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要:在现代企业中,人才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企业如何培养人才为我所用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其中必然涉及培训课程。企业培训是否有效,取决于培训课程的开发是否成功。文章对国内外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模式展开论述,试图梳理企业培训课程的脉络。
关键词:企业培训;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79-04
一、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意义
1.企业培训的功用与效能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如果对人这种特殊的资源进行投资与开发,可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大、最有投资价值的资源。企业的管理着渐渐意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比较有效的途径便是对企业内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开发。
美国著名学者雷蒙德 ·A·诺伊认为,培训是企业有计划地实行改善员工现有工作能力的活动,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或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行为。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培训作为开发与发展人力资本的基本手段,早已突破了原有的纯教育意义。
因此,良好的培训便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取得双赢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式,培训可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能为企业留住人才。企业培训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好方式,培训对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形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企业培训的有效性归根结底依赖于培训课程的成功开发
通常来说,一个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建设过程及企业培训需求分享、企业培训设计、企业培训课程开发、企业培训实施及培训效果评估,各个环节相互独立而又互为前提、密不可分。企业培训课程作开发是企业战略发展及培训目标与具体教学、训练、教育实践活动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也是员工获取信息、形成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据调查发现,就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在企业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培训课程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套用学校学历课程或照搬国内外企业培训课程的现象,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实际,致使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极大浪费,打击企业组织和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3.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研究的意义
(1)实践意义。据调查,多数企业培训目标和内容没有依据自身特点和需要来确定。部分大型企业的培训课程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课程体系也能随企业的发展定期调整,使培训能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是保证企业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课程是保证培训成功的途径。因此,研究企业培训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为企业制定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此外,还有利于培养人才,解决企业课程开发缺乏针对性、实用性的问题。
(2)理论意义。①从课程论思想出发,以人力资本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及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为企业培训课程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②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引入企业培训课程的开发过程,重构基于该理论核心思想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及实践模式,注重对课程开发需求的分析,使企业培训课程更具有针对性;③将柯克怕特评价体系引入新的课程开发过程,实现对企业培训效果的全面评估,为其他企业培训效果评价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企业培训课程的研究现状
1.国内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及支持下,为了改变职工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对企业员工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例如,针对1949年职工中文盲约占80%的情况进行三次大规模的识字教育、扫除文盲运动,这是在我国出现企业培训的标志。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培训已经提高到新的水平。但是,整体水平还是落后于西方国家,课程的开发过程不规范,整体上处于经验探索阶段。
(1)关于培训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培训课程开发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
第一,参考成人学习理论设计企业培训课程。张继宏成人学习的心里特点是:认知风格相对稳定,具有自我完善的动机,具有较强的自制力,自我概念由依赖性转变为独立性。其学习特点是记忆力差,但理解力强。成人学习内容应用性强,是带着一定问题来学习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型向参与型转化;但相对学习时间较少。成人学习带有一定的焦虑性和功利性。因此,培训时要区别对待不同员工,与他们一起分析培训目标。采用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坚持实践性原则,让员工在做中学。事实上,学习理论描述了人类学习的心里机制,并不能告知人们该如何学习,更不能直接演绎人们该如何教学。
第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PDCA循环理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部分进行研究时,都必须弄清楚这部分在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联,等等。根据美国管理学家戴明的归纳,人们做任何工作必须经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而要达到预期效果或同一工作目标刷新,只经过一次循环是不够的,要经过数次循环。
(2)关于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不断尝试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改变企业培训的课程开发模式,以期有效解决培训课程开发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研究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将学校情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向企业培训领域移植。例如,有研究将“双主”教学设计理论引入企业培训的课程开发。双主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何克抗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其将“以教为主”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其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理论思想,不仅弥补了以教为主、以学为主两大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方法的缺陷,还兼具二者的优势,是新形势下我国教学系统设计方面的重要理论指导和方法。但我国课程教学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等工作都是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阶段大大弱化,不再需要针对特定社会职业领域进行需求分析和内容选择,因而学校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制定通常先于内容分析,这使得人们误以为培训课程目标制定通常先于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与企业培训的实际情况不符。
