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应如何备课

2013-04-29 19:26刘步贵
新校园·上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案教学资源新课标

刘步贵

新的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诸多质的不同,从理论到结构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仅包括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课时的安排,更提出了原则性的教学和评价意见;它不仅为我们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还在教师使用教材、指导学生学法等发面提供了许多新颖、实用的建议。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一、备课应是教学的改造与创新

教师在备课时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去创新、设计教学方案,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应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从教学的“独白”转向“对话”;要设计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让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材出现的内容不一定全讲,教材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也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讨论或小课题研究。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教学形式,而且都是首次出现,每一节课的形式都迥然不同。备课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校、因人制宜,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案。教师还应积极倡导、构建创新的备课评价机制。在教师的相互评价中,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应要求他们备课注重规范,以锤炼青年教师备课的基本功;对中老教师,应要求其备课有创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优秀教师,则要求他们注重经验,形成教学理念。互评还要注重实用性,淡化实检性,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备课形式,如提纲式、随笔式、表格式和框图式等,以体现个性化教学的风格,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使教师从繁重的机械书写中解脱出来,使备课不再流于形式。

二、备课是师生双边互动式的合作

新课标强调“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任务,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如实物、图片、数据等),自己向家庭、亲友、社会人士做社会调查,自己制作有关学具,自己设计学习方法等。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还能使教师预测到学生的需要,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情感状态,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使教师在备课时,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三、备课应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

新课程倡导打造教学基础,做好教学的前提工作,了解教学对象的差异——学生差异。备课时,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设计课堂教学,把握学习的鼓动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根据对象确定分层施教,架好学习的桥梁,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消化得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只有这样,在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人都获得身心的愉悦,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四、备课应是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

新课标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教学和本校、本班教学。现实的教学环境中存在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资源库。他们能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而且这个资源具有再生性和不竭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另外,现实生活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蓝天、白云,家乡的山、家乡的河,校园的树、校园的活动等,对教学都是有意义的。只要有机结合,就能将它们与学科教材融为一体。此外,教材作为一种资源本身也是丰富的、多元的,只要我们细心去发现、善于多角度挖掘教材中的教學资源、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就会拓宽教学的天地。

另外,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文本新材料,还要备网络上的相关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改的一大新特色,有条件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备课这一先进的资源和手段进行备课。这不仅可以发挥网络备课所具备的资源保存方便、快捷、易修改等优势,把静态的文本教案变为动态的数字化教案,还能使教学资源达到共享,便于教师合作研讨、互相启发教学思路,促进群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进行课后备课,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课后,教师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教案教学资源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半张纸》教案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