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3-04-29 13:37袁景涛
大观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袁景涛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学要力求导入及时、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学、禁忌代劳,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它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需要学习的内容远不止简单的操作,或是几个软件的应用,所有的硬件设施,软件配置都变化的非常快。如果我们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为最终目的来上信息技术课,那必将导致学生灵性的泯灭,创造潜能的的丧失,且以一周两节课的课时来说,所能学到的内容也极少。以信息技术目前的更新速度来说,可能不要等到学生毕业,所学的知识可能均已过时,难已应用了。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成了我们最终的目标。下面我就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导入力求直接

现今的学生们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是他们喜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门课能够带给他们类似于体育课的轻松自在,也不是因为信息技术教材上的内容多么吸引他们,而是因为这门课的学习内容相对轻松,计算机和因特网的魅力以及他们想当然认为的上信息技术就是上网的魔力。所以真正增强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客观地讲,计算机课教室要比一般教室大很多,同样的50个学生,师生间的距离就要比在一般教室里远些,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约束力就相对小很多。有好多学生上课时都不喜欢坐在离教师近的位子上,似乎远离老师而坐,就可以不受课堂的约束。而且大部分学生刚进到机房的时候,往往压抑不住一路走来所引起的兴奋,总是在忙着和鼠标、键盘亲密接触的同时还不忘和旁边的同学拉呱聊天。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引导学生迅速地进入课程内容,让这宝贵的“每周一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呢?我认为关键是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入语。

导语的设计要体现学科特点,我们教的既然是计算机课程,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这一资源。我们每节课都有事先准备好的课件,这些课件就是我们用来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不只包括文字,还有声音、动画、视频等内容,充分利用这些元素,会使我们的课件生动起来,起到代替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作用。

二、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学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旧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要设计好每一个任务,纵观整个课程,统筹安排教学内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最基本的内容,是所讲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才能对所学课程有基本的了解,由教师带领学生系统学习。此部分内容的任务设计成第一层次的任务:基本任务。任务要求十分明确,它包含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方法,教师给出具体的样例,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只要学生能按照样例做出来,就初步掌握了任务中所包含的新知识、新技能,这种形式的教学比较适合于每个教学内容的开始教学。

2.完成基本内容的教学后,学生入了门,进入第二类教学内容,进行第二层次的任务设计:提高性任务。任务中的一部分内容是教师明确要求的,另一部分是允许学生自由发挥的。

3.第三类教学内容是每个教学内容学习完后的电子作品设计教学阶段,此部分的任务是第三层次的任务:开放性任务。教师只给出一些要求,其形式和内容完全由学生去组织安排。比如Word单元的综合练习,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小报,要求有图、有文、有艺术字、有分栏等,其内容和版图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于每个模块的综合学习阶段。在这两类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可以进行他们的任务设计,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还会碰到许多没有学过的知识,这些内容是教学重点,但它们一般是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只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点拨,学生就能自己从书本上或计算机上获得,也可以通过自己实践探索解决,这两类教学内容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4.第四类教学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学后仍然心存疑虑难以明白的内容,即教学难点,这类内容需要教师给予指导点拨,采取与学生讨论研究、演示和鼓励多实践的教学方法,属于大多数同学的问题,综合起来与同学一道讨论研究,属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则单独进行辅导。这样,从教师带着学到自学加辅导,学生就会逐步过渡到自主学习的状态。

三、多激励,少提醒,放手去做,禁忌代劳

在课堂上,学生完成任务往往不会很顺利,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老师询问:“我怎么做不出老师做的那个样子呢?”“这个页面怎么设置啊?您帮我做做行吗?”类似的问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躬身示教,并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演示给学生看,那么几乎要占用整节课的时间。而且老师做完以后,学生并不见得能够掌握,以后自己再做的时候,可能还是一片茫然。在教学中,要尝试着拒绝学生提出来的某些问题,不再“有求必应”。当学生问教师能否代做的时候,教师要说:“你自己再琢磨琢磨,自己再试试看。”当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提醒他们:“如果你遇到困难,离你最近的不是我,而是你面前的电脑。”这样,适当的提醒会使得他们茅塞顿开。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健全人性的形式。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可通过自我 教育 而成长。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的潜能,既主张平等也承认差异,是一种注重情感、符合人性的学习理论。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的确,“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