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渗透

2013-04-29 00:44:03诸小妮方惠娴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6期
关键词:习作美的阅读教学

诸小妮 方惠娴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得以和谐发展。”把审美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优良情操,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审美素养,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自由

始终如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学习语文倍感倦怠,机械式的“照猫画虎”抑制了学生独立感知、思考、操作的条件和机会,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特有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生学习压力重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看,“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基本上仍是占据着主流,因此学生的压力比山大。首先是家长的价值文化取向——以考分升学为标准,高分才能顺利迈过门槛;其次是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一直以来的就业竞争压力,更让家长和老师冠冕堂皇的强化到基础教育上。

(三)错误的以工具性为主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工具性,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是对的,但目前的问题是小学语文教学过分看重其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这一基本命题。而在培养学生做人、情感和审美的熏陶方面却着墨不多。

二.把审美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措施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识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学生如果能自觉对汉字的音美、形美、意美加以体会和感受,充分把握了汉字各方面的特性,对汉字的认识和掌握也就越准确越深刻。教师能够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识字教学中,这更促使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朝着美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健康高尚的情趣,逐渐塑造出美的灵魂。

1、识字教学,让学生感受自然美

对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识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使他们真正去体会自然界的美。如在教学“山”时,围绕“山”这一自然景物,引导学生想象、联想或出示有关图片,使“山”这个字具体到雄伟壮阔的泰山,高大挺拔的黄山,让学生感受到动人心魄的力量;可以把它具体到延绵不断的群山,此起彼伏的山峦,让学生感受到山的淋漓酣畅、活泼跳宕的情态;或者可以具体化为高低不平的丘陵,农家大小不一的土堆,从而体验到山的清纯活泼。在这样的细致品味中,自然界山的万种情态灵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识“山”字,来感受到强烈的自然之美,从而掌握“山”字。

2、识字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美

中国的汉字有一大部分所内含的是一种审美价值。在识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要让学生看到某个汉字,脑中反映的不仅有它的字表意义,还有它所蕴含的精神内容,即审美价值。如“松”作为一种树的指称,但是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它内在的审美价值:第一,可以想到松树的挺拔与遒劲;第二,生活环境的恶劣;第三,生命力强;第四,具有奉献精神……

3、识字教学,让学生表现美、创造美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讲,学生说话的过程,应该是再现文字美的过程,而学生再现文字美的要求,则来源于对文字的感知美和鉴赏美的体验。因此,这个实践不是枯燥乏味地认读生字,强记字形,而是令学生倾心、愉悦的趣味活动。如教学《鹅》这首古诗,就让学生自己配乐读,看图读,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理解的鹅等,这就是让学生用口头表现文字美的极好形式,既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表现美,也能够靠自己的想象创造美。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对学生情感渗透,从诱发学生的情感入手,以“境中之情”去拨动学生的“胸中之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1、创设情境,感受形象美

创设有意义的情境,使学生有所联想与想象,有所触动与认识,这对语文审美教育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一种是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第二种是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或借助课件直观地再现课文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被美的境界激发的情感与作者寄予的感情产生共鸣、交流,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以下两种情境的创设更有利于学生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2、细读文本,体会情感美

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借助描绘一情、一景、一事,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如四年级上册中的《桂林山水》,写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桂林的山真“奇”、真“秀”、真“险”,这些形容词多么准确、凝炼。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使理性的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从而与文本产生共鸣,更好地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真正感悟桂林山水的美丽,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展开想象,体验创造美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通过直观美等方法将美的人、事、物进行还原,还要求学生能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按各自的审美理念去创造美,以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已经为学生奠定了创造美的基础,因为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的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发挥想象,也使学生受到了丰富的创造美的教育。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火烧云》一课时,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了解了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更丰富了课文的内容。

(三)在习作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语文学科中美的创造集中体现在习作方面,习作是学生观察美、表现美的能力的检验,因此习作教学离不开审美教育。在整个习作与审美交融的实践中,糅合着学生各种审美能力和审美心理因素的参与。那么,如何遵循美学规律,指导学生的习作实践呢?

1、观察生活发现美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无处不体现着美,这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因此,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感受到美的存在,体验到美在心灵中的激荡,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练就一双能够发现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能够发现内心世界的慧眼。有了对生活的热情,作文才会有情感;有了对生活的敏感,作文才会彰显个性。

2、兴趣主导享受美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知觉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意状态。根据这一特点,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愉快作文。遵循这个指导思想,笔者认为首先要注重积累,培养兴趣。其次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最后,多元评价,巩固兴趣。教师们不要“保守”和“吝啬”评价,以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表达感情抒发美

当学生在审美记忆的再现中重温审美经历,再次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审美意象的美感动不已时,学生的心中蓄满了美的冲动,引发学生倾吐心扉,拿起笔来描述美、抒发美,于是水到渠成。因此教师要做到:少限制,多引导,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抒发美。教师应指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在真实表达中描述美。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都是古今中外优秀名篇,这些教材不仅体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教师要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引起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没有美的情感,教学必然是干巴巴的知识灌输;没有美的教育,教学便是冷冰冰的抽象说教。所以,教师要在教学时通过绘声绘色地讲与读,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诱发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像春风吹动池水一样掀起联想的层层涟漪,乃至产生模仿创造的冲动,催动学生的情感破闸而出,把握文章的蕴意,升华其美感,促使学生们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在“美”的教学中均得到发展。

诸小妮,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方惠娴,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师范学院2008级学生,专业:小学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习作美的阅读教学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习作展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