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内涵与结构要素

2013-04-29 00:44李兵宽乐国林
高教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场域共生高等教育

李兵宽 乐国林

摘要:大学联盟的研究和实践需要属于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大学联盟理论来指导大学联盟实践活动。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两个以上的高等教育行动主体,通过一套完善的制度安排(包括组织结构),建立合作关系,遵照大学战略联盟运行的共生规则,形成的大学共同体,就是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其结构要素包括联盟场域、行动主体、场域角色、行动策略、共生关系、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等。

关键词:大学战略联盟;高等教育;场域;共生;结构要素

一、研究背景

大学之间的合作与联盟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教育现象,并且在国外多数联盟案例都比较成功,而在国内,大学之间的有组织校际合作、高层次的交流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大学之间构建战略联盟关系逐渐进入了高校决策层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视野。[1]国外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大学联盟,比如美国的常春藤大学联盟、英国的罗素大学联盟等。国内大学联盟活动日益活跃,如:产学研合作、职校联盟、互认学分教学联盟,以及当前最火热的“大学自主招生联盟”。于是,近年来大学联盟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

在当前的大学联盟研究和实践中,人们对大学联盟的内涵认知观点上比较一致,一般认为大学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学之间为了一定的目的或战略目标,通过契约制度形成的一种松散型网络组织,彼此试图组成的优势互补、共担风险、科技及教育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联合体。[2][3]

在大学联盟的意义和价值方面,研究者和联盟实践者提出了许多相互补充的观点,涉及了大学战略联盟与大学发展、办学效益、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对大学联盟价值的完整认知。比如:程勉中认为大学战略联盟能够提高教学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预防求全求大的“巨型大学病”[4];胡艳婷指出通过战略联盟,各高校的优势和能力相互融合,形成某种聚合效应,为联盟高校之间相互提供发展机会,从而有助于其在竞争中获胜[5];刘锐认为异质资源的不可流动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是高校建立联盟的原因, 也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来源。[6]

在大学联盟的模式探索中,不少研究者总结了国外大学联盟类型或模式。汪怿比较全面的列举了国外高校战略联盟与合作的9种模式,从最初级的联盟形式——契约模式(Contract model),到最高级的“第三级大学”模式(Tertiary university model)。[7]阳荣威把大学之间的战略联盟模式分为:资源共享式、学分互换式、共同开发项目式、合作办学式、联邦式等5种。谯欣怡[8]、简世德与王东月[9]、董舒与靳代平[10]等主张大学之间应当建立知识联盟。知识联盟是大学在实施创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促进知识流动、共享知识资源和创造新知识,通过契约形式与其他大学之间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知识联合体。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追溯,我们发现当前的大学联盟研究对联盟实践现象的归纳较多而对联盟实践的理论分析不足,重视分析联盟实践的过程、制度、形式和联合模式,但对大学联盟实践的理论支持、联盟逻辑和联盟机理的分析不足。进一步,当前大学联盟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是移植商业活动中的企业联盟的做法,但是大学作为非盈利组织,它们之间联盟和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之间的联盟,显然在目的、内容、活动等方面有根本的区别。因此,大学联盟的研究和实践需要属于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大学联盟理论来指导大学联盟实践活动,探索大学联盟的创新模式。本研究引入教育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场域理论,试图探索大学联盟的新模式,为我国大学联盟的健康发展提供知识养料。

二、场域和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

场域理论是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理论构架中,场域指的是在某个社会空间中的,受客观限定的行动者位置间的客观关系网络或结构。[11]每个场域都规定了各自特有的价值观,拥有各自特有的调控原则。这些原则界定了一个社会建构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行动者根据他们在空间里所占据的位置进行着争夺,以求改变或力图维持其空间的范围或形式。

