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预设,多维思考

2013-04-29 00:44:03胡平
关键词:教学班任课教师尝试

胡平

我校走班制分层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已坚持了一整年,目前从社会、家长、学生等层面的反响来看,这一教改所激起的浪花已渐渐平息,这一管理模式的理念、原则也已逐渐为师生所接受,且已为我校带来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更令我们欣喜的是:在这一年时间中,学生并没有受到此次教改尝试的直接冲击,更多的只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这一过渡。

我校之所以能成功实现走班制分层教学改革的平稳过渡,更多的是因为我校在教改之初,吸取了其他学校教改的经验教训,把握了我校的区域学情,从不同层面、多维度地预设并思考了我校在分层走班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这些问题基本集中在了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以下,笔者将结合我校的教改实践,阐述我校为实现教改平稳过渡所做的努力。

一、学校层面

(一)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项教学改革成功推行的前提是必须在全校范围内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而要做到这点除了学校行政措施之外,还必须让全体师生明确推行教改的理由。为此,我校多次为师生阐述了走班制分层教学改革的理由。

1.落实《国家中长期教改纲要》工作方针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改纲要》的工作方针中明确提出“育人为本、提高质量、改革创新”,这也是我校走班制分层教学改革尝试的根本出发点。

2.尊重区域学情的需要

我校属于偏远农村初中,目前存在着优秀生源大量流失的客观情形,再加上义务教育的全民性特征,学生在学习上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性。而基于此学情,如果我校依然采用较为传统的“同目标、同内容、同作业、同评价”教学手段,必然会使这一差异愈加明显。以我校2009届学生为例,八年级上学期前30%和后30%的学生总分差值为145.62分,而到了九年级上学期,这一差值就增加到187.74分。这一数据表明后30%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努力,不仅未能取得理想的进步,反而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拉大了与前30%的差距,这与我校“为学生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是背道而驰的。为此,我们需要尝试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以做到因材施教,推动全体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3.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一校两区” 管理模式自2008年实施以来,已历时4年有余,校区教学硬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校园风貌也有了明显好转,学校管理逐渐走向有序。但在教学成效上,我校却始终未能取得有说服力的成绩,这也成为了“一校两区”管理模式发展的一个瓶颈。基于此,我校迫切需要拓新发展思路,寻找新的教育增长点,而走班制分层教学尝试则恰恰能为我校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新模式。

(二)打消家长对走班制分层教学的顾虑,争取社会的支持

由于家长对教育规律的认知状况不同,加上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部分家长必然对走班制分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顾虑。对此,我校在教改之初,就通过一系列措施,最大程度地打消了家长的顾虑,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

1.全方位宣传

我校在确立走班制分层教学方案后,在第一时间通过家长会、家校通平台、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将本方案告知家长,并征求了部分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了解了走班制分层教学与所谓的“快慢班”“重点班”有着本质的不同。

2.师资调配

为了增强家长的信心,我校通过与兴华中学本部的教师流动机制,选调了部分本部优秀教师参与到试点中来,以实际行动告知家长我校对走班制分层教学改革的坚定信心。

3.家长开放日

为进一步打消家长的顾虑,我校特设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向家长全方位地开放课堂,让他们也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

4.首问负责制

我校为进一步争取社会的支持,除了对外宣传统一口径外,还在学校内部推行了关于走班制分层教学改革的“首问负责制”和“校长负责制”,即只要家长来校咨询、了解相关事宜,接待教师必须为其进行详尽解答,如家长仍不满意,则由校长亲自接待并负责解答。

二、教师层面

推行走班制分层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但从已有经验来看,由于部分农村教师职业目标的缺失、职业倦怠的形成以及业务能力的停滞不前,走班制分层教学往往无法落到实处。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并从内心真正认同这一教学改革,进而激发自身的内在动力。为此,我校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教师明确自身价值的定位。

(一)动之以情

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社会责任感往往比较强。因此,为消弭部分教师对教改可能存在的逆反心理,消除他们的职业倦怠,我校尝试在教师群体中“动之以情”,强化他们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的潜在动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将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如我校定时组织学养、踏青等活动,经常组织座谈、沙龙等交流形式,走访困难教师,安排教师国旗下讲话,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教师间交流及合作的意识,也强化了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及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交流活动中,走班制分层教学理念也逐步地为教师所接受。

(二)晓之以理

教师在情感上接受教改并不意味着其真正明确了教改的目的,明了了自身在教改中扮演的角色。要让教师的行为更有目的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强化教师的理论修养,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走班制分层教学”尝试的必要性。为此,我校在教改之初,就曾多次邀请市、区两级教育专家到我校调研,并组织了多次集体学习,让教师明确我校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尝试的意义,这也使教师明确了自身在此次教改尝试中的准确定位。

(三)律之以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原则在教师评价、考核中也同样适用。基于此,我校以明晰的目标指向制订了教师评价、考核的原则。

