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253-0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由好和乐而产生的求知欲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小学生年龄小,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常以形象直观思维感知事物。因此,对于他们不能施以纯粹的知识传授,而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探知,积极地畅游在数学的海洋,品味学习数学的乐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产生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对象,其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教师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走下"师道尊严的圣坛",放下架子,摈弃古板与严厉,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欢乐交给学生,真诚与学生相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在情感上接纳你。上小学的时候,我发现,我所擅长的科目,大部分是我所喜欢的老师执教的科目,而我不喜欢的老师的科目考试成绩经常不理想。所以,只有学生接受你、亲近你、喜欢你,才能喜欢你的课。在课余生活中,教师要多注重和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和谐相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教学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循循善诱,适时表扬,切忌动辄训斥、批评,甚至体罚。尊重、理解、亲近每一个学生,拉近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以亲近、值得信赖的人,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设置巧妙的导入,诱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其好坏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的状态,幽默风趣、生动新颖的导入能快速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大脑皮层和有关神经中枢形成对新知识的"兴奋中心",使注意力迅速集中,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所以,每节课开始,教师要设置巧妙的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愉悦地投入学习。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先拿出三角板和五角星,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接着问:"它们为什么叫三角板和五角星呢?"学生回答:"因为三角形有三个角,五角星有五个角。"老师自然而然地引入今天的新课,"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角。"总之,教师要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如猜谜、游戏、设置悬疑或以学生熟悉的事物等导入新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又能更好地开发学生智能。
3 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比一比、拼一拼等实际活动中去感知、学习,积累知识。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为了说明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组织学生摆小棒,让学生边摆边想,明白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让学生先拿出4根小棒,每3根放一堆,能放几堆?还余几根?再拿5根、6根、7根……12根小棒来摆放,看结果怎样,然后让学生说,想,得出结论。这样通过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更能让学生理解、明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组织活动课,增强学习兴趣
活动课堂是很好的趣味教学,它打破了"读死书,死读书"的谬论,让学生在愉悦、有趣的活动中去学习,更能拓宽思维,激起学生主动学习、探知的强烈欲望和激情,达到创造性地学习。在学习圆周率时,我组织了活动课教学,活动前,我与学生共同搜集"圆周率"的相关资料,在活动课中相互介绍各自收集到的有关知识,然后我们亲自画圆、测量画好的圆的直径和周长,再运用计算机求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经过多次计算后,得出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值在3.14之间。通过我们共同实践证明其正确后,说明我国是最早研究了解"圆周率"的国家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 进行积极评价,强化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功能的激励作用,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特别是對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更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表扬不仅仅要表现在口头上,还要以作业评语来表达。短短的几句话,表扬也好,提醒也好,这是一次谈心、对话,传达一种无声的关爱,能拉近师生距离,感染学生,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学习 。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从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做学习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