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文
学生进入初中,开始系统的学习历史。但不少学生总觉得历史太难学,找不到切入点,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学好历史,现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心得。
一、 教会学生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是历史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阅读历史教材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历史学习效果的好坏。
中学历史教材的语言分为叙述性语言和结论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是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的描述,这部分内容是要了解而不需要记忆的;结论性语言是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总结和评价等,这部分内容既要记忆,又要理解掌握。
教会学生在阅读历史教材时,要把重点放在结论性语言上。要教会学生对结论性语言包含的诸多历史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过程或历史过程的理解。
还需要教会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一个一个的知识体系,再把这些体系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的网络,帮助学生形成清晰地历史体系,形成历史思维。
二、运用目录建立知识体系
新教材采用主题式结构,一个主题就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由若干课组成。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主题、目录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联系,勾勒出历史的阶段概况及其特征。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第二课“贞观之治”,第三课“开元盛世”,第五课“和同为一家”,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从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平等包容的对外政策,海纳百川的文化交流,讲述了隋朝的开放。即构建为: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从目录入手进行学习,学生不仅系统的掌握了隋唐的基本历史线索,历史特征,而且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
新教材中有许多历史文献、 史料,包括历史典籍、先贤明哲、诗歌民谣等,这些文献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古典源流,增加了历史亲近感。教师在教学中要交给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阅读史料,运用史料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贞观之治”讲唐太宗具有开明的治国思想,教材引用了唐太宗的“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唐太宗把君民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就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为抽象理论提供了历史依据,加深了对唐太宗治国思想的理解。在学习唐朝民族关系时“动脑筋”,引用了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意思,唐太宗把对中原汉族对民族和边疆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反映了唐太宗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四、 教会学生利用地图读图识史
新教材有许多历史地图,如重要朝代,重大历史事件,伟大古都,杰出工程等等,这些历史地图,不仅增强的历史真实感,使相关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其中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要教会学生运用地图,最大限度发掘出有效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以图学史,读图识史能力。比如学习唐、北宋历史时,教学生观察《唐长安平面图》和《北宋东京平面图》,对两城平面图进行比较,了解两城特点:唐都长安有“市”有“坊”,“市”是商业区,“坊”是住宅区,“市”“坊”分离;实行宵禁,商业活动受时间限制。北宋东京打破长安城“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北宋东京有早市、夜市、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 。通过比较不仅直观掌握两市特点,得出宋朝城市比唐朝城市商业发达结论。这样,还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五、 运用“导入框”启发思维增强学习兴趣
新教材每课前都有“导入框”,“导入框”以生动的故事、传说、诗歌或文物、名胜古迹等开篇,精心编排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兴趣,增强教材启发性。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的导入内容是:“左图是被称快蟹的鸦片走私船。船上有很多橹,并携带武器,与缉私船相遇,既可以抗拒,又可以逃逸。在19世纪30至40年代,这种床大量活跃在广东伶仃洋上,替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跟中国带来什么后果?”这样的导入内容就是准备好的设疑和悬念导入,它还揭示了课本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线索,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采用自读、集体朗诵,教师启发等多种形式利用“导入框”导入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求知欲望激发起来,学生带着导入问题一步步进入知识王国,一个一个的寻找答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内在联系和基本线索,启发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