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好文章,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积累和生活感悟。因此,作文教学要带学生走进生活的丛林。一方面来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一、引导观察,积累素材
首先要教会观察的方法。儿童的观察不总像成人那样自觉,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常常是在自觉的兴趣爱好的心理驱动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观察心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观察的对象。这时,教师及时提醒他们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用头脑去想。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 再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教给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才会有针对性地快速提高。
其次要增添观察的趣味。小学生在观察中的思维永远是活跃的,他们会在观察中对同一对象作出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反映了学生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特点的基础上,应该有意识让学生给观察的事物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比如说,观察秋天的落叶。秋天的落叶是什么颜色?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时像什么?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个生动的意象就出现了:秋天的树叶是金黄色,它们一片片从树上落下来,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秋天的树叶是红色的,远看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秋天的松柏依然苍劲,它们恰似一个个威武的士兵穿着绿军装正在站岗放哨……学生们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特点随时记录下来,这样长期积累适时应用,才能把事物描写得有血有肉,形象生动。
再者就是要培养观察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强化学生的观察意识,促进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
观察习惯的培养可以采用记卡片法,学生随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也可以把观察到的结果在班上定时交流,还可以把观察的结果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
二、创设情境,增添素材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学生会说了,也就有了写作的素材。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活生活表象,提取生活素材。
1、利用媒体。习作内容空洞,言语贫乏,这与缺乏习作体验有关系。指导作文时,可以借助实物、照片、歌曲、录像等媒体。再现生活,让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例如习作《家乡巨变},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当教师把拍摄到的一张张图片展示出来:一幢幢漂亮的新楼 房,一件件高档的家用电器,一个个满面笑容的农村大伯、大娘……这些图片唤醒了学生原有的生活认知。学生给图片 拟标题,进行片段练笔,最后完成整篇习作。
2、角色表演。针对儿童喜欢表现、擅长表演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扮演习作中的有关角色,进行相应的角色感受和角色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以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
三、追问记忆,挖掘素材
教材的追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回忆,小学生在开始作文时,面对的材料虽然有意义但往往说不具体,道不明白,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写作信心。这时,教师应及时采取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记忆,让过去的事物在头脑里一遍遍地“过电影”,直到觉得非常清晰为止。例如写《我的妈妈》这篇文章,同学们纷纷选择了“送伞”的情节,我便追问:“你怎么把伞忘带了呢?”有的答:“我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的。”有的说:“我老睡懒觉,临上学时慌里慌张的所以没有带。”还有的说:“我出来时天气好好的。”我说:“没带伞的原因各有不同,妈妈送伞的情况是不是也各不相同呢?”学生说:“那次妈妈自己还在生病呢!”“妈妈送伞来的时候,火气很大,直怨我太粗心!”“妈妈怕我上课分心,在校门口站了一节课呢!”这样一追问,学生就明白了:送伞反映母爱,表现却各不相同。看似雷同的题材,经过教师的精心点拨启发,仍然有着真实的生活内容,作文也变得真实了,生动了。
总之,作文要有意思,要让学生用个人独特的视角去看自我,看世界,作文教学呼唤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去观察,去积累,去体验,去感悟,惟有如此,才可能有作文的创新,才可能有独具个性的佳作。
【作者单位: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下屿小学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