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玮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0—6岁是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社会、幼儿园、家庭有责任合力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天窗,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让孩子们的思想可以恣意碰撞出好奇、求知、探索、发现的智慧之光。
多年来,科学教育一直是我们幼儿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并逐渐成为我园的办园特色。我们在幼儿科学活动的环境如何创设?选择什么内容?活动的组织、家庭、社区资源的开发,这些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一、创设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科学教育的环境
科学环境的创设是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客观条件。环境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始终围绕幼儿科学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创设可供幼儿主动参与探索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以确保幼儿科学教育的成效。
1、隐性环境——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
(1)教师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在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是否能大胆探索,乐于探索,遇到了什么难题,是否需要教师的帮助等,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不要问一些没有建设性的问题,而要用探索性语言来激发幼儿,“你来试一试、你一定能成功”等。在进行“奇妙的透镜”活动时,幼儿自己选择透镜来画主体小玩具,有的幼儿发现同样的物体怎么会画起来就不一样了,教师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引导他用手、眼仔细观察透镜,幼儿开始仔细的观察透镜,摸一摸后发现有的是凸起来的,有的则是凹进去的。这时候教师就和孩子们一起整理统计图画,让幼儿自己发现原来凸透镜的影像是放大的,而凹透镜是变小的。
(2)接纳孩子们的错误和失败。幼儿的探索活动并非每次都会成功,一不小心把水弄翻了,或把工具弄坏了,这在活动中都是很常见的事,这时幼儿的心理已经觉得很糟糕了,教师简单的指责或批评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扑灭他们求知的火花。对于幼儿的失败和过失,老师可以说一声:“让我们再来一次,好吗?”或“我可以怎样帮助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有效坚定他们继续探索的自信心。
(3)鼓励同伴间的交流和分享。在活动中,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能有效激发幼儿的进一步探究。因为幼儿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可以从同伴那里得到新经验和新信息;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的不断思考;同伴间的争论和矛盾常会引出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幼儿间智慧火花的碰撞,有意识引导幼儿的质疑,求异,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2、显性环境——提供丰富的物质设备和活动空间。
(1)让走廊成为孩子探索发现的场所。当孩子和爸爸、妈妈手牵手走上楼梯,首先会被一张张孩子探索秘密的照片所吸引,这些照片是我园组织幼儿开展一系列科学活动的缩影,照片记录下的是孩子们亲历科学时各种丰富的表情,或惊讶、或高兴、或疑惑……每一层的走廊上更是多元得风景线,这些都是教师和孩子们用聪颖与巧手,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布置的墙面,有“发光的奥运娃”、“拼装小汽车”、“谁先落下来”、“敲敲打打”、“智走迷宫” ……每一楼层都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了可以让幼儿操作的,简单且实用的活动墙面。
(2)让区域成为孩子实验验证的基地。我们在每个班都设置科学区角,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研究,这些材料虽然只是一些普通的瓶子、盖子等等,但在幼儿的手中却变得很有价值,他们在瓶子上装上了不同的图形、图案,有的变成了汽车轮子,有的变成了花朵……
(3)让活动室成为孩子亲历亲为的空间。在活动室里,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系列活动。如:大班“电”系列、“纸”系列、“影子”系列活动、“蛋宝宝”系列活动、操作类。中班:“好玩的水”、“膨胀”系列。小班:“有趣的泡泡”系列活动、“水”的系列活动、“糖果”系列、“颜色”系列。
(4)让自然角成为孩子求异思索的沃土。植物天生就是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什么时候土豆发芽了,爬山虎怎样才能爬的高,这些问题都在自然角里被孩子们津津乐道着。瞧,胖胖的大冬瓜比小朋友还要高,还有那绿油油的青菜和大蒜、紫色的茄子、黄色的南瓜无不吸引着小朋友的目光。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在课间和散步时来给植物浇水和松土忙得不亦乐乎。在这里他们会问,为什么要给植物浇水?没有水喝,植物会怎样呢?为什么有的种子发芽快,有的发芽慢呢?“自然角”、“种植园”成了小朋友求异、探究、思索的阶梯。?