根据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大学战略联盟其实就是高等教育场域空间内一种场域结构动态演化的形态。在高等教育的场域系统中,大学的发展既有较强场域的自主性,同时又存在彼此之间的竞争。大学发展的场域自主性体现在每个大学都至少占据高等教育场域的一个特定位置,比如:学科传统地位、办学定位、社会影响定位、学术声誉定位、国家分层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等等。在每个场域定位中,大学都(应当)有办学自主性、学科发展自主性和学术自主性。这是“限定的生产场域”的必然要求——大学确定自己的场域定位后,就必须在这个限定场域内进行专业化,发展独特的能力,形成大学在该场域的核心竞争力,否则,该大学就会丧失自己的场域位置。此外,绝大部分大学都承载着科学研究和科学应用的教育和社会使命,而科学场域的传统精神就是自由、自主和创新。大学荟萃就是这些具有科学精神的教学科研人员,这些科学群体影响和推动了大学的自主发展的倾向,从而,不断改变大学在高等教育场域,特别是系统之下的次级场域的位置和关系。

与此同时,大学之间又存在场域竞争和合作的空间。大学为了在高等教育系统中获得或保持更好的国家和社会的场域位置,彼此之间存在围绕以下次级场域的争夺:人才培养场域的竞争(主要是生源竞争)、教育资源场域的争夺、科研人才场域的争夺、学科(学术)场域的话语权争夺、社会声誉场域的竞争等。各个大学为了获得和保持场域的位置,都使出浑身解数,人才引进和激励、招生宣传、社会合作、学科交叉和科研团队建设、开发关系网络、学术资源垄断、制定规则等。不过,几乎没有一个大学可以在高等教育场域获得绝对话语权,在学科和科学研究领域也没有一个大学能够在所有学科和每个学科的所有领域中获得学科和学术优势——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哪怕只是某个具体专业领域,绝大多数大学的办学资源都处于稀缺状态,尤其是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原来的既使充分的办学资源现在也显现出短缺状况。

进一步,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研发,不是靠某个大学、某几位科研人员就能够取得突出进步的,而是需要不同大学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获得突破。基于此,大学之间围绕某个场域开展联盟合作成为必须和必然的趋势,通过大学联盟,彼此分享各自的场域资源、知识和信息,通过有组织的联盟互动和联盟合作,大学能够通过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的优势改变其在高等教育场域的位置,重构大学之间的关系,型塑高等教育的场域结构。

我们把大学之间形成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定位为共生性联盟关系。进一步,我们把高等教育场域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两个以上的高等教育行动主体,通过一套完善的制度安排(包括组织结构),建立合作关系,遵照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的运行规则,开展行之有效的价值活动,创造新价值、提升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共同进化的共同体,定义为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是以共生为核心理念的组织。它通过制度创新(共生界面设计和管理)实现盟校间高效的人力、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多向流动,创造新的价值,促进联盟成员共生进化。置身于大学联盟场域中的高等教育行动主体要遵照合作、共生的场域逻辑和运行规则,建立相应的制度,实现制度化的互动,创造新的价值,促进共生体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是以合作为核心价值,实现协同效益的合作组织。大学战略联盟场域的支配性价值观是合作、互利共赢,共同进化,但并不排斥竞争。在以共生为理念、合作为核心价值的大学联盟场域中,竞争是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合作性竞争,随着竞争性质的变化联盟场域中的竞争方式和竞争强度都将发生变化。首先,建立战略联盟后,在联盟场域内的竞争方式发生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盟校之间的竞争形态由外部性的淘汰性竞争变为内部化的合作性竞争,二是竞争形态由单个高校之间竞争变成联盟与联盟之间的竞争形态;其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竞争趋于更加激烈。战略联盟的建立在不同程度地提升了盟校的竞争实力,同时,竞争方式由个体竞争变为集团性竞争形态,使得高等教育联盟场域中的竞争更为激烈。

