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波
读写同步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动学生自驱力,在教师引导下,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反复训练,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使读写能力同步发展”的教学法,旨在发挥读写训练中“读中学写,写中促读”的双向功能作用,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多种功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首先,读写同步教学法以训练为主线,建立“理解中运用,运用中加深理解”的语言文字训练机制,通过听、说、读、写、思,动脑、动口、动手的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二,它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变传统教学法中的“讲深讲透”为“练深议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三,它消除了听与说,读与写脱节的现象,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效率。也就是说,读写同步教学法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包涵技能训练,学法指导、知识拓展和德育渗透,心理教育等多种要素的实践活动。读写同步教学法的教学活动包括两个要素: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引导,下面我们就学生的自学试谈如下。
一、“自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人才的素质要求之一,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生活的能力。语文的基础地位,决定了语文必须使学生获取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是为了学生今后会读、会听、会写、会说。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操作,逐步使学生能离开教师而独立思想、自能读书、自能写作,以适应时代对人的要求。
读写同步教学法中的自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阅读教材,解答自学提纲,依靠自身努力,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锻炼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教学實践。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培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它的提出,消除了教师满堂灌的弊端,解放了学生的头脑,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获取成功的理想天地,使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和性能等心理特征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自学活动的心理动因,教师要注意启发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把自学活动变成主动求知,独立探索,获取成功的过程。
1.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的具体目的和意义。每教学一个内容,教师要讲清更要在自学提纲中体现出所学内容的具体目标和它在社会生活和今后学习中的地位,引起学生确认、调动学习积极性。
2.以精心设计的自学提纲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疑问是主动探索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产生疑问。”当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后,带着自学提纲自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结果,启发学生积极思想,自学提纲要力求适合每一个学生。
3.把成功和碰壁的冲击转化为学习动力。自学中,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解答了很多题目,解决人很多问题,得到满足和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不断深化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他们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在碰壁面前或者能勇于探索,积极解疑,或者会产生悲观情绪。教师要注意引导,并加以恰当的激励,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大胆探索。
三、编拟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是自学的目标,目标就是导向,引导学生怎样获取知识,获取哪些知识和怎样转化为能力。它要体现知识的联系和系统,体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更要启迪学生思想,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所以,它是一套科学的完美的题组。要具有目的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它的编拟应建立在全面熟悉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之上,自学题可分为基础知识题,理解课文内容题,学习方法总结题和读写对应题或事实性问题、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
1.目的性。编拟自学提纲要有意图,分散难点、突出重点,纵横分析,找准具体目标。纵向上,掌握所学内容在本单元、本册乃至本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横向上,分析所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对应关系,然后确定听、说、读、写的知识与能力的具体目标,有的放矢设计自学题。一课一得,单元整合,循序渐进,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2.层次性。编拟自学提纲要结合班级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1)由散而聚,由具体到抽象。一套科学的自学提纲,要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习题要以点到面,由散而聚,一层一层揭示规律和方法,获取系统的知识,增强能力。
(2)着眼中等,兼顾两头。要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必须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学提纲应着眼于全班同学能积极解答,难易要适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可因人而异。特别注意对差生的启发和优生的发展,使全体同学都能跳起来摘果子。
(3)循序渐进,实现无纲自学。随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自学提纲的编拟也要不断拔高难度,最终达到学生心中有提纲,达到一定程度的班级,便可直接布置学生阅读教材,提出疑问,解决疑难。
四、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
教学一个内容,教师首先应布置学生粗读课文,认读生字,能比较熟练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形成初步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交代学习要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出示自学提纲。自学过程中,学生围绕自学提纲,认真阅读教材,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查阅有关资料和工具书,积极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采用独立自学,但根据教学内容不同也可采用分组自学。正如讲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换并非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样,自学不是学生的单向活动,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作用,相反,教师的引导更重要,意义更重大。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自学。使学生的求知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并收到理想效果。科学的自学提纲和课堂引导,必须充分启动学生的“自驱力”,激励学生在成功和碰壁中不断深化思维,形成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学习气氛。
2.相机点拨。学生自学中,教师针对某一问题,适时以适当的启发引导,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当然,是点拨就不能是灌输。授法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解答疑难。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除了着重培养语文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的学习习惯,一般指认真阅读、精力集中、不马虎潦草,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动笔圈、点、划、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运用旧知识和已有经验的习惯;检查、查漏补缺、及时矫正等自我评价的习惯。
4、搜集信息。学生自学时,教师要下堂巡视,搜集信息,用以设计讨论,释疑和训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