二、选择源于幼儿生活和兴趣的科学教育内容
1、科学探究内容应来自幼儿兴趣
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是教育的有效起点,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探究活动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比如《糖果宝宝不见了》中的实验材料“糖”对于三岁多的小班幼儿来说,是非常喜欢的,它精美的包装、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因此,我们选择这个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的内容,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的经验,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产生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欲望,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这是幼儿第一次参加科学活动, 孩子们置身其中,开心、乐学、投入,为幼儿开始做中学活动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活动真正实施的过程更是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2、科学探究选材应来自幼儿生活
我们确立的主题内容应该是来源于生活,从幼儿周围生活中取材的,其实并不是涉及到高科技的深奥的内容才称之为科学,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启发幼儿善于思考、质疑,能使孩子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长存好奇心理,激发探究欲望。
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孩子在玩水的过程中会自然地发现一些关于水的各种科学现象,如什么物品在水里沉下去、什么物品在水里浮起来、什么东西不见了等,这些有趣的现象深深吸引着孩子,孩子与水的游戏与探索没有尽头。3—4岁的孩子可以充分地与水游戏,运用多种感知去丰富关于水的感觉经验,为探索发现水的各种科学经验做好准备。在“好玩的水”主题系列中, 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水的特性,如《小鱼游游》该活动的内容与材料均来源于幼儿的周围生活。以一种情境的方式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很是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情境把孩子们带入到活动中并且乐此不疲,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观察到了水彩笔画的小鱼的变化,以及蜡笔小鱼的不变。《海洋球在水中会怎样?》这个活动选取了幼儿平时玩的海洋球作为实验材料。虽然幼儿平时都玩过,但用它来做实验还是第一次,我让幼儿先调动眼、手等感官来感知海洋球的特性,發现海洋球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都是一样大的、是圆圆的、用手摸摸是光滑的、捏一捏有点软,扔在地上不会破。设计该活动时我们就希望幼儿在实验中能排除颜色干扰,观察物体的漂浮现象,他们尝试将各种颜色的海洋球放入水中,观察感知漂浮,孩子们在活动中也确实达到了预想的效果,获得了许多有益的体验。
3、科学探究过程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幼儿的科学教育的内容应更多地在一日活动中进行。在散步时,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花草树木,春天寻找什么花最早开的,哪些花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的;秋天观察树叶由绿变黄到枯萎的过程,踩一踩落叶,听一听树叶发出的声音等等。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安排了各种科学小实验。如:小实验“会转动的螺旋桨”、 “哪个小球跑得快”、“会变的颜色”、“什么东西会溶解?”等等。在体锻活动中,让幼儿头顶雪花片积木,让孩子想办法不让雪花片积木掉下来;在“踩影子”的游戏中,让幼儿发现影子是黑色的,有的时候会很大,有的时候有很小,是会变化的。
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蕴含着探究的内容,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让幼儿感到学科学、做科学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
三、开展幼儿乐于探究敢于尝试的科学教育活动
科学活动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又是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主要方式。由于受经验水平和思维特点所限,幼儿探究、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具有很大的试误性,需要多次尝试探索才能接近答案。因此在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验验证是重要环节之一,在活动中,无论孩子们提出的假设和探究方式是否和老师一致,教师都应支持和鼓励幼儿按他们自己的想法实践,让孩子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获取新的知识经验。比如《吹泡泡》的活动中,教师提供的吹泡泡的小棒是各种幼儿喜欢的形象,如小兔、星星、月亮等,由于幼儿对这些事物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小棒的形状上,所以他们的猜想就受到思维的影响,幼儿猜想的泡泡形状都是和小棒的形状相对应的。我给每位幼儿准备了三个不同的材料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充足的材料进行操作、尝试与探究,反复体验、比较、建构经验。最终,使幼儿在操作实验后自己得出了结论,不管小棒是什么形状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四、构建家园互动,协调合力的科学教育平台。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好人这样一个极细微的任务。不论是作为家庭导师、观众(听众),还是作为幼儿园教育计划的支持者,抑或作为共同学习者,家长的参与支持都表达着一种对孩子教育的价值。一所幼儿园是否采取了一种方式,使家长的作用合理化和合法化、训练家长、与家长交流并形成网络化联系、制定支持父母参与的教学计划,对该园教育计划的成功和最终教育孩子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已证实,当父母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时,孩子在幼儿园中会表现出更好的成就和更强的自尊。
孩子们往往会把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反馈到家庭,因此,家庭也是我们开展科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我们通过幼儿园网站建立了相关的栏目有“做中学园地”、“特色教育”“科普园地”三大版块,构建家园互动的科学教育平台,使家长能更清晰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向,也便于家长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中去。通过选举“荣誉家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
定期开展的“科学活动开放日”活动,把家长带进了课堂,让家长在观摩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科学教育活动,第一时间了解教育的反馈情况,力争家园同步协调地进行教育。“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活动中,教师们发现,家长的兴趣和孩子一样浓厚。我们选择有趣的实验发给家长,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实验,并记录孩子的语言和感受。家长们非常乐意参与其中,他们也和孩子一起在欣喜的探究着、发现着,很多家长们激动地说:“幼儿园不仅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关键是教会了我们家长怎样去培养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了主动探究的活动空间,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素养,真不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园的科學教育活动,似喜人的春雨,悄悄滋润着孩子、滋润着老师、滋润着幼儿园,让我们尽情享受这春雨的润泽吧!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科技实验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