1.落实常规

在我校拟定的分层教学方案中,有“五分层”原则,即“目标、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的分层。为此,我校在考核教师的成效时,首先是常规考核,如果常规不达标,学校将采用先提醒、再交流、后通报的方式强化教师常规落实意识。

2.改进方式

常规是否落实不仅只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客观表现,更重要的还是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手段上是否也能有所改进。这一指标很难量化,为此,我校主要采用了“推门听课制”和“学生评教制”两种方式综合考量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手段。如“推门听课制”,我校明确规定学校中层以上领导每周必须听课2节以上,且必须走进每位任课教师的课堂。在学期末时,以课堂表现为依据对任课教师进行考核。又如“学生评教制”,学期末由教务处牵头,组织学生进行评教,并以此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

3.让学生进步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校采取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初衷,为此,学生的学习态度、综合素质以及学业成绩也成了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以学业成绩为例,我校在考核教师时采用了三个平台:一是和兴华中学本部学业成绩横向比较平台;二是学生分层前后学业成绩纵向比较平台;三是柯城区农村初中四校联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我校将学生分层前后的学业成绩变化尽量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并以此数据督促、勉励教师再接再厉。

三、学生层面

(一)解决学生同质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走班制分层教学在学生群体中最容易出现的是同质化现象,主要是学习能力同质和行为习惯同质。学习能力同质虽有利于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却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了教学班内学生学习的团体动力较弱。而行为习惯同质则会产生“蔓延效应”,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针对这一现象,我校在教改之初就尝试采用多种手段将其解决。

1.建立学生竞争机制

走班制分层教学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因此,我校在这一教改尝试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实施动态管理,每学期末对学生层次作局部微调,使学生层次双向流动,让学生在“走班”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变化有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进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力。

2.丰富课外辅导形式

在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后,基础班中仍有小部分学习能力较优秀的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而提高班中也仍有小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同时,两个层次班级中也均有部分学生存在学科“剪刀差”现象。为此,我校鼓励任课教师丰富学生课外辅导形式,如推荐建立学生合作小组、开设学科辅导课程、强化学习常规管理、调整个体目标层次等,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完善师生结对制度

面对在基础班中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我校在教改之初就采取了严抓课堂纪律、任课教师负责制等措施。同时,针对部分行为习惯较为散漫的学生,由学校领导带头,采取一对一帮扶策略,每天及时跟进学生的动向,将其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4.健全自我管理体制

我校要求每个教学班足额配备班干部,以行政班为基础,在教学班分设班长、纪律委员、卫生委员、课代表等职,并由这些班干部对教学班学生进行管理,同时负责把上课纪律、作业情况、卫生情况以及对任课教师的反映等信息传递给班主任,以此强化教学班的自律性。

(二)解决学生心理波动问题

毫无疑问,走班制分层教学因其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内容目标的变化,部分学生因此产生心理波动,这主要表现为“自卑”“自傲”“好奇”“忙乱”“不适应”等心理状态。如何尽快解决学生的这些心理波动问题,是此次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换言之,越早解决学生的心理波动问题,就能尽早进入状态、尽快适应分层走班模式。

为此,我校在各班级中采取了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心理辅导、建立周记制度、鼓励自我肯定等诸多形式,帮助学生逐步适应这一新建制度。其中,为使学生不至于产生太大的心理落差,也为了避免学习环境的绝对差异,我校特别强调在走班制分层教学尝试中强化行政班职能。首先,在职能范围内,教学班仅限于走班学科的教学管理及课后的辅导、评价等,其他职能均归属于原行政班级,这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学生对原班级的归属感,不至于让学生面对全新环境而无所适从。其次,在管理要求上,行政班管理负责人是班级导师组,组长为班主任,组员为生活导师和卫生导师(由任课教师兼任)。行政班管理权限原则上包括除走班制分层教学外的一切教育教学常规活动,且管理之时还要加强与教学班任课教师的沟通协作,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教学班中。

这些措施的施行有效舒缓了学生的不安情绪,平抑了他们的心理波动,进而使我校的走班制分层教学实现了平稳过渡。

如今,走班制分层教学已完全融入到了我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且由于我校在这一年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而获得了市、区教育部门的肯定以及周边乡民的称赞。然而,这一教学改革的平稳过渡并不意味着方案本身已极为完善。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在后续阶段将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我们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更饱满的工作激情、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到这一教学改革中,走班制分层教学尝试必能伴随着我校的发展走得更远、更好。

猜你喜欢
教学班任课教师尝试
雅韵·智慧·健康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
——厦门老年大学举办海外教学班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6
尝试
小主人报(2018年11期)2018-06-26 08:52:18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北极光(2018年12期)2018-03-07 01:01:58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教育(2018年55期)2018-01-28 21:38:20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长江丛刊(2017年7期)2017-11-25 05:42:32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新课程(2016年2期)2016-03-02 05: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