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013-04-29 00:44田淑玲
关键词:自主创新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田淑玲

摘 要: 意识是借助于整个认知过程产生的,意识对认识过程具有能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更主动、积极,效果更佳。只有教师观念的不断更新,才会带来行动的创新,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心理活动(意识)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52-02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是个人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借助于整个认知过程而产生的。因此,意识首先是一种认知结构,人一旦有了这种认知结构,外界事物作用于人而产生的感知觉等信息,都将与它发生联系,引起熟悉感或新异感、联想、理解,并对这些信息做出估价和取舍等选择。正是这样,人会变得更加主动而有积极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有效控制自己而进行的一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多年的教师和教研员的经历使我认识到自主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学习者的自主意识、态度对自主学习的效果起催化剂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而有积极性,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可以分解为自主承担学习任务的意识、自我创新的意识、主动思考的意识等等。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几种方法。

一、提供预习、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学生产生主动承担学习任务的意识

意识作为一种认知结构和各种认识过程密不可分,它总是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过程形成,而它一经形成又总要参与每一个过程,使它们带有理解性。因此,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用数学语言和符号参与交往,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不断地丰富学生个体主观世界(意识)的过程。经过多年的课堂观察,我发现课前预习、课上交流能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易使学生产生丰富的主观世界,对学习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因此,能主动承担学习责任。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在课前独立阅读课本及相关资料,并完成一定任务。

如,一位教师在给学生上“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前布置如下作业:①整理学过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②回忆公式的推导过程;③把你认为需要同学或老师帮助的问题写下来。

课上教师先要求同桌两人互换作业,并用红笔画出有不同意见的地方,改一改,然后同桌交换看法。在全班交流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和互批互改情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自主完善,学习习惯得到诚恳的纠正。如,结合一位学生的作业提问:“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另一位学生提出建议:“你写的长方体表面积公式s=(a×b+a×c+b×c)×2中字母和字母间的乘号可以省略,圆柱体表面积公式s=2×(πr2)+dh中的乘号和括号可以省略,这样不仅不改变运算顺序,还使公式变得简单明了。”教师针对另一位同学作业中的v=abh=sh,提出要求:“红色的‘=sh一定是同桌写的,请说说你有什么想法。”通过交流学生认识到:不论是过去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还是刚刚学习的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公式都可以概括为v=sh,只不过立体图形的形状不同,计算底面积的方法不同罢了;教师同时出示几位学生的作业提出:“观察几位同学的作业,你有什么想法?”通过交流,有的学生提出用表格整理学过的公式,能体现公式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便于查找公式;还有的学生提出某某同学的作业字迹工整,值得学习等等。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质疑、建议、认同、修正等实质性交流活动中,通过交流把新旧知识汇总整理,提炼出共性的地方,便于记忆,感受到了把厚书读薄的愉悦,学习的兴致也达到了极佳状态,同时愉快的学习体验也激励学生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

实践证明,学生经常在做了一定的预习后进行课堂交流,有助于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伴随着这种体验,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及责任感便悄然而生。

二、提供自主创新的机会,有助于学生产生自我创新的意识

自我创新意味着自我挑战,最终促使自我向前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意识越明确,创新思维越活跃,创新的方法越多样且熟练。要使学生不断产生自我创新的意识,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评价事物的习惯,并促使这种习惯保持下去,最终使学生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

一位教师教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当师生共同学习了用通分的方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之后,教师特意安排了这样一组练习:

三、提供想象、联想的机会,有助于学生产生主动思考的意识

一般情况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提出不同见解或大胆猜想,还要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这不仅使学生及时清除在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还给了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环境和主动思考的机会,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师生共同研讨弄清什么样的数能分别被3整除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经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分别知道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了,通过学习,你能联想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通过议论创造性地提出并解决了以下一些需要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合的问题: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能被1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 这样,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积极地寻找、发现新知识,使他们有机会进行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索,并体验成功的欢乐,伴着这种欢乐,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定能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总之,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精心地培养,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当教师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才会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教与学的过程才能成为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心理活动(意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培养创新思维,生物课堂的“魂”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