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开展中职校本教研工作

2013-04-29 00:44:03周志军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学理念中职

周志军

摘要:校本教研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本文阐述了开展中职校本教研活动的必要性,并从所在学校的实际出发,对中职校本教研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经验,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校本教研;教学理念

一、前言

教研工作是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和难题的窗口,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教学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践行中职新课标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同时又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从国家、广东省的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出,今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质量发展、内涵发展、师资质量整体素质提高。要做到这点校本教研是重要途径之一。

二、现状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来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以落实学校三年教学质量目标、推进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抓手,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尽管学校近几年在基础设施建设、内涵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面临新一轮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面临争创一流职业教育特色品牌示范校,特别是推进学校教学质量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研质量。

笔者多年从事中职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深感在中职开展教研心有余而力不足。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落后,上级部门不重视。多年来,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次等教育,因而在制定政策、规划以及发展措施上,往往以普教为主而忽略职教;在职教管理上,更是粗疏放任,缺少过程管理。在目前的教育行政部门中,职教管理还存在缺机构、缺人员、缺教研目标及评价考核制度等问题。

(2)认识不足,学校管理不到位。中职学校自身对教研工作不够重视,影响了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教学和教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它们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但有些中职学校却把教研工作当成了边缘工作,以致影响教学质量。中职生多半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他们学习有困难的主要原因不在智力方面,而在学习方法上,在于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也将很多精力放到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上而忽视了学生教学。职业学校办学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教学以技能为中心。”这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但是这并不代表中职教学就不需要教研,中职学校就不需要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主动参与校本教研的内在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然而因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不足,研究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也就不高。校本研究本来应当以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其研究过程应当是稳扎稳打、步步落实的。但在校本培训活动落实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教研活动比较单调,过于广泛以至于流于形式,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校本教研有效方法与策略行动研究,特别是在新的形势要求下,根据学校特点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种新的方法途径。

三、解决策略

如何开展校本教研,使校本教研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加强自我修养,形成教学特色。

课堂教学要有质量,那么教师也必须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潮流,自己的教学有特色。上海市北郊学校郑杰校长说过:“一名好教师就一定是对外部世界、时代脉搏保持敏感的人,只有与外部世界和时代脉搏保持着血肉联系的教师,才会与时俱进,终身发展,从而在教师职场上保鲜,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每一位教师,不管是年轻还是年长,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新的知识,才不会被这个知识更替速度特别快的时代所淘汰,才会在教师“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如果你的课没有特色,上课时缺乏激情,没有活力,学生自然不喜欢你的课。如何让自己的课有特色,那就要多听、多看、多实践、多总结,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2.加强调查研究,优化教研模式。

作为教研人员、教研组长等骨干教师要经常深入课堂进行调查研究情况,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师们的教学情况,了解师生们的需求。教师们也要经常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实际水平,从而为开展有效教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教学科组是校本教研的主要阵地,科组内教师的构成也决定了教研开展模式。师资是兴学之本,只有了解职教师资状况,并对职教师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开展有效教研活动,是教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客观分析及准确把握师资情况,才能使教学研究的对象及方向更为明确。

以我校师资结构为例:80-90年代的中职专业教师大部分是转行的教师,主要由数学、物理、化学教师改行来教机电、计算机电工电子等专业课程,这些教师是普教出身,没有稳固的专业基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是标准的应试教学方法与模式。对这类转行教师,要注意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并要转变教学理念,废除应试教育模式,采用适合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2000年后,特别是近五年的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科班的,但是非师范类的教师占了多数。没有接受正规的师范教育,缺乏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习经历。对这部分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认真研究职业教育特点及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更新教学理念,把握教研方向。

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在5个方面进行了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实用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技能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些转变,归根到底说明现在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非常重要。以往的教研更多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现在的教研活动更多也是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师“教”的技术,研究如何经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听明白授课内容,可以说是把大部分多的精力放在了研究教师如何“教”上面,而忽略了对学生“学”的研究。但是现代教学理念对我们的要求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如何学才是重要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教师如何“教”的同时,也要把研究的侧重点转移到研究学生如何“学”上来,实现教研观念的转变。

任何教师在学科面前都是渺小的,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其实一桶水也不够,我们必须带着学生找到水源。同时,让学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的技术和艺术,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应该就是“利用学生”或者“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换句话,也就是让学生积极、高效参与课堂教学,让课堂的主人变成学生。

目前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生本教学课堂,组织形式灵活,教学方法多样,符合学生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学生情趣,要创设课堂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强化学习过程体验,师生共创活力课堂。作为教师或者教学研究工作者,在听其他教师讲课时,也应该换个角度,以学生的身份来听课,并参与到学习中去。跟学生一样,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问题,参与课堂研讨交流探究,体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从而发现,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并把更多的精力、侧重点放到看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看教师的讲解或者表演。只有彻底改变教学观念,让课堂由“讲”堂变成“学”堂,我们职业教育教学才能开辟一片新天地,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4.形成教研氛围,追求教研实效。

学校教研部门应该为教师交流、发展、成长搭建交流平台,开展有效教研活动,追求教研实效。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比如听课、评课,新教师汇报课,新老教师同台竞技、集体备课等研讨交流活动,打造教研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让参与交流的教师取长补短,教师教学技术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成就一些骨干教师,使他们成为教学能手,教学名师。但是反思过去组织过的教研活动,有些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的效益没有达到最大化。

校本教研是教师立足教学第一线,将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加以研究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做一个能善于发现问题和乐于解决问题的有心人,这也是教师参与并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教师对校本教研的态度和自我发展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种态度和要求深刻反映了教师内在的个人发展需要。根据心理学理论,人的自我实现动机的产生需要两种力量,一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内驱力推动,二是以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外部诱因的激发。为了有效发挥教师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学校要建立以教师成长为目标的激励机制,建立以青年教师为对象的教学质量追踪制度和个人成长档案。成功的校本教研也离不开专业引领,离不开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请专家作专题报告,教学指导,对校本教研给予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的重视程度是校本教研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上学期以来,学校领导身体力行,既做管理者,又做引领者或合作者,拉开了我校几点大讲坛的序幕,经过近2个学期的大讲坛开展,学校的教研氛围提高了许多。

校本教研主要立足研究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学校校本教研也要十分重视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组织实施,这样更有针对性。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要关注活动形式,让教师愿意动起来;要关注活动内容,让活动更有实效性;要确立活动主题,使活动更具针对性;要设计活动过程,使活动更富严谨性。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推动教学各项工作,聚焦教师成长,形成各专业教研组校本教研的活动特色。有效的校本教研聚焦点和落脚点是如何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所以要继续加强以调整课程,让学生“学”有所乐;整合教材,让学生“学”有所获;更新方法,让学生“学”有所用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单位: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董月娥.做个永不贬值的教师[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4).

[2]樊平.加强校本教研管理,提升高专教师素质[J].人力资源管理,2011,(5).

[3]孙占军.加强校本教研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校长,2011,(12).

[4]潘亚宜.校本教研的管理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0,(26).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教学理念中职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甘肃教育(2016年22期)2016-12-20 22:06:34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0:37:18
浅谈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策略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3:37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7:47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1:00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9:35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