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友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而课文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素材,也是学生接受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各种习惯用法的重要来源。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注重课堂讲解,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若能抓住课前预习这一重要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外语学习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听读为信息的输入,说写为信息的输出,听读优先于说写,因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又因为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缺少语言环境,主要以书面语为基础,所以阅读是最重要的语言输入,是其他几个技能形成的基础,因而阅读课质量如何便至关重要了。
但是,在大多数的阅读课堂上,教师们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对生词的讲解、语言点的疏通、句式的分析甚至是逐句的翻译上,这样就有悖于阅读教学的目的了。阅读是为了最大限量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丰富英语语言,提高智力水平,在形成阅读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改善对英语文字材料的感知能力,从而带动听说写技能的发展。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呢?笔者以为,要保证阅读教学的质量,首先要过好课前预习这一关。一堂成功的英语阅读课,离不开课前成功的预习。
第一,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尝试。布鲁纳曾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而,英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记、我翻译你抄写的模式,而是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的参与者。
第二,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动脑思考,启迪心智,更容易形成阅读技能。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坐享其成,依赖于课堂上教师对阅读材料的讲解。因而,课前教师就应给学生布置任务、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在探究、思考、发现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
预习是整个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成功的预习就是课堂成功教学的一半。充分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自我计划、自我控制、自我鞭策,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减少课堂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同时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很好地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预习。预习指导方法由于学习内容与要求不同,课型不一,教学路径与方法各异,预习的方式、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
一、用好工具书
生词是学生进行阅读时最可怕的拦路虎,是学生学习中最大的障碍,许多学生在这个拦路虎面前怯而不前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消除这个障碍。如字典是学生自学时最好的老师,是通向知识大门的钥匙,但并不是每个生词都要查,否则,字典又将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另一绊脚石。所以教师要告诉学生,在阅读时应凭借悟性和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每词必查,只有当某个词影响了对整句、段落、或篇单的理解时才查字典。
二、识记式朗读
朗读与识记是预习的最低要求,也是最简单的预习方法,因此也是使用最多的方法。它只需要学生在课前用十几分钟时间,通过反复拼读而记住所学生词,通过多次试读而流畅朗读所学句型和课文,并能初步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由于它要求较低,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学生容易习惯并且大都欢迎这种预习方式。
二、材料性质不同,预习的方法不同。
预习时,要整体把握,要围绕问题去阅读文章,不同性质的阅读课文,要采用不同的预习方法。如记事性的文章要着重抓住when,where,who,what,which等几个问题;议论性的文章要注意找出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说明性的文章要注意说明的是什么事物,这个事物是怎么样的等等。
三、巧设练习,培养技能。
在预习时,如果教師没有安排适当的练习,学生容易放任自流,最终达不到预习的目的。所以教师要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学生的水平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如问答、选择、判断、完形填空、词汇练习、复述、概括大意、缩写、扩写等等。
四、循序渐进,要求不断提高。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地选择阅读材料,所设计练习的难易程度也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如学生在初学阶段就不应让他们进行复述、缩写、扩写等,而应视学生的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地提高要求,才能真正达到锻炼提高、培养技能的目的。
五、鼓励质疑问难,提倡标新立异。
在进行预习时,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和产生新的见解的勇气。如可以对作者的观点提出异议,甚至还可以把文章进行创造性的改写等。
如果课前每个学生都能做到预习,那么何愁教学质量上不去呢?
英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责任,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自能读书的起点。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的预习,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完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自能读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