第二,借鉴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路。蔣乃平等人开发的集群式模块课程是在借鉴MES(模块式技能培训)、CBS(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双元制”等国际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成人教育内在的规律,研究的一种培训课程模式。体现个性与共性、系统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宽基础、活模块”,是其课程结构的设计,并不是门类课程的具体设计方法,无法直接解决培训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但课程模块化的思想值得借鉴,可增强课程的适应性、降低课程开发的成本。
第三,“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该模式是青年学者黄健博士长期从事成人教育研究的成果。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以系统思考的法则为基本原则,把课程开发看作系统的、综合的过程,以一定的教育哲学和课程思想为指导,以实现社会、组织和学习者对课程的具体要求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对课程的目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方法、时间、空间,以及所需的物力、人力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第四,系统化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胡连峰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实践操作经验,提出了系统化培训课程开发模式,以提高企业培训的质量与效率。系统化培训课程开发模式一共有8个环节,即确定需求、立项、制定学习目标、课程设计、内容开发、试讲、实施、评价与修订,每个环节都包括名称、主要人物、主要采用的评估方法和修订等环节。
2.国外的研究
国外的企业培训工作开展较早,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比较成熟。在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研究领域方面产生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开发模式。
(1)关于培训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第一,泰勒的课程开发理论。美国教育家泰勒在其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在编制课程与教学计划时,必须回答4个问题: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施?对上述4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课程开发的最为核心的部分。同时,泰勒又认为“教育目标”的确定和表达是课程开发的首要问题,社会生活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来源。
第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知识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才会有意义。枯燥、抽象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只有从真实情境出发,通过分析、解决真实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建构。
第三,终身教育思想。法国教育家朗格朗认为,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便可以终身应付自如的观念已经过时。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个人的发展和作为连续经验的结果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自我实现。由此,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首先是组织适当的结构和方法,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学习和训练的连续性。
第四,职业学习理论。职业学习理论由传统的“产生性教学策略”向“可能性教学策略”发展,其特点是注重学习情境与学习主体的研究:强调研究式、自学式和非常规式学习方法。西方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理论界有三大理论思潮,体现出未来职业学习的发展趋势,即行动导向学习、社会性学习和组织学习理论。其中,组织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是革命性的。组织学习是指一个组织(如企业、学校和机关等)在过去的行动和绩效与未来的行动之间产生新知识和建立联系的能力,特别是发现错误和进行相应修正的 能力。组织学习可改变组织的价值和知识基础,并产生新的行动标准和策略。
(2)关于培训课程的开发模式。
第一,霍尔模式。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霍尔提出的注重课程要素对课程开发影响分析,强调满足成人学习者学习需要、吸引学习者参与课程设计的霍尔模式。该模式将培训课程开发归结为7个步骤:确认可能的教育活动、对教育活动的选择做出进一步决策、确认与精选目标、设计适合的课程、使课程适应更多学习者的生活方式、实施课程计划、测量和评价结果。该模式归纳和总结了成人培训课程开发的工作步骤及主要内容,其优点有:首先,范围广泛,适合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其次,课程编制考虑多种因素,这一模式不仅考虑学习方法、时间安排、学习顺序和评价标准等课程要素,对课程开发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也作了重要提示;最后,强调课程应满足成人学习者的需要,吸引学习者参与课程设计,提高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第二,纳德拉重要事件模式。美国学者纳德拉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重视学习需求分析,将短期培训课程开发归纳为8个重要事件的“纳德拉重要事件模式”。这种模式十分注重对培训需求的确认。从本质上说,培训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需求导向性”模式。存在培训需求就表明工作未达到组织所期望的要求,因而培训前就要指明工作绩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课程目标的设计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只有通过目标设计,才能将抽象的教育意图和实际的教育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教育需求,并指导课程开发的其他环节。
第三,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的“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双元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
此外,还包括建立在职业培训系统基础上且创造性地运用“模块设计”思想的MES课程开发模式、注重以能力为本位的CBE课程开发模式,等等。虽然这些模式的指导思想不同、课程开发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但都非常重视课程开发的前期分析,尊重成人学习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美)泰勒.课程与教学论[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美)雷蒙德·A·诺伊.雇员培训与开发[M].徐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赖春明等.中国成人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皓岭,高勇.现代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
[5]徐宝侠,张梅丽.谈国内企业培训课程设计[J].中国培训,2003,(11).
[6]陆建明.成人教学实践发展的新动向——个性化培训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4,(4).
[7]李志敏.国外职业培训发展的特点[J].中国培训,2005,(8).
[8]乐传永,曾宪群.基于成人学习特质下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9]侯锷.以情境为中心: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新趋势[J].中国培训,2008,(11).
[10]孙双等.基于课程知识建模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技术框架[J].现代教育技术,2010,(3).
[11]彭韶敏.企业内部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经济与企业文化,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