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孟子“养吾浩然之气”的理想人格思想。孟子养浩然之气的思想是作为一种修养方法提出的,文章对孟子的养浩然之气的思想做了剖析,分析了孟子养吾浩然之气的人性论根据。
【关键词】孟子;浩然之气;性善论;理想人格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学术思想空前繁荣。儒家学派成为当时的显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孔子、子思一脉,阐释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孟子思想理论完备,博大精深,在其修养论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养吾浩然之气”。了解这个命题的深层次含义,有利于加深对孟子“内圣”思想的理解。
一、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一生对孔子十分敬仰,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一生以学习和传播孔子的儒家思想为己任,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曾提出养吾浩然之气的思想,这是他修养论的重要命题之一。
什么是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呢?《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到: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为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当孟子被问到什么是浩然之气时,孟子回答说很难用语言表达,有言不尽意的感觉。“其为气也,至大至刚”,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呈现出伟大的气象。孟子的这种描述有一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感觉,带有一定的个人体验性。孟子认为浩然之气应该在平时生活中存养,“以直养而无害,则赛于天地之间”,意思是说平时的生活要培养浩然正气的心态,不去破坏这样的心态,时间长久自然会形成这种大丈夫气质。这种浩然之气的培养靠平时的存养,同时要配合义与道,“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义,就是孟子说的礼、义、仁、智四德中的义。“义与道”就是讲为人处世中要讲道义,为人正直热情,尊重别人,正气浩然。如果生活中不以道义为生活准则,任由己性,浩然之气就会变得疲软甚至消失,“无是,馁也”。孟子又说,“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这种浩然之气是平时长期积累义所形成的,是通过平时为人处世中培养出来的,而不是靠有意去做一两件道义之事就能够获得。“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如果日常行为中修养不够,做一些不符合道义的事情,行为违背了内心的道义准则,则浩然之气就会疲软了。“心勿忘,勿助长”,即是说此浩然之气,不能做作而为,要自然合乎道义,刻意强求,适得其反。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体现了孟子对伟大人格的追求,是其内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吾浩然之气属于方法论的范畴,是从修养论的角度提出的,而要充分理解孟子的这一思想,必然要搞清楚孟子提出这一方法的深层次的根据,这就必须从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中寻找答案。
二、孟子养吾浩然之气的人性论分析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性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早在先秦时期,先贤就已经开始探讨“人是什么?”“人的本性到底如何?”的问题。先秦时期人性论的探讨主要体现在对心和性的分析上,心性问题是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一项基本理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始祖,但在孔子那里还没有明显的心性论思想。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传承者,他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他对儒家心性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思想,成为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本文所谈到的养吾浩然之气的思想也是孟子的心性论思想的延伸和体现。孟子的性善论是对人性本质的分析,是对人性的根本看法,性善论是他修养论的基础,修养论体现了他的性善论。
养吾浩然之气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道德修养是为了成就“内圣”,而人能否成圣,或怎样成圣,这得从人性本质上寻找答案。圣者,与天地同德,具有浩然的气质与伟大的人格。圣人、大人皆由人来做,在孟子的思维里面他认为人本性是善的,人性本善,人有向上成圣的潜在本质。
孟子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体之于安佚也,性也。”(《孟子·尽心下》)这是说人有动物性的一面,有耳目口鼻之欲望。在孟子看来这些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不是人的本性。孟子认为人性中具有“异于禽兽者几希”的部分,那么这“几希”是什么呢?孟子说: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孟子·尽心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人人都有同情怜悯的心,孟子将人先天具有的“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等视为人的“本心”。孟子从“本心”来论证人的“本性”,明确提出了性善论,人性本质是善,性善就是人区别于禽兽的“几希”。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在孟子看来“四心”作为道德本心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普遍本性,人皆有之。正是由于人有“四心”才得以发仁、义、礼、智四端,人有四端就像人有四体一样,因此仁、义、礼、智四德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在本性之中,这正说明人性是善的。孟子通过“本心”的道德性证明了“本性”的道德性。人性本善,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于人或者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根源于人心、人性的。所以,《孟子·告子上》中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性善论的确立,为其“存心养性”的修养论奠定了基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从尽心知性到知天成为贯通天人的一贯之道。“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尽自己的道德本心去做事,就能认识到本性的善,进而可以知天。养吾浩然之气是知性知天的途径,是体会人性本善的方法,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与天同德。
通过以上的分析,孟子“养吾浩然之气”思想是以其人性论思想作为根据的,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将天人贯通,修养身心便有了根本立足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子追求“内圣”的一条途径,浩然之气体现了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气概,一种风度,一种高尚人格。这种人格至仁至善,代表了儒家“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徐洪兴.孟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郭树伟.试论孟子的养浩然之气[D].郑州:郑州大学,2004.
[4]余新华.论孟子以心证性的修养方法——兼解“养浩然之气”[J].东北师大学报,2001(5):85~90.
[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