第三,场域共生性大学联盟场域的资源获取逻辑是共享。联盟以具有互惠能力和互补资源的盟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遵照能力互补、互惠互利原则,建立共生组织结构,彼此获取自身需要的优势资源。也就是说,高校转变过去的仅仅依靠从内部积累资源,通过合并或兼并方式及市场竞争方式获取资源的战略,开始通过制度创新,共享优势资源,实现资源规模的增量和资源结构的优化。

第四,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是盟校间核心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优化组合。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不是基于高等教育行动主体拥有的资源规模,而是其中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互补特性的资源构建的联盟。概言之,高等教育行动主体的联盟资本并不取决于资源总量,而是取决于具有竞争力的优势资源。

三、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的结构要素

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把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者变为合作者,改变了高等教育的竞争逻辑,把高校间无限的、淘汰性竞争转变为联盟内部的合作性竞争。这种场域共生性大学联盟在实践中需要多种教育要素和管理要素的组合,并通过联盟、互动、共生等相互连接形成联盟运作价值链。具体而言,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场域、行动主体、场域角色和行动策略等教育要素,它们通过共生关系、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的链接,形成大学联盟的价值链(见图1)。

图1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要素关系

(一)联盟场域要素

场域是不同位置之间的关系,每一位置受到它和其他位置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界定以及影响。每一位置的变动、转换是场域结构的重塑和调序过程,将影响整个场域结构。大学联盟场域是由一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人才师资、组织资源、科学知识等构成的联盟场域,联盟成员围绕联盟领域与目标占据不同位置,扮演不同角色,发展彼此间的关系和发挥各自的行动力及影响力。大学联盟场域将影响和改变高等教育场域的资源、知识及关系的结构和数量。

(二) 行动主体要素

在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模式中存在多元行动主体。多元主体是指大学联盟场域中有大学、企业、政府、市场(社会)、受教育者(学生和家长)等。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其价值链主要由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构成。知识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研发机构,而企业把大学和研发机构的知识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就是说,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的行动主体是大学、研发机构和企业。每一个进入大学联盟场域中的行动主体对联盟场域具有某种信念,他们对场域的支配性价值、资本、争夺对象、胜负结果具有某种信念,这种“信念”驱使他们参与联盟,并通过联盟来扩大资源总量和结构,去争夺资源,改变其在场域中的位置。大学战略联盟是基于分工与协作,实现协同效益的合作性组织,在实现整体效益的过程中,联盟行动主体将丧失主体性和独立性。

(三)场域角色要素

场域是客观位置之间的网络结构,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的场域中利益相关者扮演不同的场域角色。拥有支配性资本的行动主体将凭借这种资本去支配或控制他人,扮演主导联盟的角色,而资本占有量较少者扮演参与者的角色。在联盟场域中其他利益相关者,将扮演评价、监督角色。场域角色对场域共生联盟模式的意义在于,场域中共存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将扮演监督角色,监督、检查和审视联盟的发展。也就是说,场域共生战略联盟治理模式是结盟双方(至少二个成员)以及相关利益者共同构建三方治理结构。在大学战略联盟场域中,结盟的行动主体仍然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但在联盟运行中拥有支配性资本的行动主体控制联盟的运行,因此,容易引发角色冲突。联盟场域中的角色冲突是正常的,但角色冲突超出联盟控制阈限值,不仅会影响共生关系,甚至会导致联盟的解体。

(四) 行动策略要素

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的本质特点是合作共生,置身于这一场域中的行动者的首要行动策略是合作。合作是场域共生性大学联盟场域中的行动者的首选策略。在高等教育场域中,担当行动主体的各个大学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位序不同,它们所拥有的资本总量及结构存在明显差异[12],处于末端位置的高校既没有资源优势,也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日趋激励,面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单靠既有的资源是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进而获得发展,为此他们以生存为战略目标,构建战略联盟与其他高校相互利用,共享资源,实现协同效益,弥补资源缺口,提升其生存能力。

