故都的“清、静、悲凉”人文底蕴。学生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走进文本,用清、静、悲凉的恬静洗涤内心的浮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信息处理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无处不在。在这样的现实下,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才能较好地立足于日趋激烈的竞争社会。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生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语文信息,多且杂。学生读书写文章,实质上就是一个信息的处理过程。这种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了,语文能力才会水涨船高。同时,在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社会中,知识也被认为是一种信息。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学的过程就是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增值。学生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对信息进行收集、辨别、储存、运用,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网络提供了各种资源,能快捷地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现代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为情感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自然是水到渠成。在教学中,如能够将网络资源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在处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处处皆语文,增长见识和才干。

如在学习卡夫卡的《骑桶者》一文,“如何理解小说的主旨”这一问题,学生们讨论,甚至辩论,见仁见智。有的学生认为小说主旨是多义的,主要是透视“周围人”的冷漠,要学会与人沟通。有的学生认为小说的主题是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篇小说延续了卡夫卡小说的一贯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有的学生认为这篇小说运用了对比、象征、夸张等一系列表现手法,特别是“我”骑着煤桶去讨煤这一情节的安排,看似虚假荒诞,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有的学生认为空桶是匮乏、冀求的象征,正是在艺术的空桶的飞翔中,我们见识了生活的沉重,将生活的沉重用文学的轻逸来表现,是以“轻”表达本质的“重”,表面的不真实写出了文学的真实,这也是作为西方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卡夫卡惯用的技法。有一位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到一些知识,引用意大利作家安贝托·艾柯的话语结束讨论:“当我们踏进小说林的时候……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例如狼会说话的事实。”

针对“小说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其内在的含义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认为最后一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彻底破灭,对现实世界的畏惧和彻底弃绝。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冷峻的幽默色彩,耐人寻味。老师、学生平等交流后理解深化了。

总之,“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把握好阅读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甘俊,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交流小说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