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的疗效分析

2013-04-29 03:46韦志伟孙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疗效

韦志伟 孙莉

【摘要】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翼状胬肉患者66例(68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34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33例(34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2±1.5)个月,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7.06%,复发率为2.94%,对照组治愈率为82.35%,复发率为17.65%,两组相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手术可有效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具有创伤小、修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安全、可靠有效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翼状胬肉;结膜瓣移植;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54-02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轻者影响美观,引起眼部刺激症状,重者因引起屈光异常或遮盖瞳孔而导致视力下降。翼状胬肉进入到瞳孔区可影响视力,肥大而充血的翼状胬肉可牵拉结膜引起散光;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1]。目前翼状胬肉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胬肉转位、单纯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板层角膜巩膜移植等[2]。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为主,但传统的单纯手术切除术复发率高达20%~70%[3]。因此提高手术质量对此病的预后十分关键,为寻求一种复发率低,操作简便的手术方法,我们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并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共66例(68眼),胬肉均为侵入角膜达瞳孔缘以上,而无其它眼表疾病。排除复发性胬肉;排除慢性泪囊炎、沙眼、睑缘炎、过敏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瘢痕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干眼症及其他眼表病的病例。胬肉生长时间为6个月~10年,平均(3.8±2.5)年,其中男39例(40眼),女27例(28眼),年龄35~76岁,平均(56.8±6.7)岁。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34眼),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的手术均为同一医师操作。

1.2 方法:

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眼按常规消毒铺巾、开睑,盐酸奥布卡因眼药水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5ml加上1 滴0.1%肾上腺素督肉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在督肉体部偏鼻侧距角膜缘约5mm处作外弧形的结膜切口,分离结膜下组织,保留正常的球结膜 钝性分离督肉体与球结膜间粘连,用有齿镊提起督肉组织,用剃须刀片轻轻B角膜上剔起督肉头部, 随着角膜弧度向鼻侧剃起督肉,使角膜透亮光滑,分离至角膜缘外约5mm处,巩膜表面无残余督肉组织,止血钳钳夹督肉体部半分钟,自钳夹处剪断督肉 巩膜表面烧灼止血,以5 -0 丝线将球结膜连续缝合于角膜缘外4 ~5mm处浅层巩膜上,结膜囊内涂红霉素眼膏,无菌敷料遮盖术眼。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麻醉与对照组相同,从胬肉颈部剪开球结膜,伸入虹膜回复钝性分离胬肉体部的结膜与结膜下组织及胬肉与巩膜间的粘连。钝性分离胬肉头部,刮除角膜表明残余胬肉组织,剪除胬肉头及体,切除结膜下增生组织,避免伤及肌鞘和泪阜。显微镜下将术区巩膜表面的筋膜组织切除,修整颈部结膜(适当剪除部分带角膜缘结膜,使边缘齐整)。嘱患者向下方注视,用20g/L利多卡因结膜下注射分离结膜及其下筋膜。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取较暴露的巩膜面稍大1mm近半圆形带角膜缘结膜瓣,将其平铺于裸露的巩膜区,上皮面向上,用10-0尼龙线将结膜瓣与球结膜间断缝合2针。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mg,氧氟沙星眼膏涂眼,敷料遮盖术眼,包扎5d。术后每日换药,典必殊眼膏涂眼;开发点眼后白天用典必殊眼液和人工泪液滴眼,也玩用典必殊眼膏涂眼。裂隙灯下观察角膜创面及结膜瓣愈合情况,术后1~2wk拆线,每周复诊1次直至结膜充血完全消退。

1.3 疗效标准:

治愈:角膜上皮愈合良好,表面透明光滑,角、结膜染色阴性,角膜表面光滑透明,无明显新生血管及翼状胬肉样组织增生;复发:结膜明显充血肥厚,角膜创面纤维血管增生组织进入角膜缘内超过1.0mm。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13.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均得到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球结膜充血水肿,局部刺激症状明显,如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症状。观察组患者取结膜移植片处伤口术后7d左右被新生上皮覆盖;对照组患者异物感较重。伴随着角膜上皮修复、缝线拆除,上述症状逐渐消失。观察组角膜修复时间(2.5±0.3)d明显少于对照组(3.2±0.8)d(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治愈率为97.06%,复发率为2.94%,而对照组治愈率为82.35%,复发率17.6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阳光、干燥的气候、风沙、紫外线照射等。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提示分两个阶段:一是角膜缘干细胞受到破坏,角结膜屏障功能发生障碍;二是结膜上皮下组织为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并发生炎症、血管化和结締组织重塑形,角膜“ 结膜化”而形成[5]。翼状畜肉是结膜受到慢性刺激而形成,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退行性改变的一种良性增殖性病变,表现为呈三角形增厚的球结膜组织病变其头部侵袭生长至角膜,体部位于睑裂区的一侧,大多生长在鼻侧。它的发生和发展既影响视力又有碍美观[6]。翼状胬肉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手术方法较多,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复发率较高,可达20%~60%[7]。

胬肉切除术后造成角膜上皮缺损,其相应处的角膜缘前层组织亦遭到破坏,由于手术的刺激,使结膜上皮细胞增生加快,在角膜上皮得不到及时修复的情况下,结膜上皮作为角膜上皮的替代组织侵入角膜,使角膜上皮结膜化,从而导致胬肉术后复发,而自体结膜移植为受损的角膜缘提供了新的干细胞来源,通过干细胞的分化和向心性移行来修复稳定受损的角膜上皮,恢复了角膜缘的屏障功能,能有效防止结膜上皮及新生血管的长入,从而防止胬肉的复发。采用自体球结膜移植,为病变区的结膜和巩膜提供正常的上皮细胞,从而阻断结膜上皮的迁移和新生血管的长入,以达到防止畜肉复发的目的,而巨患眼处取材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创面不需缝合处理,修复快。自体植片无排异,反应轻,规则的植片与健康结膜融合后,外型美观自然。

本组结果表明,观察组治愈率为97.06%,复发率为2.94%,对照组治愈率为82.35%,复发率为17.65%,两组相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结膜移植术剪取结膜片区无需缝合,结膜上皮能自行生长修复,手术安全,易操作,术后不适反应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所以,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手术可有效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具有创伤小、修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安全、可靠有效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袁德芳.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96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

[2]周雅丽,庞煜,杨宏伟等.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

[3]刘祖国,王华.努力提高我国翼状胬肉的手术水平[J].中华眼科杂志,2007.

[4]钟世强,司马晶,张淑妮等.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

[5]Pinkerton OD, Hokama Y,Shigemura LA,et al.Immunologic basis for pathogenesis of pterygium. Am J Ophthalmol 1984,98(2):225-228.

[6]吳庆利.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

[7]AI Fayez MF. Limbal versus conjunctiv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for advanced and recurrent pterygium. Ophthalmology 2002,109(9):1752-1755.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自体血联合热凝切口运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临床观察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等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角膜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对照
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