(五) 共生关系要素

共生是指两种或多种共生单元之间的结合关系。这种结合关系对各方都是必需的,因而是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关系又没有改变各方本身的性质和结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主要是内在因素而不是外在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共生过程中,各共生单元都要付出和获取某种物质。共生关系反映了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关系,其产生与发展是物质、信息和能量关系作用的直接结果。一旦这种关系消退或丧失,共生关系就消退或丧失;一旦这种关系增强或加深,共生关系就增强或加深。共生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能促进各共生单元向具有更强生命力的方向演化,进化是共生系统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

在共生过程中,共生单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创造新的价值,即实现价值的增值。大学创新的价值包括知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新的大学战略联盟是创造新价值的,促进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的联盟。也就是说,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是基于共生理念,建立共生关系,并通过制度创新(共生界面设计和管理)实现盟校之间的顺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多向流动,达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增值,以及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盟校共同进化的共生共荣的组织。

(六)组织结构要素

大学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以上高校基于契约建立共生关系,通过制度化的互动,实现共生进化的共生体。它的组织结构具有扁平化、网络化、边界柔性化和松散型特点。在联盟实践中根据组织目标、任务、互惠能力、资源互补性特点,可以在平行式结构、联邦式结构、星型式结构以及一体化结构中[13],选取适合的组织结构,实现资源共享和共生进化的价值目标。

(七)制度安排要素

大学战略联盟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高校结成的命运共同体,要想使联盟共生的愿景与目标落地,除了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外,还需要维持和保障联盟场域工作有序运作的制度安排。

合理的制度设计能实现共生单元之间的人、财、物及信息的高效流动,保证价值创造和联盟效益的分享,从而保证共生关系的长期稳定性。从高校战略联盟特点看,这些制度包括协调控制联盟关系的协调制度;创造的新价值的分配制度;共生单元之间高效的人力、物力、信息的多向流动的保障制度等。

四、结语

大学战略联盟是高等教育场域分化和整合的产物。高等教育行为主体在联盟场域中,通过联盟战略来争夺资源,由此改变资源总量和结构,改变场域的位置,形成高等教育系统的良性生态链,提升高等教育系统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场域共生性大学战略联盟的核心理念是共生,通过契约建立合作关系,以共生为核心价值观,遵循能力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行动规则,实现协同效益,改变高等教育的竞争逻辑,把高校间无限的、淘汰性竞争转变为联盟的内部的合作性竞争。启用场域共生性大学联盟概念能使人们更清晰地理解大学战略联盟的根本属性和特点。我们初步探索了这一模式的属性和结构特征,对其指导作用尚需进行实践探索和检验。

参考文献:

[1] 马陆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篇[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C].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1.

[2] 阳荣威.试论高校战略联盟及其构建策略[J].江苏高教,2005(6):38-40.

[3] 董志慧,沈红.论中国大学战略联盟[J].教育发展研究,2006(2):48-50.

[4] 程勉中.论高校的战略联盟[J].高教探索,2005(2):47-50.

[5] 胡艳婷.高校战略联盟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8):76-78.

[6] 刘锐.从资源理论探讨中国高校的教育联盟成因及形式[J].理论界,2007(5):127-128.

[7] 汪怿.国外高校战略联盟与合作的几种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3(10):6-10.

[8] 谯欣怡,黄娟.大学知识联盟中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55-5.

[9] 简世德,王东月.大学——大学知识联盟的内涵、特征与构建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07(5):164-166.

[10] 董舒,靳代平,余秀华.高校知识联盟的内涵、对象选择及其风险防范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7-8.

[11] L.D.Wacquant,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A Workshop with Pierre Bourdieu,Sociological Theory,(7),1989:39.

[12] 纪秋颖,林健.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核心能力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8-10.

[13] 湛俊三.地方高校战略联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86-90.

(责任编辑于小艳)

猜你喜欢
场域共生高等教育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