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劫”造就了“出走的奥马”
奥马团队的成立有一定被动的因素,不完全是主动的。这个被动因素就是2001年格林柯尔收购了科龙,顾雏军成为了科龙的新主人。格林柯尔收购了科龙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快速的扩张,之后又收购了美菱、亚星客车、ST襄轴等。格林柯尔实际是一个很小的香港上市公司,收购科龙已经是蛇吞象了,一系列的收购活动造成了资金的极度欠缺。从某种意义上,格林柯尔对科龙的收购,是个很了不起的案例,进入哈佛经典案例都是可以的;同时,顾雏军也是一个资本运作的高手,但是过于激进。当时,科龙甚至出现了拖欠供应商货款的现象,这在过去十年从未有过。这主要是因为科龙的资金链随之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我们大学一毕业就来科龙工作了,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交给了科龙,对科龙有很深的感情,我们主观上并不想离开科龙,但是直觉上又觉得科龙一定会出问题,而我们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寻求别的机会。
奥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格林柯尔收购科龙这件事情,否则奥马就不会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
互补的创业团队
我们当时的这个创业团队都是从科龙出来的,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应该说,在最初考虑搭班子的时候就进行了认真的考虑和选择:技术研究方面,蔡总选择了我;经营采购方面,蔡总选择了王济云;产品制造方面,蔡总选择了张俊超;市场营销方面,蔡总选择了姚友军;质量监控方面,蔡总选择了关志华,每个人都是当时在科龙相关领域非常专业的管理者,不仅在专业领域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而且曾经的同事关系使我们不需要重新磨合,我们之间没有内耗、没有猜忌。现在想来,这其中存在的机缘巧合就像是天意,是无法复制的。
我想,当时团队里的成员都有一份拼一次的决心与勇气,这样的我们聚合在了一起,才有了奥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