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三种策略

2013-04-29 00:44李春霞
广西教育·A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引导策略

李春霞

【关键词】 引导 自主探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0450-9889(2013)06A-0026-02

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实施相同的教学行为,所获得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基于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学习活动和生存方式的前提下,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构建有效的学习方式,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发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探究活动,让教师感受到学生身上焕发的巨大学习热情,更能在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身上焕发出的巨大的学习潜质。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促使它内化成学生经验系统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恰当的提问——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起点

提问的时机是有预见性的,如当教学到达关键处时,当教学达到重难点时,当教学达到矛盾突破点时,都是问题呈现的良好时机。面对课堂上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该用开放性的眼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课《花瓣飘香》时,首先让学生充满感情地品读课文,读完后谈谈自己对文中小女孩的印象,很多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小女孩是个善良的孩子”“ 小女孩是个纯洁有爱的孩子”“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

笔者抓住这个时机,赶紧抛出问题,请学生谈谈他们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回答:“从 ‘小心地‘捧着‘只摘一片花瓣‘舍不得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小女孩对花儿非常爱护,所以说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小女孩一定是担心自己生病的妈妈,所以经常清晨时分摘带着露水的花瓣给妈妈,可以看出小女孩对自己的妈妈非常敬爱、用心,我感觉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小女孩的爸爸虽然远在南沙当解放军,可是小女孩却把爸爸来信中的话记得清清楚楚,并且能听爸爸的话,不惹妈妈生气,照顾生病的妈妈,可以感受到她对爸爸的尊敬和思念,我也觉得她是个懂事的孩子。”

这样,教师把预设性的问题,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在合适的时机呈现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有效的研究和探讨,得到很好的生成。

又如笔者在执教《翻越远方的大山》一课时,学生读题之后,提问:“谁翻越远方的大山?他翻越成功了吗?”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回答是刘翔实现了对约翰逊的超越。这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课文题目是《翻越远方的大山》,如果题目改成《翻越大山》好不好呢?”学生很自然回答“不好”,笔者因势利导,问学生是否还有质疑。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刘翔是翻越远方的大山?不是翻越大山呢?加上这两个字,说明刘翔翻越得很困难,他是靠什么翻越这远方的大山的呢?”这样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本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质疑,把整堂课的探究氛围推向了高潮。

有深度的问题探究,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探究习惯,又让学生享受到自我创造的愉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开放的情境——自主探究学习的丰富土壤

开放的情境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丰富土壤,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良好的人际氛围的支撑。开放、民主、轻松的情境中,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从而有利于学习活动顺利高效进行。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中有一篇童话故事《小稻秧脱险记》,写了喷雾剂大夫用化学除草剂消灭杂草的故事,课文中有一个词“警觉”,学生难以理解,于是笔者便创设情境,假设自己就是那杂草,一边做动作,一边自言自语“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让学生从笔者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去体会,学生纷纷举起小手,说出自己对“警觉”的理解,甚至有的学生开始学着笔者的样子。教师创设了情境,学生更加愿意自主去探究和意会“警觉”的意思,而不再是教师枯燥地灌输和晦涩地解释。

又如《花瓣飘香》一文,讲述的是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故事,表现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课文以“爱”为线索,写出了小女孩对花草、对妈妈、对爸爸的爱。在精读课文时,笔者扮演了文中的“我”,和学生扮演的“小女孩”进行了对话:

师:“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小女孩:“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师:“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妈妈会高兴的。”

师:“你爸爸呢?”

小女孩:“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这一组对话由三个问题组成,看似简单的对话,却蕴含小女孩三种纯洁的爱,通过学生和教师表演对话,让学生关注文中的小女孩,产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是个怎样的女孩呢?学生在这样的对话情境中充分展开自主联想,体会小女孩的行为给“我”心灵上带来的触动,在课堂中受到敬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思想熏陶。

三、适切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的高效表达

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关注课程的研究方向、主要问题、概念描述和主题提升部分。学生怎样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怎样记录、表达和展示,则可以由学生自主发挥,自由探究。

苏教版第七册第5课《庐山的云雾》一文,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课文的2、3自然段分别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描写了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在执教这课时,笔者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喜欢的段落,学完了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结果有学生在汇报第2自然段时,一边轻轻背诵,一边按照“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顺序,把“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帽子,“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像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像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像天幕给大家画出来了。可见,给学生充足和充分的探究时间和自由度,学生会呈现给我们惊喜的成果。还有学生在学习第3自然段时,干脆写起了诗,把文中的省略号想象到了极致:“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驰骋草原的一匹骏马,转眼间就变成在浩瀚海洋里一尾自由快乐的小鱼;明明是舞着金箍棒的火眼金睛孙悟空,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披着轻纱跳着曼妙舞蹈的嫦娥。”

允许学生选择适切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体现了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一种开放心态,这种心态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的教师,心目中追求的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和机械的教学方式,而是多方位的思考。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自由地开展研究,自主地经历探究过程,有助于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自由地运用适切的探究方式,能深刻的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从而较好地完成自主探究学习。

(责编 韦 欣)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引导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