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摘要】化学是当今社会一门重要的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全球环境的急剧恶化,化学给人类带来的灾害也越来越多。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是每个化学教育者的应尽职责。
【关键词】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培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和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重大的破坏,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多方面进行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物造成的,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化学的方法。大中小学的化学教材中有不少与化学污染物有关的内容,因此,化学课堂是一个很好、很直接的环保教育基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然后再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例如: 1.高中教材讲氯气时,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用氯气进行战争的故事引题,并配以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进而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发展不仅是社会科学的代表,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化学的本质不在于毁灭,而在于创造和发展。2.硫和硫的化合物这一单元,H2S、SO2都为有毒气体,其中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酸雨的介绍便成为这单元不可缺少的部分。 3.氮和氮的化合物这一单元,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其毒性为CO的五倍,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 NO、NO2均为大气污染物,其中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有较多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公民自觉行动,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有些污染性较严重的试验可以改为电脑模拟试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是中学教育目的之一,这也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
三、结合日常生活进行环保教育
掌握环境科学知识,认识环境,从而激励学生“从我做起”,关注对环境问题的参与和实践。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要爱护我们共同的乐园——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组织学生对校园的水质、大气、噪音进行化验、分析和测定,掌握实验技巧和能力。节约用水,在校园内种树,爱护校园花草,并组织护绿队为学校社区服务。通过日常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环保兴趣和责任感。
四、结合第二课堂教学进行环保教育
我们可以通过兴趣小组和社团的方式,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厂矿企业各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察,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还在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意识”。可见,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化学与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参考文献:
[1]江自伟.浅谈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的使用[J].新课程(中学).2012(01).
[2] 戴树桂.环境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