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传福
【摘要】国家对于新课标的改革已经深深影响了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接受式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讲授式教学模式。本文通过一系列英语教学的实例分析,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根据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特点,也希望可以探索出一套符合新课标的改革的真正适合学生的科学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科学
新课标的改革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传统的“授之以鱼”的灌输式、讲授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再合适学生的学习,那就要求我们去找出一种适合学生的学习、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也就是“授之以渔”的自主性教学模式,不仅交给学生知识,还要交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目前英语教学模式的特点
在自古以来的中国教育模式中,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优劣也只靠考试成绩来判定。就算是学习英语,也是一样的套路。到目前为止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有下列特点:
(一)本国教师,讲授教学。许多初中学校由于资金、人才的不足,所以很少会请外教,通常会聘用大量没有留过学的本国教师。然而本国教师本就不十分了解外语的历史渊源,对于词汇和语法的理解也只限于书本,发音更是不够正宗,不够地道,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然也无法提高。
(二)重点偏离,能力失衡。我们学习外语就是为了与人沟通,相互交流,但我们却更加注重笔试成绩,已然偏离了学习外语的初衷,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听与说的练习,将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发展,提高学生实际英语运用能力,培养高分高能的优秀人才。
二、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
(一)营造英语学习环境。
我们应该尽量多聘请一些外教,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本国的教师也要不断努力,结合外语的文化背景,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于此同时,学校也要重视英语的学习,可以开设兴趣班、英语角、演讲比赛等,使学生大声地说出来,提高听说能力。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只靠教师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只会是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限制了他们的自主性,也不符合新课标改革的宗旨。所以就要改变英语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1、相互合作,轻松学习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提问,学生来答。许多学生害怕回答错误,也就渐渐不与老师互动,学生失去了积极性,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自由讨论,再选小组代表上台发表见解。这样会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加强了相互的交流,加深对英语知识的印象,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均等,增强了团队意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2、设置情景,亲身体验
新课标的改革,要求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只为辅助,所以教师应与学生多加互动,设置一些情景对话,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英语环境中,促进同学、师生的相互交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不必紧张,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主动开口说英语,也在互动中增进彼此的感情。
3、利用网络,事半功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的学习越来越成为时尚,而网络也日趋发达,我们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我们应在网上多找一些外国电影,利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优势展现有声有色、身临其境的真实画面,多方位刺激学生思维,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外国的风土人情,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英语环境,英语学习既轻松又地道,所以,通过网络学习英语,会使学习英语事半功倍。
(三)学会用开创性思维
我们也要清楚,英语的学习与数学、语文等是不同的,数学、语文当中有许多都是固定的,我们无法创新,但是英语的学习要有开创性思维,怎样记住单词、发音更容易,那这个方法就是最好的,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广开言路,那么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新课标的改革乃大势所趋,“授之以鱼”的灌输式、讲授式英语教学模式改为“授之以渔”的自主性教学模式是适应学生学习、利于学生发展的必然。结合初中英语教育模式的特点,利用合作式教学、情景教学、网络教学等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还会让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从而推动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同时,我们也坚信。只要我们认真努力,英语不会是我们的难题,在我们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中,初中英语教学方式会越来越多元化,初中英语教育模式也会越来越科学,学生也必将爱上我们的课堂,展现一派英语学习的新气象。
参考文献:
[1]鞠冬梅.初中英语合作探究学习初探[J].中学英语之友(初二版). 2009(04)
[2]黄学香.让初中英语教学充满创新的生机和活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