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云
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了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一堂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要有“先声夺人”的开头,更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一堂课如果只有凤尾般鲜艳夺目、俊俏多姿的开头,环环相扣的过程,但结尾却草草了事,就有可能会功亏一篑。所以教师在注目于课堂开头之时,也万万不可忽略了课堂结尾。古人曰“凤头”之时,还有“豹尾”之说。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结尾的设计。
一、结尾重升华
一堂课的导入和高潮,往往需要教师用自己丰富的感情体验和广博的知识底蕴充分渲染,营造出一种极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牵线搭桥。同样,课近结束之时教师如能把握好时机,用自身的情感体悟,围绕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情感,就能收到“课虽尽而意犹存”之效。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课尽处教者是这样做的:
师:“课文最后一句,我忘不了那一天。指哪一天?我永远忘不了什么?”
生:“邱少云牺牲的日子。”
生:“我永远忘不了他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战斗的胜利。”
教者相机出示邱少云的挂图课件,背景音乐是激昂的英雄赞歌,再加上教师用饱含深情的声音高声激情:“同学们,在‘391高地被夺下不久,朝鲜人民就在邱少云牺牲的地方竖起了一块丰碑,上面写道——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今天,我们面对这丰碑,发自肺腑想对英雄说——”
(出示这些后,有同学情不自禁站起来。)
生:“人民永远忘不了你!永远感激你!”
生:“邱少云,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非常敬佩你。”
生:“邱少云勇气可嘉,是真英雄。”
这样既有背景音乐、又有图像信息的结尾设计,符合“儿童用声音、色彩、形象来思维”的心理特点。在教给了学生知识,发展了学生能力的同时,挖掘了文本的内涵,荡涤了学生的灵魂,升华了文本的思想,更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
二、结尾激情思
小学语文课堂,很多教师还是以“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类似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总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受制于有限的认知范围内。学生发散思维、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就遭遇 “瓶颈”,施展不开了。因此,在课的结尾部分设计让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大胆想象、多向思维、肆意抒情,是帮助他们突破“瓶颈”的有效方式。比如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通过描述周总理简朴的生活和劳苦的工作,无限深情地赞颂了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学完这篇课文进行总结时,教者运用了“迁移”的方法,提示学生回忆以前阅读过的一篇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同学互相交流几分钟后)教者提出问题:“同学们应该不会忘记课文描写人民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吧!为什么总理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与爱戴呢?请结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到的总理,找找答案吧。用你们最真挚的情感、最美好的语言来赞扬敬爱的周总理?”一石激起浪千层!经过老师启发,学生们思路大开,纷纷举手我们要求发言,有的说:周总理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只求贡献不求享受,的确是新中国的好总理;也有的说:周总理平易近人,热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正当同学们沉浸在对总理的怀念和赞扬之时,教者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这样一位新中国的好总理离开了,如果你去送别他,你有什么特别的送别方式吗?”思考片刻后,生(1)说:“我会在他灵车经过的地方铺满鲜花,让他笑着走过。”生(2):“我想为他做一个水晶棺,让他永远留在我们身边。”这时另一同学站起来反驳道:“总理那么简朴,一定不喜欢看到我们这么浪费。”马上又有同学站起来说:“是的,他一定不会赞成你们这么做的,所以我们只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送别总理,我要向总理学习,我以后不会再随便浪费东西,乱花钱了。”这样的回答出乎教者所料,听着学生们的真情挚语,教者知道他们的思维打开了,他们读懂了。
三、结尾设悬念
课堂教学中,除课中情节令人回味外,若课尽时能不失时机地设下悬念,必然释放学生的潜能,打开思维的源泉。而学生则会在揭开一个个“谜”的同时得到超越自我的收获。比如教学《凡卡》这课结尾,作者没有写出凡卡今后的日子将会怎样,留给读者的只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省略号。在教学的最后,教者设下了这样的悬念让学生去思考:1.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2.假如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他会接凡卡回去吗?3.凡卡的痛苦生活能改变吗?这些问题萦绕在学生脑际,可使他们更深刻地去思考、去争辩、去关心凡卡的命运。这样的结尾,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留下悬念,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咀嚼、思考、领悟,不失为激思良策。
四、结尾适延伸
语文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有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几乎涉及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而课堂教学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就文教文,不做任何拓展延伸,学生势必知之甚少。相反的,如果我们能做到因文制宜,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阅读范围,带领他们尝试去实践,开拓他们的视野,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了《猴王出世》,课尽就引导学生去读原著《西游记》,甚至可以去拓展阅读我国古代四大名著,让学生的思维触角由课内伸向课外,将学生带入浩瀚无垠的阅读海洋。又如学习了《奴隶英雄》一文,课终了可以将学生以5—7人一小组进行分组,组织排演课文剧,先在班上表演,选出优秀的一队,教师再做辅导。无论从道具到音响,舞台设计等都做精心的编排,让他们为全校师生作汇报表演,此举轰动了全校。学生通过亲身表演,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阶级对立矛盾,深刻体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道理。这样的课后延伸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课堂教学艺术永无止境的探索中,课堂结尾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环节,但它的作用却是不容小觑的,有时甚至关乎一节课的成败。一个耐人寻味,富有情趣而又启迪智慧的课堂收束,将产生“课尽意更浓”的最佳效果,让袅袅余音绕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